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文榮,黃振宣
(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廣西 南寧 530007)
?
高職院校思政課虛擬實踐教學模式的構建
韋文榮,黃振宣
(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廣西南寧530007)
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教學團隊大力推進虛擬實踐教學改革,構建了以目標、管理、內容、考核、保障為一體的虛擬實踐教學模式,提高了思政課的教學吸引力和實效性。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虛擬實踐教學模式;構建
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團隊大力推進虛擬實踐教學改革,開發出思想政治理論課移動學習平臺,即靜思學堂手機APP(見圖1),初步建立了以目標、管理、內容、考核、保障為一體的虛擬實踐教學模式(如圖2所示),提高了思政課的教學吸引力和實效性。

圖1 靜思學堂手機APP主界面
高校開展思政課教育教學的目的是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廣西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思政課實踐教學也緊緊圍繞這一目的,立足移動學習模式的新特點和高職院校的實際,遵循大學生成長規律和教學規律,以增強大學生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為核心,充分發揮網絡實踐育人的功能,將知識、能力、素質為一體的實踐教學目標融合到靜思學堂手機APP中。通過智能手機,學生可以登錄靜思學堂手機APP,隨時隨地進入虛擬實踐教學基地,根據教師設計出來的有針對性的網上實踐項目來開展活動,在虛擬、逼真的實踐場所中感受到我國所發生的巨大變化和取得的輝煌成就,切實體驗到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的科學性和正確性,引導學生在實踐過程中產生理論自覺、理論共鳴和理論認同,從而不斷增強“三個自信”;在虛擬網絡實踐中實現自我教育,培養學生善于發現、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協調能力,養成“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機電精神。
移動學習模式下網絡虛擬實踐教學的正常運行,必須在學院思政課信息化教學改革領導小組指導下進行,同時還需要一套相對應的管理制度,這樣才能保證網絡虛擬實踐教學落到實處。為此,學院制定了一系列管理文件,如思政課網絡實踐教學總體方案、工作條例、考核辦法、工作量計算方法等,每個學期制訂可操作性強的網絡虛擬實踐教學計劃,對各個環節進行管理、規范、監督和指導,實現規范化和制度化;針對網絡虛擬實踐教學實施過程中的計劃、組織、指導、協調、監控等環節給出科學合理的安排,實行流程化和標準化,目的是實現教學目標和提高活動效率。在多年的探索實踐中,思政課教學團隊通過靜思學堂手機APP中的“個人中心”模塊,規范了網絡虛擬實踐的各個環節(如圖3所示)。

圖2 思政課虛擬實踐教學模式

圖3 靜思學堂 “個人中心” 模塊

模塊模塊類型教學目的1“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體驗及實踐深刻理解“為什么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為什么要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怎樣看待黨和國家在發展的過程中存在的矛盾和問題”等問題2國情區情體驗及實踐利用網絡虛擬實踐基地,通過虛擬逼真的新農村、社區、企業、工廠,了解和認識基層社會經濟發展現狀,理解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科學性和正確性3職業道德體驗及實踐在虛擬逼真的職業環境中體驗職業道德,在模擬的職業環境和職場氛圍中接受職業道德的熏陶,從而提升職業道德素質,適應社會及企業對人才提出的要求4法治中國體驗及實踐利用網絡環境開展法律知識競賽、法院法庭審判以及網絡模擬法庭等活動形式,深化法律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強化法律意識,提高法律素質5就業創業形勢體驗及實踐鼓勵、支持和組織學生在參加校內外頂崗實習、勤工儉學、工學結合等過程中,將親身感受、親自體驗的就業創業體會,推送到移動學習平臺中的實踐教學模塊,與同學分享,共同研討,從而認清形勢,準確定位,明確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
實踐教學內容根據各門課程的教學重/難點編制實踐教學實施方案,結合學生的思想實際和社會熱點問題,設計不同的實踐教學模塊、主題項目和實踐形式。實踐教學內容設計力求做到,既要考慮到思政課的性質,又要考慮到移動學習的特點;既要具體、務實,又要具有可操作性,避免大而空或流于形式。為此,思政課教學團隊初步構建了以內容模塊化、選題項目化、形式虛擬化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1)模塊化的教學內容設計。思政課教學團隊根據各門課程設置的邏輯體系、知識重/難點和學生關注的熱點/焦點原則,圍繞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經過資源優化整合,設計思政課模塊化教學內容(見表1)。
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各模塊內容在各門課程中分階段實施,各有所側重。根據教學目標和要求,結合理論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高職教育的特點,在實施“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實踐教學時,側重于模塊3和模塊4;在“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以下簡稱“概論”課)和“形勢與政策”課中,側重于模塊1、模塊2和模塊5。
(2)項目化的選題設計。根據各門課程的實踐教學目標、教學模塊,事先精心設計好主體鮮明、易于操作的實踐活動項目,每個活動項目有具體的設計和實施要求(見表2)。

