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冠楠,康雷雷,桂騰葉,王辛巖西藏大學工學院
拉薩市綠色公共交通的發展探討
王冠楠,康雷雷,桂騰葉,王辛巖
西藏大學工學院
拉薩市作為我區政治文化中心城市,以其宗教文化特色、地理位置的特殊而著名世界。但是,近年來拉薩市交通擁堵、機動車尾氣污染、道路交通噪聲等一系列交通問題逐漸凸顯出來。文章以拉薩市為例,簡單分析了拉薩市的交通現狀,并對拉薩市綠色公共交通的可持續發展提出了相關策略。
拉薩市;綠色公共交通;可持續發展
項目編號:2014QCX049,2016QCX033,201510694012,2015QC041X。
1.1基本概念
綠色公共交通是指適應人居環境發展趨勢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綠色公共交通的核心是使城市中的人、車、道路、環境和諧相處,以合適的城市交通管控策略,在優先發展公共交通的具體指導下,發展城市綠色公共交通系統。綠色公共交通是實現交通可持續發展的一種有效的手段,而交通可持續發展是可持續發展在交通運輸領域中的具體體現。
1.2拉薩市綠色公共交通的基本目標
1.2.1交通功能的目標
拉薩市應建立綠色公共交通優先系統,使之切實為解決拉薩市交通擁堵問題帶來積極影響,在拉薩市路網的關鍵樞紐處建立合理的換乘方式,協調各公共交通方式之間的換乘,在符合拉薩當地人文背景的條件下,建立高效、合理具有人文關懷的綠色公共交通系統。
近年來拉薩市的機動車保有量迅速增加,筆者做規劃時要考慮協調道路上的動態交通,靜態交通也不容忽視。特別是在樂百隆商業區、布達拉宮及北京路東段等人流密集地段,停車設施并不完善,亂停亂放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道路上的交通流。因此,應將停車場建設地點、規模、布局及選取的停車方式綜合考慮,并合理的制定動態交通管理措施。提倡路外停車,并輔以完善的智能停車引導系統。
拉薩市的交通基礎設施仍不完善。近年來,盡管拉薩市的道路交通基礎設施有了很大的改觀,但拉薩市機動車保有量增長速度太快,道路基礎設施顯然跟不上拉薩市的發展和進步的步伐。尤其是現代化管理體系和智能型交通運營體系的缺乏,極大的影響了拉薩市的管理水平;拉薩市的交通存在十分明顯的混行現象。公共交通發展緩慢,對交通流量的分擔率過低。拉薩市公共交通仍然存在著很多問題,公共交通路網及線路布局混亂不合理,市郊線路和外圍長途線路之間有很多地方出現重復現象。
2.1道路通行能力
由于受到拉薩市城市格局和原有道路網的影響,拉薩市道路網發展緩慢。雖然近幾年發展較快,但是人均道路面積一直處于低水平狀態。像江蘇路、北京路等機非混行和交通擁堵現象十分嚴重,上下班時有些路段持續擁堵半小時以上,機動車車速平均行程每小時降到20公里左右(如表1)。

表1 江蘇路主線一條直行車道可能通行能力(NP)
2.2公共交通設施
拉薩市市區的公交站臺大多只有一個簡陋的站牌,而且站距短,站臺小。當站臺有幾條線路的公交車同時到達時,常常造成乘客的集中擁擠、搶門、搶位等不文明行為。且市區較大部分站臺沒有為老人、孩子、婦女、殘疾人等提供專門休息等公交車的座椅,沒有體現城市交通設施對于弱勢群體的人文關懷。現行的公交運行時刻表存在缺陷,車輛行車間隔不平均是其主要特點。
2.3停車設施及信號燈
拉薩市城區內可改善的建設用地十分短缺,市區的停車設施不足且可改造用地較少,公共停車場建設的困難非常大。目前,停車問題已成為城區交通管理中的迫切問題,并且隨著拉薩經濟的不斷提升,中心區停車難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由于市區道路功能較混亂以及道路寬度不夠,大量的車停在路邊,致使人流、車流密集的情況下引起交通擁堵的集中爆發,嚴重降低了中心區道路交通的通行能力。
拉薩市的公共交通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具有極強的基礎性和社會性及區域獨特的文化性,拉薩市綠色交通體系的形成必須依靠政府的力量進行推動,要在政策法規、交通規劃、技術標準、經營規則和管理體制上進行統一的協調和宏觀調控,避免各種運輸方式以自我為中心,各自規劃、各自建設,最終導致系統總體效率降低、資源浪費。
3.1拉薩市綜合交通規劃
拉薩市綜合交通規劃應滿足經濟可行性、財政的可承受性、社會的可接受性、環境的可持續性。處于對拉薩老城區的保護,對拉薩市未來的交通規劃中應重點向西郊、東郊發展與新城區發展,盡量引入環城高速道路,完善軌道交通的規劃方案,做好交通與自然環境的融合、與城市的融合與社會的融合。
3.3綠色公共交通保障體系
綠色公共交通保障體系主要包括交通基礎設施建設保障、管理機制建設保障、政策法規保障、交通新技術保障和資金保障等。筆者認為在拉薩市建立的綠色公共交通體系應該引入評價模型,讓民眾的有益意見真正融入到城市建設中,綠色公共交通最大的保障者是政府,政府要在資金投入、政策制訂、設備引入等方面足夠重視,讓民眾切實感受到綠色公共交通系統所帶來的出行便利。
在當前的拉薩市,緩解甚至解決交通擁堵問題的有力措施是依據拉薩當地的特色,在政府和民眾的支持下打造高效、快捷、舒適的公共交通系統。在拉薩市的交通管控中引入智能化的管控設備,加強對民眾的宣傳,改變民眾的出行意識,使民眾真正的融入到公共交通中。
[1]王燕.城市綠色交通規劃理論與實施措施研究初探[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06.
[2]趙娜.基于綠色交通理念的石家莊交通體系研究[D].河北農業大學,2011.
[3]白雁,魏慶朝,邱青云.基于綠色交通的城市交通發展探討[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2:10-14.
王冠楠(1995-),女,山西省陽泉市人,本科生,主要研究領域為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
康雷雷(1995-),男,河北省石家莊市人,本科生,主要研究領域為交通運輸規劃與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