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憲恩 教授 解品磊 楊 猛 段海燕 副教授 通訊作者(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 長春 130012)
市場經濟背景下我國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利益博弈分析
■王憲恩 教授 解品磊 楊 猛 段海燕 副教授 通訊作者(吉林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 長春 130012)
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經濟新常態下我國環境污染治理的新模式。本文建立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利益博弈模型,分析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委托方與受托方間的利益博弈,提出促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實施的對策建議。博弈分析結果顯示,委托方出高價和出低價的概率主要與環境服務公司的污染治理成本、行政處罰力度、污染事故的連帶賠償責任、社會信譽度以及違約金額度相關;環境服務公司達標治理污染物的概率只與委托方的支付額度與環境服務公司自身治理不達標的賠償額度有關。因此,健全法律法規體系、建立完善的監督體系、降低治污成本是實現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成效的重要環節,研究成果可為我國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機制構建提供有益的借鑒。
環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 利益博弈 市場經濟
2014年12月,國務院辦公廳提出要健全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場。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不僅可以有效降低環境風險,還有利于環保部門監督,并促進環保產業的快速發展。因此,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是新時期我國環境污染治理的全新模式。但是,實踐中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委托方和受托方之間因環境治理服務提供、資金技術等問題而可能存在利益博弈的情形。基于此,本文在分析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模式的基礎上,從公平的視角建立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委托方與受托方之間的利益博弈模型,分析討論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服務供求雙方的利益公平問題,研究分析第三方治理服務提供的主要影響因素,提出推動第三方治理穩步健康運行的對策建議。
(一)研究假設
假設博弈中的參加者:治污企業與環境服務公司均為理性人,分別用下標1、2表示。治污企業的理性人假設:企業以污染物達標排放為目標,除了考慮環境服務公司的污染處理能力外,還考慮企業污染治理成本、治污水平以及違法行為等因素,對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價格有理性的判斷,力求以最小的成本實現政府對其的管理要求。環境服務公司的理性人假設:環境服務公司作為受托的企業,以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為目標,期望以最小成本獲取最大經濟收益,但環境服務公司同樣需要考慮污染物治理成本及達標與否的問題,在環境監管范圍外,存在不遵守委托合同內容對污染物處理不達標的風險。
(二)委托治污企業的成本、收益和策略空間
委托治污企業在委托價格方面與受托方進行利益博弈,策略空間為(出高價,出低價),假設委托方出高價的概率為p (0≤p≤1),則出低價的概率為(1-p)。
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中,委托方在出高價時,若環境服務公司污染物達標排放,則其成本為給環境服務公司的高價委托費用M1;若環境服務公司違約,污染物超標排放,委托方的成本除了高價委托費用M1外,還有面臨環境行政處罰的成本F1,以及承擔造成環境污染事故的賠償責任成本J1。委托方出低價時,若環境服務公司正常履行合同,污染物達標排放,那么其成本為給環境服務公司的低價委托費用M2(M2<M1);若環境服務公司違約,污染物超標排放,那么委托方的成本除了低價委托費用M2,同樣還有面臨環境行政處罰的成本F1,以及承擔造成環境污染事故的賠償責任成本J1。
委托方的收益主要表現在環境服務公司提供合同服務后,污染物達標排放,完成環境行政管理部門的管理要求,獲得的正收益U1;若環境服務公司違約,污染物超標排放時所得到的環境服務公司的違約賠償金,委托方出高價委托環境服務公司時獲得的相應違約賠償金為B1,出低價時獲得的相應違約賠償金為B2。
(三)環境服務公司的成本、收益和策略空間
環境服務公司的策略空間為(達標處理,不達標處理),假設環境服務公司處理達標的概率為k(0≤k≤1),則不達標處理的概率為(1-k)。
環境服務公司主要運用自己的技術為委托方處理其生產過程中的廢棄物,污染物處理程度不同,其成本不同。假設環境服務公司提供正常合同服務要求,污染物達標處理時的成本為P。當環境服務公司未按照合同約定進行污染處理,污染物不達標,一旦被環保部門發現,其除了要支付處理污染成本外,還需要賠償委托方一定數額的違約賠償金,如果環境服務公司弄虛作假還會面臨被相關部門吊銷營業執照的行政處罰,污染物超標排放還需要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假設未按照技術服務合同約定處理污染物的成本Q(Q<P),行政處罰成本F2,連帶賠償成本J2;違約賠償金的數額與委托方委托金額的高低有關,當委托方出高價時,環境服務公司的違約賠償金為B1;委托方出低價時,環境服務公司的違約賠償金為B2(B2<B1)。
環境服務公司的收益表現為委托方委托費用以及處理污染達標時因信譽度提高等帶來的正收益,具體為委托方高價委托時獲得委托費用M1,委托方低價委托時獲得委托費用M2,處理達標時的正收益U2。
綜上,委托方與環境服務公司的博弈分析收益矩陣如表1所示。
按照上述假設委托方和受托環境服務公司都為理性人,在模型中,設委托方的混合策略為S1=(p,1-p),環境服務公司的混合策略為S2=(k,1-k)。
(一)委托方的凈收益
根據假設,模型中委托方的凈收益為:

