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輝,賈映海(.四川友誼醫院,成都60000;.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四川6003)
·臨床研究·
咪達唑侖注射液治療癲癇持續狀態療效觀察
陳輝1,賈映海2(1.四川友誼醫院,成都610000;2.成都市第三人民醫院,四川610031)
目的觀察分析咪達唑侖注射液治療癲癇持續狀態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2009年10月至2014年3月四川友誼醫院收治的100例癲癇持續狀態患者,將其分為A組52例,B組48例。A組給予咪達唑侖注射液治療,B組給予地西泮注射液治療,療程24 h,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結果A組中顯效38例,有效8例,無效6例,總有效率為88.46%;B組中顯效18例,有效12例,無效18例,總有效率為62.50%,二者總有效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咪達唑侖注射液治療癲癇持續狀態療效優于地西泮注射液。
咪達唑侖/治療應用;地西泮/治療應用;癲癇持續狀態;治療結果
1.1一般資料選取2009年10月至2014年3月四川友誼醫院神經科急診入院診斷為癲癇持續狀態的患者100例,發作類型為全面強直陣攣發作,其中女58例,男42例,年齡16~68歲;其中原發性癲癇46例,腦損傷后繼發性癲癇22例,腦血管病后14例,腦腫瘤術后10例,腦炎后8例。以上患者均為不正規服用抗癲癇藥物,將其隨機分為兩組:A組52例,其中女32例,男20例;B 組48例,其中女26例,男22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程、病情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入院后兩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的同時,A組患者將咪達唑侖(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規格1 mL/5 mg,批號:090810、110325、131018)均先按0.10 mg/(kg·h)靜脈注射后,然后以0.10 mg/(kg·h)速度靜脈持續微泵泵入維持,根據癥狀可在 0.06~0.60 mg/(kg·h)調整,直至癲癇控制;B組患者先給予地西泮10 mg(貴州光正制藥有限責任公司,規格:2 mL/10mg,批號:090623、110612、130829)靜脈注射后,以5 mg/h速度靜脈持續微泵泵入維持,根據癥狀可在10 mg/h以內調整劑量(以上2種藥物均與生理鹽水配比成含1 mg/mL藥物混合液)。癥狀控制后均常規口服丙戊酸鈉,24 h停藥后繼續常規口服。治療期間均監測腦電圖、心電圖、脈搏血氧飽和度、生命體征等。
1.2.2觀察指標起效時間、意識狀態恢復時間、腦電圖變化,有否呼吸抑制、停藥后有無復發。
1.2.3療效判斷標準(1)顯效:5 min內臨床癥狀消失,意識狀態2 h內逐漸恢復至原有水平,腦電圖異常波明顯減少,24 h內發作頻率減少80%,24 h停藥后無復發;(2)有效:15 min內臨床癥狀好轉,意識狀態2 h以上逐漸恢復至原有水平,腦電圖異常波部分減少,24 h內發作頻率減少50%,24 h停藥后不復發;(3)無效24 h內臨床癥狀發作頻率減少小于30%,意識狀態恢復差,腦電圖異常波明顯。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2.2兩組癲癇持續狀態控制時間比較A組控制時間為(35.0±3.2)min,B組為(46.3±4.3)min,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兩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A組中2例老年患者出現脈搏血氧飽和度下降,經面罩吸氧處理后恢復,不良反應率為3.8%。B組中10例出現呼吸抑制現象,表現為呼吸減慢、呼吸動度減弱、脈搏氧化飽和度下降,給予調整用量、面罩吸氧等處理后緩解,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8%。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癲癇是多種原因引起的腦部神經元高度同步化異常放電的臨床綜合征,臨床表現具有發作性、短暫性、重復性、刻板性的特點。癲癇持續狀態又稱癲癇狀態,癲癇連續發作之間,意識尚未完全恢復又頻繁再發或癲癇發作持續30 min以上未自行停止[1]。