關瀟玥
?
元認知理論視角下的大學外語教學
關瀟玥
從元認知的視角來探討大學外語的教學模式,搞清楚元認知與外語學習之間的實際關系,無論對于揭示元認知對外語學習的重要性,還是對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外語潛能,都具有重要意義。
元認知 認知 教育心理學
在20世紀70年代美國斯坦福大學心理學教授約翰·弗拉維爾提出元認知這一概念。在1976年他對兒童記憶活動研究中發現:年齡隨著增長,兒童對自己記憶正確性的判斷也在不斷地進步,這種能力就是“元記憶”。他在《認知發展》中提出了元認知的概念,根據他的觀點,我們可以理解為元認知其實就是對認知的認知。
(一)元認知學習策略
學習策略中元認知策略是其中之一,如果一個知識以某種策略的方式加以應用并用來保證目標完成,那么它就是元認知知識。元認知策略指導是一個用來提高學習的指導途徑,它強調認知技能和認知加工的發展。元認知能使學生從指導中受益,并影響認知策略的應用和保持。有多種元認知指導的方法,最有效的方法是提供給學生關于認知加工和策略的知識,讓學生通過體驗和練習,能夠運用認知和元認知的相關策略將努力的結果科學的進行評估。使用元認知的理論研究學習中的認知加工,為教學提供了一個新的視角。姜英杰認為,元認知是一種智力。從智力構成要素來看,元認知是一種智力。從智力的種類來看,元認知是一種智力。元認知與其他心理成分之間又有如下關系,見表1。

表1 元認知與其他心理成分的關系表
元認知學習策略是當代教育心理學的結晶。自主學習還吸取了社會語言學的思想;第二語言習得理論以及相關理論也對開展元認知學習策略產生了影響。
(二)元認知理論在大學外語教學中的應用
國內對于“元認知訓練”進行了系統的大量的實踐。紀康麗試圖通過元認知的策略培訓來有效地提高學習者的自身學習習慣,通過研究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其中主要的培訓內容包括確立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了解學習的過程、學會自我評估。紀康麗對三個方面的培訓模式進行了實踐,從而提高學習者在學習的時候形成元認知意識,幫助學習者在學習的時候能夠進行自我評估,確立正確的學習目的、制訂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紀康麗也得出了以下結論:(1)英語教學計劃可以引用元認知策略的培訓模式;(2)學生可以參與教材的選擇這樣能夠有效地提升元認知意識;(3)提高學生對外語本身、自我水平和策略選擇意識可以引入元認知策略的培訓方式;(4)元認知策略的培訓可以宏觀調控學生的自己的學習的能力,幫助學生確立學習目標、制訂學習計劃。張彥君采用了將課堂上的元認知訓練與課外的元認知策略訓練相結合的方法,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通過研究得出以下結論:(1)提高學習者自主學習意識;(2)增加了“元認知策略”的運用頻率;(3)彌補了學習者自主學習的習慣方面關于聽、讀、寫的不足;(4)提高學習者學習成績。
通過研究發現,元認知在成功學習中扮演重要角色,所以研究如何使大學生通過元認知控制更好地學習外語,應用他們的認知資源是非常重要的。大學外語教學需要教師和學生的積極合作,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決定他們能在多大程度的把課程目標、教學材料和任務的選擇和學生成績的評估的決定權和控制權交給學生。學生需要決定在必要的教師指導下,能夠多大程度上承擔教與學領域的這些責任。
元認知,一種以元認知知識為基礎,以自我調節與控制為運作方式,對人的認識活動過程本身進行監督和控制的能力,使人類可以對自己的認識活動進行認識和駕馭。在目前的元認知研究中,雖然存在著一些爭論,但元認知理論已經在諸多領域中取得了豐碩成果,如元認知與自我意識關系,元認知結果中各成分關系,元認知訓練等領域。具體學科領域中的元認知結構和訓練課程研究的前景尤為廣闊。通過分析可見,近年來,元認知在智力理論中的作用越來越受到研究者的關注,以致多種智力理論都涉及元認知的成分或過程。所以,元認知的視角下的大學外語教學模式研究就顯得尤為重要,搞清楚元認知與外語學習的關系,無論對于科學地揭示元認知對外語學習的重要性,還是對進一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外語潛能,都具有重要意義。
[1]紀康麗.“外語學習中元認知策略的培訓”[J].外語界.2002(3).
[2]張彥君.“通過學習者訓練培養學習者自主性的實驗”[J].外語界,2004(1).
(作者單位:黑龍江大學應用外語學院)
本文系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研究課題(外語學科專項)“大數據時代外語元學習能力培養”(WY2015031-B)和黑龍江大學新世紀教育改革工程項目“體裁視角下的英語元學習能力培養模式研究”(2015B4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關瀟玥(1983-),女,黑龍江五常人,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