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長軍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江蘇連云港 222000
帶鎖髓內釘治療四肢長骨骨折的療效
潘長軍
連云港市第二人民醫院骨科,江蘇連云港222000
目的 分析在四肢長骨骨折患者中使用帶鎖髓內釘進行治療的效果。方法 方便選取該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四肢長骨骨折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并將其平均分成45例對照組與45例觀察組;對照組使用外固定方法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則使用帶鎖髓內釘方法進行治療,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治療后,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為(95.12±9.33)min,骨折愈合時間為(4.11±1.76)個月;對照組相應的為(120.09±10.27)min、(8.63±1.59)個月;觀察組均明顯短于對照組,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從骨折愈合的優良率情況看,觀察組患者總優良率為97.78%,對照組為82.22%,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對四肢長骨骨折患者使用帶鎖髓內釘進行治療,有助于提高治療有效性,對降低手術風險、加快患者術后恢復進程以及提高恢復質量均具有積極意義,可推廣。
帶鎖髓內釘;四肢長骨骨折;治療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reatment effect in the use of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in patients with bone fracture.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in our hospital 90 cases of limbs long bone fracture patients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6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the average is divided into 45 cases of control group and 45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control group used external fixation treatment,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ing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treatment,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therapeutic effect.Results After treatment were observed groups of patients at the time of surgery(95.12±9.33)min,fracture healing time of(4.11±1.76)months.The control group corresponding to(120.09±10.27)min,(8.63±1.59)months;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control group,and(P<0.05). From the excellent rate of fracture healing,the total excellent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78%,the control group was 82.22%,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P<0.05).the difference was stcltistically siqni ficant.Conclusion Of limbs long bone fractures in patients with the use of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for treatment,help to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iciency,to reduce the operation risk and accelerate th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proces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recovery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and popularize.
[Key words]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Long bone fracture;Treatment effect
四肢長骨骨折屬于骨科臨床上十分多見的骨折疾病之一,其在全身部位骨折中的占比較高,以手術治療為主[1-2]。從該骨折類型的臨床治療實踐上看,其手術治療方式主要包括外固定治療方法以及內固定治療法;據有關治療研究資料顯示,內固定中的帶鎖髓內釘治療法具有較好的療效,對降低患者術中風險具有促進作用。為了進一步驗證帶鎖髓內釘法的治療有效性,該研究方便選取該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患者為研究對象,通過對比外固定法與內固定帶鎖髓內釘法對四肢長骨骨折患者治療的有效性獲得了較為滿意的結果,現將該次研究的具體內容作出如下報道,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方便選取該院于2013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四肢長骨骨折患者作為該次研究的對象,并才用數字表法將其隨機分成45例觀察組以及45例對照組;兩組患者及家屬均充分了解該研究的目的與內容,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研究獲得了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其中,觀察組的男性患者有33例,女性患者12例;年齡最大的為49歲,最小19歲,平均年齡為(35.13±3.06)歲。對照組中男性患者有31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最大的為48歲,最小20歲,平均年齡為(36.09±3.12)歲。另外,從骨折的具體類型看,觀察組中屬于脛骨干骨折的患者共有12例,屬于肱骨干骨折的患者共有23例,屬于股骨干骨折的患者有10例;對照組中屬于脛骨干骨折的患者共有14例,屬于肱骨干骨折的患者共有20例,屬于股骨干骨折的患者有11例。兩組患者的一般性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存在可比性。
1.2治療方法
