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海麗,蘭 滿,曹 毅,仇芳芳,江 玲,陳小立,翁小瑜,胡 宇(杭州師范大學醫學院,浙江杭州310036)
杭州市某區苯接觸員工血常規檢查結果及其影響因素*
薛海麗,蘭滿,曹毅,仇芳芳,江玲,陳小立,翁小瑜,胡宇△(杭州師范大學醫學院,浙江杭州310036)
目的分析2011年11月杭州市拱墅區所有職業性苯接觸員工的體檢資料,了解苯接觸員工的分布和職業健康管理狀況,分析苯接觸對員工健康狀況的損害情況。方法收集杭州市2011年11月該區涉苯企業的職業健康檢查數據,并通過問卷調查知曉員工基本情況、主要生活習慣;同時選擇涉苯企業中不接觸苯的行政、后勤、銷售1 012名工作人員為對照,對比分析涉苯員工和未涉苯員工的職業健康狀況。結果該區1 469名苯接觸員工中,參加職業健康檢查人數1 012名,檢查率為68.9%,血細胞計數異常80名,血細胞異常率為7.9%。未涉苯員工的血常規異常率[5.7% (58/1 012)]低于涉苯員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涉苯員工的白細胞計數、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水平均低于非涉苯員工,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涉苯員工血常規異常的影響因素除苯接觸外,女性員工、不佩戴防護用品、吸煙、苯濃度不合格也是血常規異常的間接影響因素(P<0.05)。結論職業健康檢查率偏低,苯接觸已經對職工的身體健康產生一定程度的損害,企業應當強化職業衛生宣傳和培訓,督促員工在涉苯環境中學會自我保護,并且針對重點人群進行專項管理。
職業衛生;苯/中毒;職業暴露;工作場所;健康狀況
苯難溶于水,易溶于有機溶劑,且極易揮發,所以常常作為有機原料的溶劑廣泛添加于油漆、油墨、染料、涂料、萃取劑等化工產品中,在工業生產和加工過程中應用廣泛。人群長期暴露于苯環境會造成慢性苯中毒,其對機體造血系統危害最為嚴重[1],嚴重者骨髓造血系統明顯受損,可能會出現貧血等情況[2],嚴重時還可能引發白血病[3]。長期暴露在苯環境中還可能使淋巴細胞的染色體發生畸變[4]。
本研究選擇杭州市拱墅區苯接觸員工作為研究對象。分析2011年杭州市某區所有職業性苯接觸員工的職業健康體檢資料,了解涉苯員工的分布和受檢率,分析涉苯對職工健康狀況的損害情況,并對其影響因素進行分析。
1.1一般資料2011年11月從在杭州市某區衛生行政部門備案的145家企業中將正在拆遷、改建的10家企業排除后,最終將135家企業納入調查范圍。
以涉苯工廠中直接或間接接觸含苯原材料的工人作為調查對象。直接接觸者工齡不滿1個月,間接接觸者工齡不滿3個月的工人均排除在調查范圍外。
為了比較涉苯與未涉苯員工的健康狀況差異,選擇該區涉苯企業中不接觸苯的行政、銷售、后勤工作人員為對照組,保證對照組與涉苯組按照性別和年齡(年齡相差不超過3歲)進行1∶1匹配。
1.2方法
1.2.1現場問卷調查現場問卷調查內容包括企業的涉苯基本情況和員工個人的基本情況。分別由企業負責人和涉苯員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填寫。企業涉苯情況包括行業類型、企業注冊時間、規模、員工人數、企業工作時間、職業衛生培訓情況、經濟類型等。涉苯員工的基本特征包括一般人口學資料、防護用品配備及佩戴情況、企業提供的衛生服務情況等。
1.2.2職業健康體檢根據《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4],所有接受調查的員工均要參加職業健康檢查,體檢包括:血常規、血壓、心電圖、血清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等。涉苯員工健康檢查結果參照GBZ68-2008《職業性苯中毒診斷標準》。
1.3統計學處理通過EpiData3.1建立數據庫并將數據進行錄入,應用SPSS20.0統計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和異常值識別。將企業和員工的基本資料、健康體檢檢查結果等進行描述性分析;不同企業員工體檢情況的比較采用χ2檢驗;組間血常規各細胞檢查結果的比較采用t檢驗,職業健康檢查結果的影響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涉苯員工基本情況及不同企業員工體檢情況1 469名調查對象中男1 128名(76.8%),女341名(23.2%),男女比例約為3∶1。平均年齡(30.4±5.2)歲;已婚人數與未婚人數相近,未婚人數稍低于已婚。調查對象的文化程度以初中及高中(中專)為主,占調查對象的87.3%。員工基本情況分布見表1。
2.2調查對象健康體檢情況1 469名調查對象中,接受健康體檢者1 012名,仍有部分企業未對員工開展職業健康體檢。
不同規模、行業、經濟類型企業的員工體檢率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企業規模越大,體檢率越高。大型企業員工的體檢率為89.9%,外資企業的體檢率最高(84.0%),集體經濟企業的體檢率最低(55.1%)。電子生產行業員工的體檢率(90.4%)高于汽修行業(60.7%),二者相差大約30%。見表2。
2.3兩組血常規檢查結果比較涉苯組1 012名員工中,血常規正常932名,血常規異常80名,血常規異常率為7.9%。對照組1 012名員工中,血常規正常954名,異常58名,血常規異常率為5.7%,對照組的血常規異常率低于涉苯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4,P<0.05)。
