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蘭(房山區中醫醫院,北京102400)
品管圈活動提高住院患者胰島素注射正確率的護理實踐
李春蘭
(房山區中醫醫院,北京102400)
目的研究應用胰島素注射治療患者采用品圈活動對提高患者注射正確率及患者對護理服務質量評價的影響。方法選取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該院收治的糖尿病腎病注射胰島素患者60例,2014年6~12月實行一般常規護理的30例患者作為常規組;2015年1~6月實施品圈法護理的30例患者作為干預組。干預組明確品管圈主題為提高住院患者胰島素注射的正確率,由護士長及科室9名護士成立品管圈,比較兩組患者胰島素注射情況及患者對護理服務質量評分情況。結果常規組護理服務態度、溝通、護理操作能力、健康宣教等評分均低于干預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常規組錯誤率為26.7%(8/30),干預組為6.7%(2/30),干預組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臨床護理過程中開展品管圈活動,可提高科室護理人員凝聚力,發揮護理人員自身最大優勢,可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同時減少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在科室實施品圈活動,可有效提高住院患者胰島素注射方法的正確率,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質量的評分。
糖尿病/護理;胰島素;注射;醫院管理
品管圈(quality control circle,QCC)是由同一個工作場所的人為了解決現場工作問題,提升工作績效,自動自發地組成一個團隊,然后團隊成員分工合作,應用品質管理的手法工具進行各種分析,解決工作場所的問題,以達到改善業績的目標[1]。20世紀90年代,新加坡等將全面品質管理及QCC活動廣泛應用在醫療衛生行業[2]。近年來,國內多家醫院也引入了全面質量管理理論。醫學上常用胰島素來治療糖尿病,這能有效控制血糖,但是胰島素的種類很多,注射不同的胰島素需要與之相適應的胰島素筆,胰島素注射方法不對會導致血糖控制效果不好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本院腎病科采用QCC來引導糖尿病患者及其家屬正確使用胰島素筆,提高胰島素注射的正確率,并得取良好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腎病注射胰島素住院治療的患者,將2014年6~12月實行一般常規護理30例患者視為常規組;2015年1~6月實施QCC法護理的30例患者視為干預組,干預組明確QCC主題為提高住院患者胰島素注射的正確率,由護士長及科室9名護士成立QCC。常規組患者中男23例,女7例;年齡28~66歲,平均(53.2± 5.8)歲。干預組患者中男21例,女9例;年齡26~68歲,平均(55.6±4.9)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QCC護理方法
1.2.1.1明確主題,確定圈名由圈內所有成員共同選擇活動主題,投票決定,按照上級政策、可行性、緊急性及圈能力等4個方面綜合考慮,最后確定主題為提高住院患者胰島素注射的正確率,圈名確定為“天使愛心圈”,擬定計劃時間表。
1.2.1.2對問題現狀進行調查常規組患者30例中出現注射胰島素錯誤8例,其中消毒方法不正確2例,針頭使用錯誤3例,注射方法錯誤3例,注射胰島素錯誤率為26.7%(8/30)。
1.2.1.3確定目標目標值=存在現狀值-改善值=存在現狀值-(存在現狀值×改善重點內容×圈內成員能力),目標達成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目標值)× 100%;進步率=(改善前-改善后)/改善前×100%。改善重點內容意指依據問題存在現狀調查所得數據繪制出柏拉圖,根據80/20原則在柏拉圖中算出所需數據,圈內成員能力評分按照4個相關因素判定,包括:能獨立解決(5分)、需一個單位協助(3分)、需多個單位協助(1分),依據本組成員能力評分算出平均值即為圈能力。本次改善前注射胰島素錯誤率為26.7%,目標值為9.4%,改善重點為68.5%,圈內成員能力為88.4%。
1.2.1.4分析要因通過魚骨圖,分析造成患者出現胰島素注射錯誤的因素,主要有護理人員、患者自身、護理操作方法等方面。(1)護理人員方面:護理人員數量不足,宣教不到位;新護士輪換,培訓不到位,缺乏統一教授方法,不夠規范。(2)患者自身原因:患者嫌費用高,不主動更換針頭;部分患者記憶力減退,出現偏差。
