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化市耕地面積及土壤養分演變
1.1耕地面積遞減。1990年本市耕地面積815 620.5畝,1996年下降到798 550.2畝,減少17 070.3畝,這一期間主要是園地和城鎮建設發展占用了部分耕地。由于實施基本農田保護,退耕還林等措施基本保證了耕地面積的平衡。2004年為783 739畝,2006年為 783 548畝,2008年為783 483.7畝。
1.2耕地分布。主要分布在中部兩川地區,以平安城、東新莊、堡子店等鄉鎮為主。中部兩川地區耕地面積 343 047.75畝,占全市耕地總面積42.96%,在本市其它地區都有耕地分布。
1.3未利用土地面積大幅度減少。1990年本市未利用土地面積 453 077.4畝,1996年減少至401 145.9,共減少51 931.5畝,年均減少8 655畝。開發荒草地發展林業和果園是未利用土地減少的主要原因。
2.1大量元素的變化。通過這次化驗結果統計分析表明:近二十幾年來,遵化市平均土壤肥力指標與1979年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結果對比都有明顯的上升。詳見表1。

表1 1981~2016年遵化市土壤大量元素含量對照表
按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養分含量分級標準,全氮 0.94 g/kg,為 4級,較缺水平;堿解氮87.2 mg/kg,為3級;速效磷含量34.4 mg/kg,為2級,較豐富;速效鉀含量92 mg/kg,4級,較缺水平;有機質含量為15.6 g/kg,為4級,較缺水平,總的看屬中等偏下水平。
由于近幾年來實施平衡施肥、推廣磷肥應用技術、補鉀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二銨、三銨的普遍應用,磷在土壤中移動性差,作物吸收不了的有效磷被土壤固定、吸附逐年增加,由于蔬菜面積的擴大、果樹管理水平的提升,使農民對增施鉀肥有了很大的認識,呈逐年上升的趨勢,隨著播種技術、施肥技術、農民意識的提高,遵化市土壤養分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雖然呈逐年遞增趨勢,但是土壤養分總體水平仍然不高。
2.2中微量元素的變化。通過測土配方施肥項目的實施,徹底摸清了遵化市耕地地力水平,較1981年全國第二次土壤普查和2004年河北省菜地果園地力調查的土壤數據均有較大提高,特別是有效錳和有效鐵增加幅度更大。分析原因主要是耕作制度的改善,農民對中微量元素的認識和投入的增加,尾礦沙在農田上的應用,均造成土壤中中微量元素的增加。詳見表2。

表2 1981~2007年遵化市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對照表
064200河北省遵化市農業畜牧水產局 張麗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