與涉苯組比較,對照組的白細胞計數、紅細胞計數、血紅蛋白水平均高于涉苯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而對照組血小板計數雖然高于涉苯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1 涉苯工人的基本情況分布(n=1 469)

表2 不同企業員工體檢狀況比較(n=1 469)
表3 兩組員工血常規檢查結果比較(±s)

表3 兩組員工血常規檢查結果比較(±s)
血常規指標 涉苯組 對照組(n = 1 0 1 2) (n = 1 0 1 2 )t P白細胞計數(× 1 09L-1)紅細胞計數(× 1 012L-1)血紅蛋白水平(g / L)血小板計數(× 1 09L-1)5 . 9 2 ± 1 . 5 7 5 . 0 4 ± 0 . 5 0 1 4 6 . 0 0 ± 1 5 . 1 0 1 9 7 . 2 3 ± 4 8 . 0 5 6 . 3 1 ± 1 . 3 2 5 . 1 4 ± 0 . 5 0 1 4 9 . 2 1 ± 1 4 . 3 0 2 0 0 . 0 5 ± 4 8 . 2 2 -5 . 2 6 -3 . 9 1 -4 . 9 7 -1 . 4 7 <0 . 0 1 <0 . 0 1 <0 . 0 1 >0 . 0 5
2.4涉苯員工血常規異常的影響因素分析以血常規指標診斷結果作為因變量,根據單因素分析結果,以性別、家庭所在地、民族、是否有崗前培訓等分組變量作為自變量,采用非條件logistic回歸法對涉苯員工血常規異常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涉苯員工血常規異常的影響因素除苯接觸外,性別、防護用品佩戴情況、吸煙情況、苯濃度檢測結果也是血常規異常的間接影響因素(P<0.05)。見表4。

表4 涉苯員工血常規異常的影響因素分析
3.1職業健康體檢對涉苯員工進行一年一度的職業健康體檢是保證其健康的前提。苯接觸工人在上崗前、在崗期間及離崗時對血常規、造血系統等的健康體檢是對勞動者規避職業病的重要手段[5]。本次調查結果表明,涉苯員工的體檢率較低,崗前和崗中體檢率分別為79.1%和68.9%,崗中體檢率低于北京和福建等地的涉苯行業員工受檢率[6-7]。
不同企業員工體檢情況分析結果顯示,職業健康體檢實施相對較弱的有小型企業、私營企業、汽修行業,可能是由于這些企業員工的流動性比較大的緣故。但也有企業反映,一些員工在接受過“崗前體檢”后,最終決定不入職,有些員工在接受“崗中體檢”后馬上就離職,員工的這種行為確實會令企業為難。因此,企業在落實職業健康體檢義務的同時,也要通過合同的形式來約束這種不負責任的行為,避免因部分員工的行為損害整個企業的利益,同時也使健康體檢工作順利開展。
3.2苯的職業危害及血常規異常的影響因素通過對比分析發現,涉苯組血常規異常率高于對照組,說明長期苯接觸確實會對造血系統產生一定影響。本研究結果顯示,涉苯員工的血常規異常率為7.9%,高于林艷等[8]的研究,也高于張新華等[9]的研究結果。但是這種影響程度還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例如苯的濃度、涉苯時間、防護用品的佩戴情況、吸煙情況等。李玲玲[10]的研究發現,長期接觸低濃度苯的工人,白細胞計數發生的陽性率隨涉苯時間的增加而增加[4]。當前,含苯溶劑還不能完全被替代前,應當控制涉苯過程中的其他影響因素來確保一線員工的安全。如完善車間通風排氣設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空氣中苯蒸氣的濃度;嚴格控制作息時間,避免長期連續高濃度苯接觸;配備質量較好的防毒面罩,在保證舒適和不影響交流的前提下盡量減少苯吸入量。防護用品的配備與使用對涉苯員工的健康具有重要的影響,也直接關系使用者在作業過程中的安全性和生命健康[11-12]。
3.3突出重點、專項管理不同行業、不同管理方式、不同特征人群都會導致涉苯員工健康狀況的差異。因此,為了提高服務效率,有的放矢地開展監管工作,衛生行政部分應通過調查來找到本地區苯重度防控的弱勢環節,抓住弱勢行業、企業、人群,建立專項管理計劃。從本次調查結果來看,衛生行政部門在開展職業健康檢查監督工作時,應重點監督小型汽修行業;在現場監督檢查時,應重點檢查防護用品的佩戴情況和員工的暴露時間;在現場職業衛生培訓時,可以著重針對非公有制經濟的管理者、已婚女性涉苯員工、男性吸煙員工;同時,督促企業采用各種措施降低空氣中苯的濃度。
3.4強化職業衛生宣傳和培訓在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背景下,大部分企業都不重視職業衛生宣傳,缺乏預防職業病的責任感。因此,衛生行政部門應當定期組織企業職業衛生培訓班,宣傳《職業病防治法》。苯的使用和危害控制必須同時開展。同時,也要加強工人的職業衛生知識培訓,提高員工的自我保護意識和防護水平,這對職業衛生知識的掌握及對職業病的防治具有很重要的作用[7],使員工從被動保護變成主動防護[13-14]。其次,還應借助媒體的輿論導向功能,用生動的案例來宣傳職業病防治的法律法規,提高社會對職業病人群的關注力度,建立完善職業衛生發展的良好環境。
[1]夏昭林,孫品,張忠彬,等.苯的職業健康危害研究的回顧與展望[J].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05,23(4):241-243.