癲癇持續狀態是神經科最嚴重的急重癥之一,若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控制,輕者可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傷,重者可危及生命,病死率可高達13%~20%[2]。國內有研究表明,癲癇預后與發作持續時間密切相關,持續時間增加1 h,其危險性增加15倍,并發癥發生概率隨發作時間的延長而增加,發生死亡率也越高[3]。因此,選擇強有力、起效快、能維持有效血藥濃度且不良反應小的藥物是臨床治療中的關鍵。目前,傳統治療主要選擇地西泮注射液,靜脈注射地西泮有效,但有效血藥濃度維持時間短,作用30~60 min后血清濃度可下降50%以上,停藥后10~20min可復發[4]。國內有研究發現,癲癇持續狀態的患者中僅有56%對地西泮治療有良好反應[5],持續靜脈注射對呼吸抑制作用及血壓影響明顯,使用時存在較高風險,不利于在條件相對薄弱的基層醫院應用。咪達唑侖為1,2環狀結構的1,4苯二氮類化合物,是唯一的水溶性苯二氮類化合物,生理性pH值時,環狀結構關閉而變為脂溶性,能快速通過血-腦脊液屏障進入中樞神經系統,與苯二氮受體高度結合,其親和力是地西泮的3倍,效價為地西泮的2~3倍,促使神經元氯離子通道開放,導致氯離子內流,形成神經細胞膜超極化狀態,產生神經系統抑制作用。咪達唑侖有很強的抗癲癇持續狀態作用,能抑制大腦皮層、丘腦、邊緣系統異常放電的擴散[6],可以改善腦血流量及顱內壓,降低腦代謝,對腦缺氧產生保護作用,且對呼吸、心血管系統抑制作用明顯弱于地西泮。Ghazavi等[7]發現,咪達唑侖能有效控制癲癇持續狀態,尤其是對于難治性癲癇持續狀態有獨特的優勢。咪達唑侖能在短時間內發揮作用(給藥5min內起效),作用穩定,耐受性好,生物利用度高于地西泮,國內已有建議可以代替地西泮作為控制癲癇持續狀態的一線用藥[8]。
本研究結果顯示,A組52例患者持續微泵泵入咪達唑侖,46例均得到良好控制,總有效率為88.46%,6例無效。治療中采取0.1 mg/(kg·h)[安全有效范圍0.1~0.2 mg/(kg·h)]咪達唑侖靜脈注射后,予以0.1 mg/(kg·h)[安全有效范圍0.06~0.60 mg/(kg·h)]持續微泵泵入,并根據癥狀控制情況,在安全范圍內調整,對呼吸循環系統影響小[9],本組中僅1例老年患者出現呼吸抑制,經面罩吸氧處理后緩解,所以臨床應用安全,值得推廣。
[1]賈建平.神經病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1:312.
[2]張建磊,王朝輝,李郭飛,等.咪達唑侖治療癲癇持續狀態的臨床研究[J].中國醫學創新,2014,11(26):1-3.
[3]魏麗玲,許楚蕓,巫順秀.86例癲癇持續狀態的搶救治療[J].中國急救醫學,2002,22(12):731.
[4]譚啟富,李齡,吳承遠,等.癲癇外科學[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743.
[5]王新德,吳遜.神經病學[M].北京:人民軍醫出版社,2001:157.
[6]楊寶鋒.藥理學[M].6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3:130-132.
[7]Ghazavi A,Tonekaboni SH,Karimzadeh P,et al.The ketogenic and atkins diets effect on intractable epilepsy:a comparison[J].Iran J Child Neurol,2014,8(3):12-17.
[8]吳錦英,謝勝芳,溫強.咪唑安定治療癲癇持續狀態的療效觀察[J].海南醫學,2007,18(1):56-58.
[9]Fountain NB,Adams RE.Midazolam treatment of actute and refactory status epilepticus[J].Clin Neuroplhamacol,1999,22(5):261-267.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1.032
B
1009-5519(2016)11-1694-02癲癇持續狀態是一種以持續癲癇發作為特征的病理狀態,其致殘率、致死率極高,是一種神經科急癥,一旦發作需要緊急處理。該病在治療上需要盡快終止其發作,保護大腦神經元,使患者盡快恢復原有的生理、心理狀態。因此,早期選擇快速、療效佳、不良反應少的藥物對控制病情、改善預后意義重大。作者通過觀察咪達唑侖注射液和地西泮注射液治療癲癇持續狀態的療效,探討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2015-11-10
2016-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