1.2.1.5制訂護理對策在找出原因后,QCC成員研究分析相對應的解決方法,運用戴明循環管理工具,制訂了3個改善對策。(1)統一培訓,護士考核:請糖尿病專科護士進行全員培訓,統一操作流程,圈員據此編纂了胰島素筆正確注射的方法,對科內護士進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方可對患者進行宣教。(2)統一宣教,患者考核:制作胰島素注射部位平面圖并貼入宣傳欄中,并于每周一、四下午播放胰島素筆使用操作視頻。出院前責任護士對患者進行終末考核,針對患者較為薄弱的環節進行重點指導。(3)評估到位,一對一指導:入院當天及時評估患者及家屬掌握情況,針對患者掌握情況一對一指導。
1.2.2觀察指標采用自制調查問卷對所有患者進行調查,自制護理質量評分表,采用百分制,包括護理服務態度、溝通能力、護理操作能力、健康宣教等方面,評分越高,護理質量越好。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胰島素注射錯誤率比較常規組患者出現錯誤8例,其中消毒方法不正確2例、針頭使用錯誤3例,注射方法錯誤3例。注射胰島素錯誤率為26.7%。干預組出現注射錯誤2例,錯誤率為6.7%,干預組錯誤率明顯低于常規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目標達成率為115.4%,進步率為74.9%。
2.2兩組患者護理服務質量評分比較常規組護理服務態度、溝通能力、護理操作能力、健康宣教等評分均低于干預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服務質量評分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護理服務質量評分比較(±s,分)
注:-表示無此項。
30 30 --78.95±2.36 89.56±3.15 14.765 <0.05 79.42±2.47 92.15±3.42 16.528 <0.05 81.02±2.16 91.05±3.42 13.581 <0.05組別常規組干預組tP 81.12±2.18 91.18±3.42 13.586 <0.05 n護理服務態度護理操作能力健康宣教溝通能力
糖尿病是慢性病,需要進行長時間的治療,通常采用注射胰島素的方法治療。規范的胰島素注射能顯著提高胰島素的療效,延緩并發癥的發生。調查結果顯示,全國范圍內,不規范注射現象普遍存在,而我國糖尿病患者的注射現狀更是不容樂觀,包括注射部位輪換不規范、注射針頭的重復使用、注射時手法錯誤等。這些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胰島素治療的效果,最終導致血糖達標率較低[4]。本院腎病科開展QCC活動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使胰島素注射的錯誤率顯著降低,提高了胰島素治療效果,從而提高了護理質量。
有研究發現,對胰島素注射的患者,實施QCC活動可有效減少錯誤率及提高患者對護理服務質量評分[5]。本研究結果顯示,常規組護理服務態度、溝通能力、護理操作能力、健康宣教等評分均低于干預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組錯誤率(6.7%)低于常規組(2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通過QCC活動,護士學習到各種品管手法,提高了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了自我管理水平。能夠自主自發地進行頭腦風暴,開展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不僅獲得了有形成果——降低胰島素注射方法的錯誤率,而且增加了科室護士之間的凝聚力、協調性、積極性等;個人價值得到體現,護理質量也不斷提高。
[1]張幸國,王臨潤,劉勇.醫院品管圈輔導手冊[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2.
[2]許書慧,朱剛直,王紅團,等.我院藥學部推行品管圈活動的實踐及體會[J].中國藥房,2009,20(16):1225-1227.
[3]張德桂.胰島素注射技術的研究現狀[J].安徽醫學,2010,31(9):1133-1135.
[4]李旺君,王利香.“品管圈”活動在護士長夜查房中的應用與效果[J].護理管理雜志,2007,7(5):55-56.
[5]李海燕.品管圈活動在提高胰島素筆正確使用率中的效果[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22(9):1550-1551.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0.048
B
1009-5519(2016)10-1559-02
(2016-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