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河南中醫藥大學針推學院,河南鄭州 450008
針刺配合佛手散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120例
王飛
河南中醫藥大學針推學院,河南鄭州450008
目的 探究針刺配合佛手散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療效。方法120例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均方便選自2014年2月—2016年3月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推科住院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76例取陰陵泉、上星、人中、足三里、大椎、百會和水溝等穴位針刺,,配合服用佛手散進行治療。對照組44例僅用于治療組相同方法進行針刺,未服用藥物進行治療。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93.42%,明顯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2.73%,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針刺配合佛手散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較單用針刺療效顯著。
針刺;佛手散;缺血性腦血管病;療效觀察
[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in treatment of ischemic cerebral vesscular disease with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Foshousan.Methods Convenient selection a total 120 cases of ischemic cerebral vesscular disease from February 2014 to March 2016 in Henan university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 on hospitalized patients.The patient were randomlyand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76 case of ischemic cerebral vesscular diseas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reatment group,44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fed with Foshousan while the treatment group combined acupuncture at Yinlingquan,Shangxing,Renzhong,Zhushanli,Dazhui,Baihui and so on.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 was observed.Results The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group was 90.7%more than control group was 72.2%.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as statistically sin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reating ischemic cerebral vesscular disease with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Foshousan is remarkable.
[Key words]Acupuncture;Foshousan;ICVD;Therapeutic effect
缺血性腦血管病 (ischemic cerebral vesscular disease,ICVD)指各種腦血管病變而引起的以腦部缺血性損傷癥狀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類疾病,僅次于癌癥及心臟病,高居死亡病因的第三位[1]。中國是全世界腦血管病死亡率最高的國家,據統計全國每年約有150萬人死于腦血管?。?]。針刺疏通經絡,調和氣血,促進血液運行,消炎止痛[3]。佛手散具有活血化瘀,氣血兼顧,祛風止痛,對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不同程度的保護作用。兩者的配合應用使對于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治療具有更好的療效。該研究對2014年2月—2016年3月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推科住院患者運用針刺配合佛手散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120例,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120例缺血性腦血管病患者均方便選自2014年2月—2016年3月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針推科住院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76例,其中男46例,女30例,年齡36~72歲,平均(58.48±6.38)歲,病例最短5 h,最長14 d,平均(5.8±1.3)d。對照組44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年齡42~76歲,平均(5.2±1.5)歲,病例6 h~16 d,平均(5.6±1.8)d。
1.2臨床診斷
參照《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4]標準。①年齡在50歲以上的中老年患者,同時伴有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及有TIA發作史,通常在安靜或者睡眠時發作,出現半身不遂;②癥狀常在1~3 d達到高峰,出現局灶性的神經系統損害現象;③腦動脈供應區域出現腦功能缺失體征現象;④腦脊液正常。頭部CT最早期多無異常現象出現,24 h以后出現低密度病灶。
1.3排除標準
①有腦出血,混合性腦卒中及或大范圍腦梗塞患者;②患有重度糖尿病,嚴重感染,肝腎功能不全及心肌梗塞等患者;③一些資料不全,影響準確判斷的患者。
1.4納入標準
符合“1.2項”下的臨床診斷標準,并且不符合“1.3項”下的排除標準的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