表2 “概論”課項目化選題設計
(3)虛擬化的形式設計。移動學習模式下的實踐教學采取網絡虛擬形式進行,即網絡虛擬實踐。網絡虛擬實踐作為新媒體環境視域下實踐教學的新形態,是由于思政課傳統實踐教學的現實困境,以及適應信息化時代發展要求,主動與網絡對接和深度融合。思政課教學團隊積極探討新媒體環境視域下思政課實踐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和創新,探索了思政課網絡虛擬實踐的新形態。具體做法如下:第一,教師可以通過靜思學堂手機APP網上布置實踐教學任務和作業,學生可以查詢和完成學習任務和作業,可以開設“教學網吧”,通過電子郵件、QQ、微信、論壇、短信等途徑進行師生的互動與交流。第二,在靜思學堂手機APP里,構建一個逼真、模擬的網絡虛擬實踐平臺,將現實中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社會主義新農村、科技館、博物館等搬到靜思學堂手機APP的網絡虛擬實踐平臺,構建網絡虛擬實踐基地,如網上百色起義紀念館、網上龍州起義紀念館、網上廣西科技館等,通過這些虛擬實踐基地完成實踐教學計劃;第三,開展網絡實踐主題模式。結合紀
念改革開放35周年、新中國成立65周年、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等主題,開展電腦制作小板報活動;結合“老人摔倒扶不扶”問題,開展網絡調查、網絡討論、網絡互助等網絡道德實踐。第四,學生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通信工具,隨時隨地登錄靜思學堂手機APP,享受便利的學習服務,靈活地進行交互式學習活動,如圖4所示。
考核體系是對教學效果進行價值判斷的體系,主要回答和解決“評價什么”“誰來評價”的問題。在網絡虛擬實踐教學考核體系中,采取過程性評價與成果性評價相結合、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的原則;考核的內容注重看學生是否將所學理論運用于實踐教學活動,是否加深了對所學理論知識的理解和認同,是否提高了學習能力、交流能力及寫作能力等;考核的方法采用多主體評價,即自我評價、同學評價、小組評價、指導教師評價等多元評價。

圖4 靜思學堂 “學習社區”和“實踐活動” 模塊
一是學時保障。網絡虛擬實踐教學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要突出規范化和課程化,明確學時學分。思政課教學團隊將網絡虛擬實踐教學規定為0.5個學分,分別落實到三門課程實踐教學學時和學分中。
二是經費保障。自從教育部印發的《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標準》實施以來,學院嚴格按照每生每年不低于15元的標準要求,提取專項經費,用于實踐教學建設、指導教師報酬、師資隊伍實踐研修、學生活動開展等。
三是制度保障。經過多年探索和實踐,編寫和出版了《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程》,對實踐教學各個環節進行了規范,對實踐教學的目標、內容、形式、學時分配、成績考核、組織管理等進行了明確規定,各門課程又制定了本門課程具體的實踐教學方案和實施細則,實踐教學初步達到了規范化和制度化。
(責任編輯:時錦雯)
Construc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Virtual Practice Teaching Mode
WEI Wen-rong,HUANG Zhen-xuan
(Guangxi Electromechanical Vocational College,Nanning 530007,Chin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 teaching team of Guangxi Electromechanical Vocational College vigorously promote virtual practical teaching reform,building up the target,management,content,assessment,protection for one of the virtual practice teaching mode to improve the attractive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teaching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virtual practice teaching mode;construct
G641
A
1671-9719(2016)8-0034-04
韋文榮(1973-),男,壯族,廣西武鳴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為思想政治理論。
2016-04-21
2016-05-06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移動學習平臺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的開發及應用研究”(15JDSZK037);教育部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指導委員會規劃課題B類項目“‘慕課’背景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2015LX030);廣西高校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研究課題“網絡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方式創新研究”(2014SZ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