[2]孫貴范.職業衛生與職業醫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3:125-126.
[3]McHale CM,Zhang L,Smith MT.Current understanding of the mechanism of benzene-induced leukemia in humans:implications for risk assessment[J].Carcinogenesis,2012,33(2):240-252.
[4]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職業健康監護管理辦法[Z].2002-05-01.
[5]胡在方,賈光,周國偉,等.北京市某區涉苯企業勞動者職業衛生服務享受情況調查[J].首都公共衛生,2014,8(6):249-252.
[6]李盛,王金玉.蘭州市涉苯企業職業性健康體檢現狀調查分析[J].中國工業醫學雜志,2010,23(5):373-374.
[7]陳健聰,陳惠文,楊綠舜.深圳市寶安區某街道苯作業人員血常規結果分析[J].中國當代醫藥雜志,2015,22(17):164-167.
[8]林艷,戴歐歡,沈波,等.鞋業苯作業工人血常規異常及影響因素[J].浙江預防醫學,2015,27(12):1270-1272.
[9]張新華,楊龍強.長期接觸低濃度混苯對作業工人健康的影響[J].海峽預防醫學雜志,2006,12(3):40-41.
[10]李玲玲.淺談勞動防護用品管理[J].科技信息,2013(12):435.
[11]張瑞芳.探討加強農民工職業病防治的重要性[J].醫學信息,2010(11):3409-3410.
[12]劉芳軍,王改仙,張玉潤,等.企業職業病防治知識知曉率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05,21(5):384-386.
[13]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Z].2002-05-01.
[14]顧清,王延讓,劉靜.職業健康促進對職業危害防治效果的調查[J].中華勞動衛生職業病雜志,2005,23(4):312-313.
Analysis on results of 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 among benzene exposed employees in a district of Hangzhou City and their influencing factors*
Xue Haili,Lan Man,Cao Yi,Qiu Fangfang,Jiang Ling,Chen Xiaoli,Weng Xiaoyu,Hu Yu△(Medical College,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Hangzhou,Zhejiang 310036,China)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distribution of benzene exposure employees and their occupational health management status,and to analyze the hazard situation of benzene exposure on the employees′health status by analyzing the physical examination data in all the employees with occupational benzene exposure in a district of Hangzhou City during 2011. MethodsThe occupational health examination data in the benzene related enterprises in a district of Hanzhou City during 2011 were collected.The basic situation and main living habits of the employees were understood by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meanwhile the employees of administration,logistics and sales without benzene exposure were selected as the control group.The occupational health conditions between the benzene exposure employees and non-benzene exposure employees were performed the comparative analysis.ResultsAmong 1 469 employees exposed to benzene,1 012 employees took part in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examination,the rate of examination was 68.9%.Eighty employees had abnormal blood cell count with the abnormal blood cell count rate of 7.9%.Each blood cell count level in the employees exposed to benzene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1);besides benzene exposure,female employees,without wearing protective equipment,smoking condition and benzene concentration without reaching the standard also were the indirect factors of abnormal blood routine(P<0.05).ConclusionThe occupational health examination rate is low.Benzene exposure has a certain degree of damage to the health of the employees.Enterprises should strengthen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propaganda and training,urge employees to study the self protection in benzene related environment and provide special administration to focus groups.
Occupational health;Benzene/poisoning;Occupational exposure;Workplace;Health status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4.005
A
1009-5519(2016)14-2128-03
浙江省2012公共衛生監測與突發事件處置關鍵技術科技創新團隊資助項目(2011R50021)。
薛海麗(1992-),在讀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衛生管理研究工作。
△,E-mail:yu.hu2011@hznu.edu.cn。
(2016-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