1.2治療方法
1.2.1療效標準參照診斷療效標準?;局斡褐w運動功能障礙有基本得到恢復,患者生活能夠自理,可以徒步行走,肢體的肌力恢復超過四個等級;顯效: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有明顯改善,患者可以步行,肢體的肌力恢復超過二個等級;有效:肢體運動功能障礙有輕微改善,肢體的肌力恢復超過一個等級;無效:肢體運動功能障礙在治療前后無改善。
1.2.2分組治療 對照組44例,針刺取陰陵泉、風池、上星、曲鬢、人中、大椎、百會、水溝為主穴,取曲池、外關、合谷、前神聰、足三里、三陰交、太沖。水溝、風池、百會采用1寸一次性毫針,用提插捻轉補法進針;陰陵泉、大椎、用和平補平瀉法進針,其余各穴采用行捻轉瀉法,留針30 min,1次/d,10 d 1個療程。治療組采用和對照組同樣方法對76例患者進行針刺。針刺方法和對照組相同,針刺結束后給予佛手散(當歸90 g、川芎10 g)1劑/d,分2次口服。
1.3統計方法
該研究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按照規定療程治療后,治療組的缺血性腦血管病的治療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果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n(%)]
缺血性腦血管病(ICVD)是當今世界威脅人們的生命、導致死亡的最重要原因[5],發病率占腦血管疾病80%[6]。尋找有效的防治方法為世界迫切解決的難題[7]。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屬于祖國醫學中風的范疇,其病機為陰陽失調,氣血虧虛,風、火、痰、虛、瘀等阻滯經絡,脈絡不通或上竄于腦,治療以標本兼顧,虛實并治[8-9]。該院針推科多年來一直致力于中西醫結合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研究,對古方“佛手散”(當歸90 g、川芎10 g)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發現針刺配合佛手散對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有不同程度的保護作用[10]。
該研究120例缺血性腦血管疾病患者中,對照組給予針刺治療,治療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給予佛手散聯合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總有效率93.42%,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2.73%,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組基本治愈率30.26%,優于對照組13.64%,兩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針刺配合佛手散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具有明顯的臨床效果。與張小喜等[10]報道的采用阿司匹林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效果基本一致,優于金玉梅[11]用銀杏達莫92%的總有效率。針刺配合佛手散與上述文獻報道的藥物均具有活血化瘀、疏通經絡、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但是該研究在佛手散的基礎上,聯合針刺刺激患者局部的穴位感受器,從而加速局部血液循環,更有利于肢體末端的恢復。
綜上所述,針刺可以促進人體血液循環,疏通經絡、消炎止痛、消除組織水腫[12]。佛手散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疾病以疏通為主,使氣血流通效果顯著。中國傳統針刺與佛手散聯合的優勢,結合現代科學的各種手段對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的研究,確立了較為客觀有效的治療標準。
[1]韓春輝.依達拉奉對大鼠腦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保護作用研究[J].中外醫療,2015,34(15):114.
[2]殷卓琳.氯吡格雷聯合阿司匹林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療效分析[J].中外醫療,2015,34(30):123-133.
[3]楊西永.火針刺絡放血配合口服忍冬藤湯治療痛風病30例療效觀察[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6,34(1):75-77.
[4]中華神經病學會.各類腦血管疾病診斷要點[J].中華神經雜志,1996,29(6):379-380.
[5]尚芳紅,俸珊,張飛燕,等.加味佛手散及其配伍對大鼠肝臟P450酶活性及肝細胞形態的影響[J].中國中藥雜志,2015,21(10):2372-2373.
[6]薛晶,李麗,李淞,等.蛋白酶體抑制劑萬珂對腦缺血再灌注損傷保護作用機制的研究[J].中外醫療,2015,34(18):95-96.
[7]袁彤.甘露醇和甘油果糖治療急性腦血管患者腎損害的分析[J].中外醫療,2016,35(1):131-133.
[8]孫肖爽,胥桂華,等.尤瑞克林治療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臨床療效探討[J].中外醫療,2015,35(35):96-97.
[9]白鶴,李沛清,劉潔,等.佛手散的傳統功用與現代研究關聯分析[J].中成藥,2014,17(3):126-127.
[10]張小喜,田艷榮,邱茜茜,等.西洛他唑對阿司匹林抵抗的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的影響[J].中外醫療,2015,34(15):112 -113.
[11]金玉梅.銀杏達莫治療缺血性腦血管病的療效分析[J].中外醫療,2013,31(4):114-115.
[12]徐紅,閔智杰,呂天依,等.針刺治療原發性視網膜色素變性臨床觀察[J].上海針灸雜志,2016,24(4):63-65.
120 Cases of Acupuncture Combined with Foshousan in Treatment of ICVD
WANG Fei
College of Acupuncture and Massage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Zhengzhou,Henan Province,450008 China
R4
A
1674-0742(2016)07(b)-0176-03
10.16662/j.cnki.1674-0742.2016.20.176
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攻關項目(2012360014)。
王飛(1979.6-),男,河南鄭州人,博士,講師,研究方向:針灸治療神經系統疾病。
(2016-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