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建欽,鄭稼,劉珂,侯毅河南省人民醫院骨科,河南鄭州 450003
關節鏡下關節清理加灌洗治療慢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分析
顧建欽,鄭稼,劉珂,侯毅
河南省人民醫院骨科,河南鄭州450003
目的 探討關節鏡下關節清理加灌洗治療慢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的臨床療效。方法 方便選擇該院自2010 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8例慢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接受關節鏡下關節清理加灌洗治療,術后進行隨訪,采用膝關節綜合評分表和Lysholm評分系統評價治療效果。結果 所有患者均接受隨訪,平均隨訪時間(14.5±6.4)個月。患者術后1、6個月及12個月時優良率分別為86.11%%、89.47%及90.91%。術后1、6個月和12個月時膝關節Lysholm評分較術前相比均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關節鏡下關節清理加灌洗治療慢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慢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關節鏡;關節清理;灌洗;療效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of joints under arthroscopy cleaning and lavag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nee joint osteoarthritis.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78 patients admitted at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0 to January 2015 with chronic knee joint osteoarthritis were selected and were given joints under arthroscopy cleaning and lavage treatment.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fter operation.Using the knee joint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and Lysholm marking?system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effect.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after operation and the average follow-up time was(14.5±6.4)months.The excellent and good rates of 1 month,6 months and 12 months after operation were respectively 86.11%%、89.47%and 90.91%.The Lysholm scores of 1 month,6 months and 12 months after operation all increased,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all 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joints under arthroscopy cleaning and lavag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nee joint osteoarthritis is remarkable and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Chronic knee joint osteoarthritis;Arthroscopy;Arthroscopy cleaning;Lavage;Clinical effect
慢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好發于中老年人一種骨性疾病,主要臨床特點是膝關節軟骨的退行性病變合并骨贅生成及骨質硬化[1]。在發病早期往往癥狀較輕容易漏診及誤診,當出現明顯的膝關節疼痛或功能障礙時往往已經到了膝關節破壞的程度,導致治療效果明顯降低。目前臨床上治療慢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主要方法有內科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但是單純的藥物治療往往難以達到有效的藥物濃度從而導致臨床效果大打折扣。自從O.connor在1974年提出關節鏡下清理術治療以來該術式已經廣泛用于慢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2]。該研究通過分析該院自2010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78例慢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的治療效果,旨在探討關節鏡下關節清理加灌洗治療慢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臨床療效,為臨床上更好的治療此類患者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自2010年1月—2015年1月在該院骨科接受治療的72例慢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符合1986年美國風濕學會制定的慢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診斷標準[3]:①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膝關節腫脹疼痛,活動后加重,并伴有膝關節交鎖,甚至可有摩擦音;②膝關節X線提示膝關節邊緣骨贅生成、關節間隙變窄及關節內游離體等;MRI提示關節積液及半月板退行性病變等;③臨床分期為早-中期患者;④年齡35~70歲。排除以下患者:①年齡<35歲或>70歲;②合并嚴重的心肝腎等疾病;③合并膝關節骨折、骨腫瘤、骨結核及類風濕性疾病;④妊娠及哺乳期患者;⑤臨床分期為晚期者。其中男40例,女32例;年齡38~68歲,平均(51.4±6.2)歲;其中單膝68例(左側31例,右側37例),雙側4例;病程1~21年,平均(6.3±2.8)年;病程早期21例,中期51例。
1.2治療方法
