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人:許英,59歲,初中數學教師
終于捧上金飯碗 卻不想“吃飯”了
講述人:許英,59歲,初中數學教師

說起對“鐵飯碗”這一詞的感悟,非教師這個職業莫屬。以前是,現在是,將來也會是。而且,教師是越老越吃香,鐵飯碗,會變成金飯碗。可是,我自己的女兒在面臨高考時,我卻沒有堅持讓她選擇師范類專業,為什么?太累了。從這個角度說,教師們捧著“鐵飯碗”也是理所應當的,因為他們的確額外付出了許多。
1980年,我參加工作,成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第一次正式上講臺,我心里很緊張,教案事先改過三個版本,在家里對著鏡子,看著時鐘試講過多遍。想不到,課堂上還是會有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當時因為哪個知識點引發的爭議已經忘了,只記得是我講到一處時,突然班里的學委站起來提問,這孩子應該是預習過書中的內容,問的問題也是超前的,我思來想去,找不到通俗易懂的解釋方式,鬧了個大紅臉。
當時帶班已經是3年制,經過幾個3年,當我終于敢說自己已經熟練掌握初中數學的出題思路和講解方式時,突然,換教材了。當老師就是這樣,換教材對我們來說是一大考驗。雖然大體的知識點不變,但中考的重難點會有微調,調整的范圍還得要摸個幾年才能找到規律。
就算是鐵飯碗,教師這個職業也有高下之分。有些老師教得確實好,被重點中學相中,一調過去,收入待遇自不必說,如果真是不用心,期末排大榜也的確丟人。
在工作上,我自問還是個肯鉆研的人,到了45歲以后,已經是學校的教研組長,也常駐初三,每一屆我帶的畢業班,都要額外收入許多插班生,臨退休那屆,班里整整74人,足夠拆分成兩個班。退休后,市里新成立了實驗校,返聘我過去繼續教課,我答應了,這又過去3年。
年輕時,總是有用不完的勁,羨慕那些被請出去教小班的老教師,能額外賺錢補貼家用,如今,我經過數十年的歷練,終于變成金飯碗,有無數人請,我卻先怯了,不想“吃飯”了。唉,精神頭有限,有時間我寧愿多抱抱外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