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培忠
濟南奧舜建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招標過程中的造價工作淺談
顏培忠
濟南奧舜建筑工程咨詢有限公司
在工程施工的招標過程中,造價是一項重要內容。現就本人在實際工作中的所遇到的問題及想法,作如下敘述。
招標文件;綜合單價
在當前的工程施工招標文件中,大都有“規費費率和稅金必須按有關規定或標準計算,否則廢標或商務標按零分計”等類似規定。我認為,應當取消該內容。作為政府部門強制收取的稅費,不論投標單位在報價中如何計算,均需按照有關規定上交,不會因為報價中的不同而變化。
在招標過程中,目的是選擇出一家報價合理的投標單位,而報價過程中難免存在疏漏(如有的項目報價為零,價格或費率輸入錯誤等),況且有的費率也存在爭議(如小區內的道路和管網工程的規費是執行土建安裝工程費率還是市政標準,清單編排一起的土建和安裝工程是執行土建費率還是安裝費率;其他關于規費計取標準的不同在第三條中也有敘述);我認為,只要按照中標單位的報價計算即可,報價中的費率疏漏或錯誤由投標單位自行承擔。再者,鑒于有的費率存在爭議,那么,在評標過程中,專家如何評標也是一個問題;還有,中標后,若審計單位認為投標費率錯誤,如何結算?是執行正確的規費費率和稅率,還是按照投標費率計算?對于甲乙雙方來說,包括投標、過程造價控制、結算、付款等過程中,所關心的主要是總價,其中部分數據的或多或少、部分項目價格的或高或低,不應成為招標(評標)過程中的決定性因素。
在清單計價規范第6.2.6條中規定“…未填寫單價和合價的項目,視為此項費用已經包含在已標價工程量清單中其他項目的單價和合價之中,竣工結算時,此項目不得重新組價予以調整”,我認為,也可以將此條規定應用到規費和稅金的計算過程中去。而不要將規費費率和稅率的正確與否作為評標的主要條款,甚至是廢標或商務標按零分計算的標準。
在很多工程的招標文件中,都規定了修正投標價格的條款,如“投標報價有算術錯誤的,評標委員會按以下原則對投標報價進行修正,修正的價格經投標人書面確認后具有約束力。投標人不接受修正價格的,其投標作廢標處理。(1)投標文件中的大寫金額與小寫金額不一致的,以大寫金額為準;(2)總價金額與依據單價計算出的結果不一致的,以單價金額為準修正總價,但單價金額小數點有明顯錯誤的除外。”
在上述規定中,大小寫金額不一致的問題不存在爭議,主要問題是修正報價。
投標總價是在開標時經過了公開唱標的,所有投標人都有記錄,有的投標單位甚至已經根據唱標總價計算出了各家的得分。在評標時,如果評標委員會人員要進行價格修正,必然涉及到各家的得分會發生變化,此時投標單位是否接受修正價格,已經有了不同得分情況的考慮。不可避免,價格修正將直接影響到本次投標單位得分的排名,也就直接影響了中保結果。
在第(2)條規定中,“單價金額小數點有明顯錯誤”并不代表總價正確,此時如何修正規定不明確。況且,“小數點明顯錯誤”,什么情況下屬于“小數點明顯錯誤”?那么其他算術錯誤、套項不合理、取費不合理、材料價格錯誤等,是否也屬于“錯誤”,又會是一個爭議點。爭議點過多不利于招標評標的正常進行。
我認為,最好是按照“總價不變,按比例修正單價”的辦法更合適。投標總價是經過公開唱標的,唱標后的報價如再做修改,顯然不合適。而修正單價則體現了投標人負擔相應的風險。
在住房城鄉建設部關于進一步推進工程造價管理改革的指導意見(建標[2014]142號)第(四)條“構建科學合理的工程計價依據體系”中提到“推行工程量清單全費用綜合單價,鼓勵有條件的行業和地區編制全費用定額”,住房城鄉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在“關于印發2016年工作要點的通知(建標綜函[2016]17號)”第四條“推進體制機制創新,深化改革促發展”中也提到,“……推進工程量清單全費用綜合單價……”。
當前,工程量清單計價規范中采用的綜合單價中不包括規費和稅金,規費和稅金作為不可競爭費用,在取費表中單獨列出。營業稅模式下的稅金稅率比較統一,在計價過程中爭議不大;但是規費項目較多,管理部門也多,有的是省主管部門統一發布,有的是各地市發布,還有的先預交,后結算(如住房公積金,有的地方標準是:“本地施工企業按本工程的上一年度《價目表》人工費總和的0.8倍的2.7%”,有的地方標準是“按實際交納金額計算”;有的地方危險作業意外傷害保險費的標準是“暫按六層以下(含六層)磚混住宅樓每平方米建筑面積1元,其他結構的建筑工程暫按造價的1.8‰計入,竣工結算時憑保險部門出具的繳款憑據按實計入工程造價”,有的地方是“資質等級一、二級企業1.00元/m2,三級企業1.10元/ m2”),計算較為復雜。再者,發布時間也不一致,如今,“營改增”已實施了1個多月,但還有的地方未發布相應的規費費率。
全費用綜合單價模式就不會出現此類問題,并且也較好的解決清標時單價與合價不符的復雜問題(在全費用單價模式下,只需要簡單相加,即可得出單價與合價是否相符;但在非全費用單價模式下,則還要核對規費和稅金的正誤,然后才能落實單價與合價是否相符)。
“營改增”以后,更應盡快實施全費用綜合單價的計價辦法,將規費和稅金計入到全費用綜合單價中。
在營業稅情況下,綜合單價中各種材料的價格與實際購買價格相同,建設單位也能夠簡單明了的確定和批準材料價格。實行增值稅以后,綜合單價中的材料價格不再是實際購買價格,而是需要除稅以后的價格,這在一定程度上給施工過程中的價格管理帶來了麻煩,建設單位在確定和批準材料價格時不僅要考慮實際購買價格,還要考慮的施工單位結算過程中的除稅問題。
另外,根據國家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關于全面推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試點的通知(財稅〔2016〕36號)”中規定“…甲供工程可以選擇適用簡易計稅方法…”,這就給出了兩種不同的計稅模式,在此模式下,計價辦法基本上又回到了營業稅模式。
若在投標時,有的企業按照一般模式計稅,有的企業按照簡易模式計稅,這樣在評標綜合單價時,就很麻煩了。
本來,“營改增”只是用來核算施工企業稅負的模式不同,但作為工程造價而言,在非全費用綜合單價計算模式下,則需要明確列出規費和稅金,就成了計算造價的必要一步,更成了甲乙雙方結算的標準。
[1]苗學霞.淺談招標控制價[J]科技創新導報,2011年第6期.
[2]王洪軍、張興陽.工程造價在招標過程中的有效控制[J].福建建材,2008(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