所有患者均由同一位高年資主治醫師進行手術。在完善術前檢查并排除禁忌癥后根據具體情況選擇連續性硬膜外麻醉或者全麻。患者采取平臥位,常規消毒鋪巾后由膝關節內外側入路鏡檢,在膝關節鏡下仔細檢查膝關節結構并明確病變及性質。72例患者中有70例可見膝關節存在不同程度的軟骨病變,髕骨可見軟骨軟化、纖維化及硬化剝脫等;67例患者可見不同程度的滑膜炎性改變及滑膜增生;4例患者存在游離體;49例患者合并不同程度的半月板退行性病變,部分患者還可以見到半月板撕裂及游離緣毛刷樣改變;部分患者合并有韌帶損傷和骨贅生成。術中根據情況選擇性實施關節鏡下清理術,主要包括退變軟骨成型術、清除不穩定骨瓣及修整關節面;根據情況刨除肥厚增生的滑膜組織,盡可能切除游離體及切除退變的半月板。清理完畢后用生理鹽水進行持續沖洗,總量為4~8 L,放置引流管后常規縫合1~2針。待術后48 h內引流量<50 mL后拔除引流管。術后使用彈力繃帶包扎72 h,抬高患肢、冷敷及抗炎等治療。術后逐步進行膝關節功能鍛煉,根據情況進行負重訓練。
1.3觀察指標
術后門診進行隨訪,采用膝關節綜合評分表和Lysholm評分系統評價治療效果。
1.4膝關節綜合評分
按照文獻[4]中使用的膝關節綜合評分表分為優、良、可、差四個等級。優:膝關節疼痛消失、腫脹消退、功能恢復正常;良:膝關節偶有疼痛但不影響正常生活;可:膝關節功能較前改善,但日常生活中偶有不適,不影響生活;差:膝關節疼痛較前無緩解甚至加重。優良率=(優+良)/總例數。
1.5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n(%)]表示,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治療后膝關節綜合評分變化比較
所有患者均接受隨訪,平均隨訪時間(14.5±6.4)個月。患者術后1、6個月及12個月時膝關節功能綜合評分如表1所示,各個階段優良率分別為 86.11%%、89.47%及90.91%。

表1 治療后膝關節綜合評分變化比較
2.2患者治療前后Lysholm評分變化比較
術后1、6個月和12個月時膝關節Lysholm評分較術前相比均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見表2。
表2 患者治療前后Lysholm評分變化比較[(±s),分]

表2 患者治療前后Lysholm評分變化比較[(±s),分]
注:與治療前相比,aP<0.05。
慢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膝關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臨床上常表現為膝關節疼痛、腫脹和活動受限,研究發現導致此病發生的主要機制為膝關節軟骨的退行性病變。膝關節內的關節軟骨表面產生軟化灶后出現裂隙,繼之出現表面剝脫及糜爛導致軟骨下骨質暴露等,甚至出現軟骨磨損和骨贅生成[5]。此外關節磨損可導致滑膜炎,而炎性反應又可以加重關節軟腐的損害,因而形成惡性循環導致久治不愈。隨著微創醫學的發展關節鏡手術逐漸應用到膝關節疾患的診療當中,并且在2008年初步形成了膝關節鏡下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治療指南[6]。諸多研究顯示膝關節鏡下清理術能夠使50%~80%的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獲得并且緩解并可維持1~5年[7]。而關節鏡下進行灌洗治療則可以適當補充鈉鉀鎂等電解質,增加關節軟骨的營養,并且可以有效將術中產生的 一些碎屑沖洗出關節腔,減輕術后炎癥反應。該研究顯示患者術后1、6個月及12個月時膝關節功能綜合評分在各個階段優良率分別為86.11%%、89.47%及90.91%,且術后1、6個月和12個月時膝關節Lysholm評分較術前相比均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沈文革等[8]的研究結果顯示82例慢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患者接受關節鏡下關節清理及灌洗治療術治療后術后1、6個月及24個月的優良率分別到 達 了 84.15%(69/82)、86.21%(50/58)和76.67%(23/30)。證實膝關節鏡下關節清理及灌洗治療術效果確切,與沈文革等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關節鏡下關節清理加灌洗治療慢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臨床效果顯著,值得在臨床中推廣應用。
[1]李冬松,李叔強,蔡波,等.關節鏡下有限清理術結合玻璃酸鈉注射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近期療效[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2(16):3426-3428.
[2]郭洲,朱寧,王華.關節鏡下清理術治療老年膝關節骨性關節炎50例療效觀察[J].中國臨床新醫學,2012,5(3):234-236.
[3]徐琦,李云濤.膝關節鏡治療骨性關節炎35例療效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2,19(21):1839-1841.
[4]徐志宏,陳東陽,邱旭升,等.1582例膝關節鏡手術意外及并發癥分析[J].中國矯形外科雜志,2010,8(6):321-323.
[5]吳金玉,桂文,顧晞,等.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保守治療護理探討[J].中國傷殘醫學,2013,21(8):139-140.
[6]王冠羽,張金山,張宏,等.關節腔臭氧沖洗聯合玻璃酸鈉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療效分析[J].中國疼痛醫學雜志,2013,19(7):432-434.
[7]孫紅兵.應用關節鏡技術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體會[J].河南外科學雜志,2013,19(5):101-102.
[8]沈文革,呂永強,祁峰,等.關節鏡下關節清理加灌洗治療慢性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療效分析[J].中華全科醫學,2014,12(8):1251-1253.
Efficacy Analysis of Joints Under Arthroscopy Cleaning and Lavag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Knee Joint Osteoarthritis
GU Jian-qin,ZHENG Jia,LIU Ke,HOU Yi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Henan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Zhengzhou,Henan Province,450003 China
R5
A
1674-0742(2016)07(b)-0042-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20.042
顧建欽(1963.1-),男,河南鄭州人,博士,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骨與關節疾病。
(2016-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