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健無錫市第四人民醫院口腔科,江蘇無錫 214100
口腔正畸治療期間醫院感染的臨床分析
趙健
無錫市第四人民醫院口腔科,江蘇無錫214100
目的 分析口腔正畸治療醫院感染情況。方法 方便選取并分析該院2014年4月—2015年12月收治的口腔正崎患者350例,分析其臨床表現及感染原因。結果 5例感染乙型肝炎,發生率1.42%。手抽查菌落數洗手后醫師、護士分別為(2.5±2.2)、(4.1±2.1),明顯低于洗手前;器械及正畸材料消毒前菌落數都嚴重超標,經過消毒后均達標。結論多種原因都容易造成醫院感染,應規范防護措施,減少感染。
口腔正畸治療;醫院感染;臨床分析
[Abstract]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orthodontic treatment of hospital infection.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and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in April 2014 to December 2015 Ortheodontics group(n=350).Analysis th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the causes of infection.Results 5 case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hand washing of hepatitis B infection,incidence rate of 1.42%.Hand checks colony number to wash their hands after doctors and nurses were respectively(2.5±2.2),(4.1± 2.1);instruments and orthodontic materials before disinfection colonies are seriously exceeded,after disinfection are standard.Conclusion A variety of reasons are easy to cause nosocomial infection should be standard protective measures,reduce infection.
[Key words]Orthodontic treatment;Hospital infection;Clinical analysis
當前關于口腔正畸治療期間出現醫院感染的報道研究相對比較少,這主要是由于接受治療患者都往往被認為是健康人群,發生醫院感染的危險因素相對比較少,因此臨床并沒有像其他科室那樣重視醫院感染預防及控制措施[1]。然而實際上在口腔正畸治療過程中,也存在很多潛在的感染因素,但是目前并沒有規范口腔正畸材料消毒的控制,也沒有制定有效的感染控制措施[2]。該文以該院2014年4月—2015年12月收療的350例口腔正畸治療患者為對象,探究口腔正畸治療醫院感染控制對策,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方便選取的該院2014年4月—2015 年12月收治的350例接受口腔正畸治療患者的臨床資料,該次研究均經患者知情同意并由該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實施。出現醫院感染5例,其中女性3例,男性2例;患者年齡最大35歲,最小13歲,平均年齡(21.2± 9.1)歲。該次研究患者都沒有接種乙型肝炎疫苗。
1.2流行病學
所有感染患者進行正畸治療之前都應該采集血液標本,通過酶聯免疫法(ELISA)檢測患者HCV、HBV,結果均呈現陰性。患者均在30 d~6個月內發病,患者在治療過程中都沒有血制品史、臨床用血史以及密切接觸史。
1.3臨床表現
該次5例患者都表現為一定程度的惡心嘔吐、食欲下降、皮膚鞏膜黃染、渾身乏力等癥狀,其中肝腫大者3例,持續低熱者2例。通過實驗室血清檢查表明HBV陽性,而且將合并其他肝炎病毒感染排除。
表1 手抽查、器械菌落數[(±s),CFU/cm2]

表1 手抽查、器械菌落數[(±s),CFU/cm2]
1.4治療方法
一旦患者確診,應該采用退黃治療、保肝利膽治療以及調節免疫治療。
1.5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數據采用(±s)表示,計數數據采用[n(%)]表示,分別采用t、χ2檢驗,組間差異對比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該次研究患者中5例感染乙型肝炎,感染發生率為1.42%。檢查醫師和護士手衛生以及口腔器械盤的病原菌落,結果表明,操作過程中醫師和護士手衛生菌落數相對于國家衛生部制定的標準(10CFU/cm2)更多。詳見表1。