按照納什均衡定義,在給定環境服務公司的混合策略S2=(k,1-k)的條件下,求p值使得委托方的凈收益L1達到最大,因此對公式(1)關于p求偏導,并令導數為0,可以計算出環境服務公司處理污染物達標的概率:

(二)環境服務公司的凈收益
根據假設,模型中環境服務公司的凈收益為:

按照納什均衡定義,在給定委托方的混合策略S1=(p,1-p)的條件下,求k值使得環境服務公司的凈收益L2達到最大,因此對公式3關于k求偏導,并令導數為0,得委托方出高價的概率:

委托方出低價的概率:

(三)模型的混合策略解
綜上所述,求p和k可知模型的混合策略解為:

將混合策略解帶入式(1)和式(3)中,可以求出排污方與環保公司的均衡凈效益:

(一)委托方
博弈分析結果顯示,委托方是否愿意出高價進行環境污染第三方委托,主要受環境服務公司的成本收益影響。實際中,委托方的委托價格越高,受托方違約風險越低,越有利于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制度的實施;相反,若委托方出價很低,受托方處于維持公司生計考慮,在環境監控范圍外,極易不按照委托合同服務要求,對污染物不進行處理或者處理不完全,從而超標排放,造成社會危害。

表1 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博弈模型
根據公式(4)和(5),委托方出高價和出低價的概率主要與環境服務公司的污染治理成本、行政處罰力度、污染事故的連帶賠償責任、社會信譽度以及違約金額度相關。根據公式(5),環境服務公司污染達標治理成本P越高,其接受低價的可能性不大,委托方出低價的概率就越低;環境服務公司違約而被行政處罰的力度F2越大、污染事故連帶責任J2越大,其接受低價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委托方出低價的概率就越低;環境服務公司提供正常服務獲取的信譽度U2越高,其接受低價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委托方出低價的概率就越低;違約金越高,可以有效制約受托方違反合同約定的情形,同時影響委托方出低價的概率。根據式(4),分析第三方環境服務公司的收益與成本,可以得出環境服務公司由于信譽提高等帶來的正收益越大,企業愿意信任信譽度高的環境服務公司,就越愿意出高價;同時環保企業達標治理與治理不達標的成本差別越小,企業也愿意出高價,原因是環境服務公司達標治理與超標排放成本差別越小,靠弄虛作假獲得的差額利益就越小,同時還需承擔行政處罰與連帶賠償責任的風險,委托方就越愿意相信環境服務公司,從而愿意出高價委托。
所以政府以及其他相關部門應該加大對達標排放企業的鼓勵,加強對環境服務公司的監管,加大環境服務公司弄虛作假的處罰力度,同時環境服務公司也應該引進新的污染處理設備,采用污染治理新技術來降低污染治理成本,以此來刺激排污企業的高價委托。
(二)環境服務公司
博弈分析結果顯示,環境服務公司達標治理污染物的概率與污染物的治理成本、達標治理獲得的正收益、治理不達標的行政處罰與連帶責任都沒有必然聯系,如公式(2)所示,環境服務公司達標治理污染物的概率只與委托方的支付額度與環境服務公司自身治理不達標的賠償額度有關,支付額度與賠償額度相差越大,環境服務公司達標治理的概率越大。因此,規范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責任,對委托價格和違規處罰額度的合理界定,將有效促進環境服務公司按照合同約定提供技術服務。
第三方治理中雙方決策行為的選擇主要受其決策成本和收益決定的,博弈雙方決策行為互相影響。為促進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機制的順利實施,應做到以下方面:
(一)健全法律法規體系
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對相關方的責任邊界、處罰對象、處罰措施等做出規定。明確相關方責任,明確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合法性,明確相關主體的權責關系,明確雙方必須簽訂委托治理合同,約定治理標準、內容和費用等。建立健全履約保障和監督機制。
(二)建立完善的監督體系
嚴格執行環保法律法規和標準,加大環保執法力度,增強排污企業委托第三方治理的內生動力。依法公開第三方治理項目環境監管信息,將技術服務能力弱、運營管理水平低、綜合信用差的環境服務公司列入黑名單,定期向社會公布。推動建立企業誠信檔案和信用累積制度,第三方治理企業要如實向社會公開污染治理設施建設、運行和污染排放情況。
(三)促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以降低治污成本
大力促進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建設,鼓勵和引導企業各類研發機構建設,加大環境污染治理關鍵共性技術攻關力度,降低治污成本,支持企業培養環境污染治理科技創新、技術服務等高端人才。
1.劉超.管制、互動與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5(2)
2.盧洪友,祁毓.日本的環境治理與政府責任問題研究[J].現代日本經濟,2013 (3)
3.潘峰,西寶,王琳.地方政府間環境規制策略的演化博弈分析[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14(6)
4.彭競,孫承志.延邊地區人口回流的演化博弈分析及策略研究[J].人口學刊,2014(5)
5.Silva R D,Valverde P A,Lamb L C.Randomness and Arbitrary Coordination in the Reactive Ultimatum Game[J]. Communications in Nonlinear Science & Numerical Simulation,2015(3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差異性公平視角下省域初始排污權分配模式與優化算法研究—基于不對稱Nash談判模型”(71503100)
◆D922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