對照組:對本組45例患者采用外固定法進行治療,其主要在患者具體骨折情況的基礎上采取復位療法,并進行外固定支架的安裝。觀察組:對本組45例患者采用內固定中的帶鎖髓內釘法進行治療,根據不同類型的骨折進行不同的術式。①若患者屬于股骨干骨折類型,則首先于其復位處行小型切口,使其復位處暴露于術野中;其次,使患者的下肢處于輕微內收狀態,并曲其髖部,必要時采取擴髓策略;另外,于髓內釘打入導針,標記遠近端導針并鎖緊;完成手術后2 d,幫助患者進行包括膝關節與髖關節在內的康復訓練。②若患者屬于脛骨干骨折類型,則首先在患者復位療法基礎上直接開展擴髓術式,同時使帶鎖髓內釘固定,鎖緊遠端導針且置入髓內釘,在此情況下將骨折端分離;完成解剖與復位治療階段后,在適當處置入碎骨片,并鎖緊其他鎖釘。③若患者屬于肱骨干骨折類型,首先在其復位療法基礎上直接采取擴髓策略,將帶鎖髓內釘固定好,并與術后2 d對患者進行包括肘關節以及肩關節在內的康復訓練。在兩組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的5 d,對其進行常規看感染的藥物干預與護理干預,為其治療有效性提供保障。
1.3療效判定
該研究主要觀察兩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手術時間、術后骨折愈合時間以及術后骨折恢復的優良情況。其中,患者術后骨折恢復的優良情況主要采用優、良、可以及差四個等級進行評判,其具體內容如下:①差指患者完成手術治療后其患肢的功能指標無法達到優、良、可的的標準,甚至出現惡化的情況;②可指患者術后骨折周圍關節出現痛感,肢體形態未恢復正常,無法進行完全的關節活動;③良指患者術后其骨折周圍關節僅呈輕微痛感,關節能進行一定程度的活動但受到限制;④優指患者術后骨折處以及周圍無關節疼痛的情況,經觀察判定其關節活動處于正常水平[3]。
1.4統計學處理
該研究所得數據的統計分析操作均使用SPSS19.0統計軟件。其中,計量資料用t檢驗,用(±s)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用[n(%)]表示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手術指標對比
據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手術時間、骨折愈合時間均顯著短于對照組,且P<0.05。具體見表1。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指標對比分析(±s)

表1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的手術指標對比分析(±s)
2.2優良率對比
據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總優良率為97.78%,對照組為82.22%,觀察組明顯高于對照組,且P<0.05。具體見表2。

表2 觀察組與對照組患者治療后優良率對比[n(%)]
據有關資料顯示,四肢長骨骨折多由突發性外傷以及長期疾病導致,常因患者的骨結構改變而造成其完整度水平以及連續水平下降,對患者四肢的正常活動以及其生活質量造成極大危害[4-5]。一般來說,四肢長骨骨折臨床上通常表現為患肢長期反復性疼痛、患處關節腫脹、患肢正常功能受阻等情況,若不加以及時控制,長期則極易發展成為畸形、骨擦音等嚴重病癥。從四肢長骨骨折的治療方式上看,通常可包括內固定治療法與外固定治療法,該研究主要將外固定法與內固定中的帶鎖髓內釘治療法進行對比,發現后者對患者的治療有效性更佳,研究取得滿意結果。
帶鎖髓內釘治療法屬于現階段一種較為先進的骨折內固定術式,其主要通過中央型內夾板幫助四肢長骨骨折患者進行患肢固定,屬于非應力性遮擋技術的一種;據有關研究實踐可知,帶鎖髓內釘對患者的骨痂塑形具有十分顯著的效果,且其在患者患肢組織間的抗旋轉水平極高,同時能有效達到抗壓縮的效果,對固定以及促進患者骨折部分的愈合進程具有積極意義[6]。從該研究的具體結果看來,使用帶鎖髓內釘進行治療的觀察組患者其手術時間 (95.12±9.33)min明顯短于采取外固定治療法的對照組患者(120.09±10.27)min,且P<0.05;說明在手術治療過程方面,帶鎖髓內釘療法具有更高的易操作性,對患者的配合度要求較低,在縮短手術時間的同時達到了降低術中風險的目的。其次,觀察組患者術后骨折愈合時間(4.11±1.76)個月明顯短于對照組(8.63±1.59)個月,且P<0.05;更有力地證明了帶鎖髓內釘療法的優勢,對提高治療有效性效果顯著。另外,從患者術后骨折恢復情況看,觀察組優良率(97.78%)明顯高于對照組(82.22%),且P<0.05;進一步說明帶鎖髓內釘治療法的治療結果更佳。傳統的外固定支架治療法極易產生固定針松動的情況,且由于松動引發的感染率較高,對療效具有消極影響;而帶鎖髓內釘治療法具有更高水平的穩定性,對提升骨痂生長水平、加快愈合效果更佳,該研究結果與劉濟峰等[7-9]的相關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對四肢長骨骨折患者采用內固定法中的帶鎖髓內釘進行治療,有助于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對降低手術風險、提高治療有效性具有積極意義,可推廣。但在帶鎖髓內釘治療過程中,應注意保證髓內釘長度的適應性,準確的健肢長度測量有助于提高手術固定穩定性;另外,手術后應及時做好感染預防工作,并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加以康復訓練干預,以保證手術的治療效果。
[1]張鷺,吳軍,路錕,等.四肢長骨骨折患兒彈性髓內釘微創術后感染臨床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5,25(18):4238-4240.
[2]梁敬原,黃信和.四肢長骨骨折內固定術后感染92例臨床治療分析[J].數理醫藥學雜志,2015,28(4):501-502.
[3]鄭秋濤,王愛軍,李立東,等.骨科熥藥治療四肢長骨骨折術后腫脹30例[J].中國中醫骨傷科雜志,2015,23(7):53-54.
[4]高峰,秦曉東,方永祥,等.自體骨泥植骨治療四肢長骨干骨折不愈合[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35 (12):1824-1825.
[5]陸繼梅.自擬接骨方治療四肢長骨骨折內固定術后延遲愈合32例[J].中國藥業,2015,24(2):77-79.
[6]余延和,楊春治,魏其琛,等.鈍性外力作用致四肢長骨干骨折99例分析[J].法醫學雜志,2015,31(4):277-279.
[7]劉濟峰.帶鎖髓內釘治療四肢長骨骨折的療效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6,3(4):657-658.
[8]Meesters DM,Neubert S,et al.Deficiency of inducible and 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results in dimin-ished bone formation and delayed union and nonunion Development.[J].Bone,2015(83):111-118
[9]Romano CL,Romano D,Logoluso N.Low-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 for the treatment of bone delayed union or nonunion:a review[J].Ultrasound Med Biol,2009,35(4):529-536.
With the Effect of Treatment of Long Bone Fracture with Interlocking Intramedullary Nail
PAN Chang-jun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Lianyunga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Lianyungang,Jiangsu Province,222000 China
R687
A
1674-0742(2016)07(b)-0061-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20.061
潘長軍(1975.2-),男,江蘇贛榆人,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創傷骨科。
(2016-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