該次研究結果顯示,共5例感染乙型肝炎,感染發生率為1.42%。這與吳欣等[3]報道中1.41%的感染率相近。手抽查菌落數洗手后醫師、護士分別為(2.5±2.2)、(4.1±2.1),明顯低于洗手前。這與郭世莉等[4]研究結果所得經護理后菌落數(4.3±0.5)相似。且口腔器械盤菌落數1 h后醫師、護士分別為(14.2±2.9)、(3.7±2.4),與0.5 h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分析研究結果數據發現:口腔正畸治療期間醫院感染都感染的是乙型肝炎,經過分析患者感染原因發現醫護人員手消毒后的衛生狀況良好,但是操作中的手衛生菌落數均超標,由此可見當前醫護人員的衛生防范意識仍然有待進一步提高。而且口腔器械使用時間越長,相應的菌落數越高,這和楊剛嶺等[5]研究結果一致。器械消毒、正畸材料在消毒前的菌落數都超標,但是通過相應的消毒處理后均達標,這可能是由于正畸器材平時存放管理不到位,受到細菌污染所致。通過相應的監測結果表明,口腔正畸患者在治療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交叉感染,而正畸材料、醫療器械、醫護人員手都是病原菌的重要載體[6]。
為了有效消除口腔正畸治療期間的醫院感染危險因素,一定注意以下幾點:①嚴格制定科學、規范的預防感染措施以及消毒滅菌操作規程。②診療之前一定要根據根據無菌操作規程洗手,佩戴無菌手套、口腔器械盤。③為了確保醫療器械消毒達標,應該先采用消毒液進行浸泡,仔細清洗干凈后送到消毒供應室進行高壓蒸汽滅菌處理。④定期監測治療室環境衛生、醫務人員手衛生以及物體表面病原學指標,定期更換口腔器械盤,每天更換牙醫套[7-8]。醫務人員也應該加強衛生防范意識,盡可能早晚消毒一次口包、手部,確保手部的清潔、衛生,盡可能減少醫院感染。⑤為了有效防止醫務人員和患者之間、患者和患者之間出現交叉感染,如果是初診的正畸治療患者應該先進行梅毒、艾滋病、HCV及HBV等血流感染性指標檢測,然后結合檢測結果進行獨立、分開治療,也應該錯開普通患者和感染患者的就診時間,感染患者還應該配置專門的正畸器械。
綜上所述,口腔正畸治療過程中由于多種原因都容易造成醫院感染,醫院應該采取嚴格、規范的消毒防護措施,醫護人員在治療的時候一定要嚴格規范操作行為,術前應該全面檢查患者的情況,若檢查出傳染病患者一定要隔離治療,盡可能減少醫院感染的發生。
[1]王掌義,趙軍方,李慧萍.口腔正畸醫療器械消毒效果及醫務人員手衛生調查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6):1547-1548,1551.
[2]劉芳,賴碧娟,郭鑫.口腔正畸治療期間醫院感染因素及預防措施[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364-365.
[3]吳欣,季玉花,劉國元.口腔正畸治療期間醫院感染的臨床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18):4596-4598.
[4]郭世莉,李靜言.護理管理在口腔醫院門診醫院感染中的作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12):167-168,170.
[5]楊剛嶺,王巖莉,舒明芳.口腔正畸治療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16):3953-3954,3957.
[6]黃湘穗,邱小娟,方燕紅.口腔正畸治療導致醫院感染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23):114-115.
[7]陳慧.口腔正畸治療期間醫院感染因素及預防措施[J].當代醫學,2014,20(8):113.
[8]孔繁文.研究口腔正畸治療時醫院感染的預防策略[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5,20(3):19-20.
The Clinical Analysis of Hospital Infection During Orthodontic Treatment
ZHAO Jian
The Dental Department of Wuxi Fourth People's Hospital,Wuxi,Jiangsu Province,214100 China
R181
A
1674-0742(2016)07(b)-0077-02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20.077
趙健(1979-),男,陜西咸陽人,碩士,主治醫師,主要從事臨床口腔科診療工作。
(2016-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