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峰
(保定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保定 071000)
保定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現狀綜述
董玉峰
(保定職業技術學院,河北 保定071000)
近些年來,保定采取了很多惠民措施,其中,建設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就是其一。保定加大對圖書館、農家書屋等文化設施的投入和建設,使公共文化體系逐漸健全和完善。保定市盡全力構建文化體系,正在努力探索一條適合公共文化的發展之路。
保定;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概念是在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提出的,自此之后,我國就出現了越來越多研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組織。但是我國對于公共文化的研究時間還相對比較短,沒有豐富的經驗,很多方面都尚不完善,仍然處于研究而初級階段。站在理論的角度思考這個問題,即使在轉變政府職能和公民權利方面,已經達成共識,然而,直到今天,對于公共文化的建設,我國仍然沒有一個比較權威的研究成果。立足于我國現有的研究成果,我們的著作數量非常少。我們的論文主要都是研究文化服務體系的概念、構建主體、體制創新、績效管理與評估等。立足于現實的視角。全國各個地區都在為構建和諧社會做出自己的努力,為存進公共文化的建設而不斷奮斗,比如,我國開展了多種多樣豐富多彩的活動,把圖書引入到農家,把影視作品帶到鄉下等。
1.加強“兩館”(圖書館、群藝館)建設。
這些年保定投入了大量的資金進行“兩館”建設,而且取得了不錯的成果,為推動文化建設提供了重要的載體。當前,保定市圖書館藏書已經有75萬冊,建筑面積也不斷擴充,達到8000平方米,各種藝館的建筑面積已經達到3100平方米,縣級圖書館和文化館各有22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已有268個,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已有105個,村文化活動室已有2672個,社區文化活動室已有243個。
2.廣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
保定市已有10個免費開放的紀念館、博物館等,分別是冉莊地道戰紀念館、安國市中藥文化博物館、河北曲陽博物館、唐縣白求恩柯棣華紀念館、涿州市文化遺產陳列館、保定市博物館、晉察冀邊區革命紀念館、安國市關漢卿紀念館等,已有12765平方米的展廳面積,里面有收藏品231件,其中16件珍貴文物,把保定的文化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出來。而且,市圖書館已經建立了資源共享中心,滿足基層群眾的需求。
3.加快縣城數字影院建設。
在2011年3月份,縣城數字影院建設工作在保定全面啟動,當前保定市已經有很多城市都完成了數字影院建設任務。其中,有一半以上的縣城的影院已經正式營業,滿足了當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4.大力實施廣播電視“村村通”。
從2007年開始,保定已有7個山區縣完成了“村村通”工程,,偏遠山區接受不到信號的問題已經解決。除此之外,響應黨的號召,保定也加大農家書屋的建設,現在已有3826個書屋已經建成,1598個書屋正在建設之中,剩下的工作預計將在明年竣工。這樣,就可以解決市民買書難、看書難的問題。
5.突出均衡標準,著力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加快建設大型公共文化設施,像東湖文化中心、關漢卿大劇院、博物館等,充分利用大劇院、各大書屋等,不斷彌補短板,使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位更上一層樓。要保證每個鄉鎮都有文化站,保證每個縣都有圖書館等,盡最大努力縮小城鄉差距。各種惠民活動仍然要繼續開展,并且不斷豐富,可以開展一些民眾比較感興趣的、效益高的文化活動,使藝術節、戲劇節、文化節更加豐富多彩。不僅要使文化的內容更加豐富,而且要提高我們的服務效率,不斷提高文化的建設和發展。除此之外,還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一起為公共文化的建設出力,不斷提高服務的效率和水平。
建設要有重點,主要建設現代文化產業體系。保定市的文化產業有很多都是傳統的,只有少數是新型的,科技含量比較低。所以,保定市就此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和措施。保定市要建設一批示范工程、轉型工程、生態工程等。重點抓好戰略性項目,像數字文物文化產業園、易硯文化博覽園等,發揮這些產業的帶頭作用。同時,要鼓勵和扶持一些有特色的產業,努力打造產業品牌。當前,保定市正在進行西大街業態調整工程,這個項目一旦完成,古蓮花池、直隸總督署、將會與裕華路商業區一起聯系 起來,形成一條富有特色的“城市文化走廊”。
與此同時,保定市在為謀發展制定各種合力。保定具有文化創新、京津科技創新的優勢,希望通過更多的努力,促進京津冀的經濟發展、文化發展,不斷提高產業文化水平。要重視創新,不斷推進文化體制改革,加強建設現代文化管理體系,和市場管理,充分利用文物。國有單位的改革要進一步深化,不斷完善法人治理結構,促進投融資體制創新,支持更多的人參與文化建設,形成多元化投入體制。
加強文化建設,要嚴抓文化市場執法工作,加強文化隊伍建設,要提高執法人員的執法能力,提高他們的執法水平。開展文化法制活動,使文化市場有條不紊。對于重點文物的保護和修繕工作要做到位,加快建設一系列的文物保護工程,保護區的工程也要進一步開展。對于小一些舊址的編制工作要給予極大地支持,保護這些舊址不受破壞,保護我們的文化遺產。
注:本文系河北省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項目名稱:保定市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研究。項目編號:2015040317)研究成果之一。

G127
A
1671-864X(2016)05-0041-01
董玉峰,男,1983年1月出生,籍貫山東陽谷縣,碩士,研究方向:旅游與酒店管理,單位:保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