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丹(安化縣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湖南益陽413522)
胰酶腸溶膠囊治療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的臨床療效
劉志丹(安化縣第二人民醫院消化內科,湖南益陽413522)
目的探討胰酶腸溶膠囊在治療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的臨床療效及并發癥。方法選擇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該院收治的70例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慢性胰腺炎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給予胰酶腸溶膠囊治療,1周后對兩組臨床療效及并發癥進行對比分析。結果觀察組脂肪攝取指數和蛋白氮攝取指數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糞便平均脂肪含量、糞便含氮量、大便頻率、大便質量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均無嚴重藥物不良反應及死亡事件發生,觀察組和對照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分別為28.6%、25.7%,二者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慢性胰腺炎患者應用胰酶腸溶膠囊治療的臨床療效確切,有助于改善胰腺外分泌不足的臨床癥狀,并可促進患者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改善患者的總體營養狀況,適宜臨床推廣應用。
胰酶腸溶膠囊;慢性胰腺炎;胰腺外分泌不足;臨床療效
胰腺外分泌功能主要是胰腺小管分泌的胰酶,對人體的消化、吸收具有顯著作用。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胰酶消化功能障礙,患者就醫時常主訴食欲下降、腹痛、上腹飽脹、排便不成形、脂肪痢等消化不良癥狀,后期可出現腹部包塊、脂溶性維生素消化不良等[1]。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多由慢性胰腺炎、遺傳性胰腺炎、酗酒、糖尿病及胰腺外傷造成的。臨床治療胰腺外分泌不足主要是針對消化不良進行,目前臨床通常使用補充外源性消化酶進行治療[2]。為此作者對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患者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輔以胰酶腸溶膠囊,取得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2014年2月至2015年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患者,診斷標準參照2012版《慢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2,上海)》[3]:磁共振胰膽管成像、超聲內鏡、CT或其他超聲影像學檢查表明胰腺不規則增大或縮小、胰腺實質回聲增強、胰腺鈣化、胰腺管不規則擴張或狹窄、胰管結石、胰腺假性囊腫;服用胰泌素和胰酶泌素,監測胰腺分泌胰液量和胰液電解質濃度和胰酶量,胰腺外分泌試驗為陽性;組織病理學檢查顯示慢性胰腺炎特征形態改變。按照隨機化原則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35例。其中觀察組男24例,女11例;年齡35~69歲,平均(54.0±6.5)歲,慢性胰腺炎3~10年,平均(4.5±3.6)年。對照組中男20例,女15例;年齡39~72歲,平均(55.1±5.3)歲,慢性胰腺炎2~12年,平均(5.6±2.5)年。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等方面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入選病例排除糖尿病以外的其他消化內分泌疾病,無膽囊切除、腸梗阻、急性腹痛等病史。對入選患者每天控制攝入100 g脂肪,收集96 h的營養攝入量,并于24 h采集相應72 h的糞便數值,計算脂肪攝入指數(CFA)和蛋白氮(CNA)攝取指數基礎值。
1.2方法
1.2.1治療方法對照組給予常規慢性胰腺炎治療,觀察組在對照組的基礎上,加用胰酶腸溶膠囊治療(重慶奧力生物制藥,批號不詳),每天3次,每次2粒,相當于胰脂肪酶20000U、胰淀粉酶16000 U、胰蛋白酶1 200U,持續治療1個療程(7 d)。
1.2.2療效判定標準觀察并統計兩組從控制脂肪攝入時段到治療7 d后的CFA和CNA攝取指數變化情況。比較采集的糞便特征變化,包括糞便的脂肪量、CNA量、質量、頻次變化。CFA=(平均脂肪攝入量-平均糞便脂肪量)/平均脂肪攝入量]×100%,CNA=(平均CNA攝入量-平均CNA量)/平均CNA攝入量×100%[4]。觀察并記錄兩組患者首次服藥后產生的并發癥發生情況。
1.3統計學處理應用SPSS19.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統計學意義。
2.1兩組CFA和CNA攝取指數比較治療1個療程后,觀察組CFA和CNA值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CFA和CNA攝取指數比較(%)
