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正興,董學洪,馬建社(高郵市水產技術指導站,江蘇 高郵 225600)
高溫季節羅氏沼蝦養殖技術管理要點
陳正興,董學洪,馬建社
(高郵市水產技術指導站,江蘇高郵225600)

江蘇省高郵市養殖羅氏沼蝦13.5萬多畝,年產羅氏沼蝦4萬t,產值8.5億元,羅氏沼蝦養殖已經成為高郵農業的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羅氏沼蝦又稱馬來西亞大蝦,原產于東南亞國家,最適生長溫度為26~32℃,高郵地區高溫季節(7—9月)是羅氏沼蝦生長最快的時期,所以是養殖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羅氏沼蝦代謝量大、飼料投喂多、水質變化快,管理的好與差直接影響到養殖的產量與效益。現將其養殖技術要點歸納如下,供養殖戶參考。
常溫下該地區羅氏沼蝦幼蝦放養時間是5月中、下旬,為了提高水溫,放養初期水位往往較淺(50~60 cm)。進入高溫季節后很多養殖戶的意識還未轉變過來,水位仍在1 m以下,所以要及時提高池塘水位,并盡量保持水位最高,一般在1.5 m左右。高水位有兩個優點:一是水體大,總溶氧量大,蝦缺氧的可能性降低;二是水體加深后,水溫的穩定性好,尤其底層水的水溫不易升至過高,當底層水溫超過32℃時,羅氏沼蝦的生長受到抑制。
羅氏沼蝦養殖池要勤換水,一般3~5 d換水1次,每次換30 cm左右。勤換水有三方面好處:一是降低池水肥度,高溫季節投飼量大、蝦的代謝旺盛,池水往往過肥;二是換水可以增加池塘溶氧,防止蝦浮頭;三是換水可以補充池水的微量元素,促進羅氏沼蝦蛻殼。
飼料的正確選擇與使用對養殖的結果影響很大,只有充分發揮飼料的利用率,降低飼料成本,以較低的餌料系數取得較好的產量,才能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首先要選擇粗蛋白含量適宜、氨基酸平衡、價格適中的“品牌”飼料;其次投喂要做到撒料均勻,不留死角,忌隨便拋撒、輕重不一、厚薄不均;三是每天檢查吃食情況,要做到蝦能吃飽而不浪費,一般以投喂后2~4 h內吃完為度。
高溫季節蝦池富營養化嚴重,極易發生藍藻水華,死亡的藍藻漂浮到下風口形成惡臭,影響水質。這時可以用潛水泵將表層“藍藻水”抽上岸,曬干后清除。切不可排入河道,污染環境;也不要用藥物殺滅藍藻,殺藻后,蝦池急速“轉水”,極易造成泛塘。蝦池內保持一定的藍、綠藻數量對羅氏沼蝦并無大礙。
微生態制劑種類繁多、效果各異,對改良水質、降低池水中氨氮和亞硝氮的含量、促進底泥中有機質的分解都有一定的好處,但是用量過大會增加養殖成本,有些“好氧菌”使用后還會造成短時間缺氧,因此要正確選擇、科學使用。建議水源條件好的塘口少用、水源條件差的塘口多用;淤泥少、底質瘦的塘少用,淤泥厚、底質肥的塘多用。
羅氏沼蝦抗病力較強,只在苗種階段病害較多,高溫季節很少發病,即使發病也不會造成大的損失,有不少養殖戶定期潑灑消毒劑、投喂“藥物飼料”,防止羅氏沼蝦發病,這其實很不可取,高溫季節,消毒劑對對蝦的刺激較大,經常使用會影響羅氏沼蝦攝食與生長,投喂“藥物飼料”會影響產品質量。建議高溫季節無病不要用藥,可以在飼料中添加免疫多糖、維生素等增加蝦體抵抗力,發病時及時找技術人員診治即可。
在高溫期間養殖戶要做到依據投喂量估算存塘量,這樣才能讓達到上市規格的羅氏沼蝦及時上市,在價格較高時銷售,取得較好的產量和效益。同時,一部分上市后,降低了池塘的羅氏沼蝦的載蝦量,為存塘的羅氏沼蝦提供了更多的生活空間,促進其快速生長。
由于高溫季節水體中的耗氧因子多,耗氧量大,極易導致蝦缺氧,要堅持夜間巡塘,嚴加防范。在此期間要合理使用增氧機,做到晴天每天中午開機3 h,后半夜要每天開機到天亮,陰雨天要全天候開機。羅氏沼蝦游泳能力弱,一旦出現嚴重浮頭(大量的蝦集結在池邊爬動),增氧機很難發揮作用,最好的方法是沿池邊潑灑化學增氧劑。所以,高溫季節塘口要貯備適量的化學增氧劑,以備不時之需。另外,高溫季節要勤檢查水質、蝦體活動、攝食、浮頭、病害等情況。
doi:10.3969/j.issn.1004-2091.2016.08.019
收稿日期:(2016-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