2.2兩組糞便特征改變比較治療后兩組患者糞便的平均脂肪含量、糞便含氮量、大便頻率、大便質量均低于治療前,且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糞便特征改變比較(x±s)
2.3兩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兩組均未發生嚴重藥物不良反應。觀察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28.6%(10/35),其中包括腹痛2例,惡心、嘔吐5例,頭痛、頭暈3例。對照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25.7%(9/35),包括腹痛2例,惡心、嘔吐4例,頭痛、頭暈3例,兩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胰液是人體重要的消化液之一,主要成分包括分解食物脂肪、淀粉、蛋白質的胰酶,而胰腺外分泌不足是慢性胰腺炎比較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也是慢性胰腺炎病程中重要的臨床表現。當患者胰腺分泌功能發生障礙、腸道內的胰酶量減少時,常出現脂肪攝取不良、大便特征發生改變,臨床常表現出胃腸脹氣、腹痛、惡心、腹瀉等各種消化不良癥狀,進而易引起營養物質吸收障礙,誘發營養不良,不利于慢性胰腺炎的可持續治療。因此,糾正胰腺外分泌不足是治療該并發癥的關鍵,盡管常規胰酶外分泌功能異常診斷有一定困難,但已有相關臨床資料表明,該并發癥患者采用外源性胰酶補充后,其消化不良癥狀可得到有效緩解,明顯提高患者的總體營養狀況。因此,胰酶替代治療逐漸被臨床醫生所重視[5-6]。
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時需要進行胰酶替代治療,否則患者的消化功能不足。然而,臨床采用外源性胰酶替代治療還存在一些問題,推測原因可能是補充的胰酶本身穩定性較差,在胃、十二指腸腔內易被胃酸、消化酶破壞所致。慢性胰腺炎患者胰液中堿性物質排出量減少,致使補充的胰酶在十二指腸內的酸性環境中失活加快。臨床采用劑型若為顆粒狀,如顆粒較大,難以與已初步消化的食糜同步進入十二指腸及小腸。另外,若藥物的腸溶性較差,藥物中脂酶釋出緩慢,常與腸腔的消化作用不能同步進行,達不到理想的治療目的。由此可見,如何選擇合適的胰酶替代治療的劑型及其胰酶含量直接關系到是否能糾正胰腺外分泌不足癥狀[7-8]。
胰酶腸溶膠囊是一種新型胰酶替代劑,本品主要成分是豬胰脂肪酶、胰淀粉酶和胰蛋白酶,經特殊工藝制成的腸溶微粒膠囊,每粒含150 mg胰酶,其活性以脂肪酶計算相當于20 000 U,不易導致膽汁性腹瀉,又可防止胃酸和蛋白酶中被破壞[9]。該藥物可使脂肪分解為甘油及脂肪酸,胰淀粉酶能使淀粉轉化為糖、胰蛋白酶,使蛋白質轉化為蛋白胨,進而有助于促進消化、增強食欲,保障患者機體營養狀況,對消化功能進行性減退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10]。本研究結果顯示,治療1個療程后,觀察組CFA和CNA值均明顯高于對照組,觀察組糞便的平均脂肪含量、糞便含氮量、大便頻率、大便質量均顯著低于對照組,由此可見,胰酶腸溶膠囊可有效改善脂肪攝取和CNA攝取功能,緩解消化不良癥狀。
綜上所述,對慢性胰腺炎患者應用胰酶腸溶膠囊治療的臨床療效確切,有助于改善胰腺外分泌不足的臨床癥狀,并可促進患者對營養物質的吸收,改善患者的總體營養狀況,且用藥安全性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苗毅.《慢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4)》解讀[J].浙江醫學,2015,37(11):907-908.
[2]曾濤.膽石利通片聯合胰酶腸溶膠囊治療膽源性消化不良效果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3,24(13):3047-3048.
[3]《中華胰腺病雜志》編委會,中華醫學會消化內鏡學分會.慢性胰腺炎診治指南(2012,上海)[J].中華胰腺病雜志,2012,12(3):208-210
[4]溫輝,譚可.胰酶腸溶膠囊治療慢性胰腺炎伴胰腺外分泌不足的臨床觀察[J].中國臨床醫生,2013,41(6):33-34.
[5]Díté P,Novotny I,Kocna P,et al.Specificities of the diagnostics and therapy of exocrine pancreatic insufficiency[J].Vnitr Lek,2013,59(1):65-70.
[6]馬利杰,王勝.重癥患者胰腺外分泌功能不全的研究進展[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2014,8(2):81-85.
[7]王偉林,鄭樹森.慢性胰腺炎的胰酶替代治療[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1,31(9):823-825.
[8]劉梁英,梁德平,石鋼,等.胰酶腸溶膠囊治療酒精性脂肪肝合并消化不良的臨床分析[J].現代消化及介入治療,2015,20(3):253-255.
[9]姜立,陳孝平.奧曲肽聯合胰酶治療慢性胰腺炎疼痛的療效觀察[J].醫藥導報,2014,33(11):1468-1470.
[10]張海蓉,耿瓊梅,段麗平,等.慢性胰腺炎430例診治分析[J].重慶醫學,2012,41(29):3054-3055.
10.3969/j.issn.1009-5519.2016.11.048
B
1009-5519(2016)11-1723-02
(2016-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