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臣平
【摘要】積極的品質是一粒種子,只有足夠的重視,對其發育規律有足夠多的理解,為其發育過程提供足夠多的養分,那么潛在的品格優勢才能實現。培養幼兒的積極品質是幼兒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務和核心。身為一名二十一世紀培育祖國花朵的幼兒教師,必須把尊老愛幼納入我們的日常工作、生活中來,付出自己的一片真心、真愛、真情、真意,使社會上的愛心事業良性循環,讓每個人都生活在愛的氛圍中。本文根據幼兒生理、心理發展的特點,提出了如何培養幼兒關愛他人的積極品質。
【關鍵詞】幼兒 積極品質 發展與培養
【中圖分類號】G61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19-0216-02
一、積極品質與積極情緒
(一)積極心理學
2010年,美國密歇根大學心理學副教授樸蘭淑為積極心理學與積極教育在中國的發展提出了獨到而深邃的見解。“積極心理學就是從零一直延伸到正方向,它彌補了以往心理學的不足,使心理學成為一門從負到正的完整科學。積極心理學對教育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它告訴我們應該做什么以及怎么做。積極心理學的另外一個重要貢獻是通過積極教育來培養孩子的積極品質,不僅能關注孩子出現的問題,還要找出孩子積極的方面,從這些積極品質出發來解決問題,以提升孩子的幸福感。”
(二)積極心理品質
要擁有積極品質的一個必要條件是“優秀”。積極心理品質是可以培養、可以教的。每個人都想把積極的品質教給孩子,但不能僅通過講課傳授什么是好品質,也不能靠貼標簽,真正有效的方法是找出每一個孩子自己身上擁有的積極心理品質,并用這些品質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人際關系等等,以這些品質為基礎來培養孩子更多的品質。例如,想培養孩子友善的品質,就必須給孩子制定詳細的目標。
(三)積極心理情緒
幼兒缺少積極性心理體驗尤其是缺少積極的情緒體驗和馬斯洛所謂的高峰體驗,將直接影響幼兒的樂觀、幸福等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
二、積極品質與積極情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積極品質在個體上的表現
1.積極心理品質能更好地提升幸福感。
2.培養積極的心理品質可以更好地預防心理疾病。
3.積極心理品質的培養有利于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二)積極情緒在個體上的表現
1.積極的情緒能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
有研究表明,情緒的體驗是由皮下中樞的神經興奮和在植物性神經系統中所產生的生理過程決定的。
2.積極的情緒能促進幼兒智能的發展。
對孩子來說,由于受到表揚而引起喜悅、快樂、得意等積極情緒,可以促進其智力的發展。
3.積極的情緒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性格。
幼兒的情感包括一系列基本的情緒體驗,如快樂、痛苦、懼怕、害羞、悲傷等。但是,每一個幼兒在活動中表現出的情緒體驗受主客觀條件的影響,與他們各自的神經類型、經驗特點以及具體的情境刺激有關。
三、環境對積極品質的影響
(一)家庭環境對積極品質的影響
艾里克森的發展漸成說中提出:“發展的好壞是在橫向維度上兩極之間進行的,每一個人的人格品質都處于兩極之間的某一點上。
西藏,是從奴隸制直接進入社會主義,生產力低下,全面素質普遍偏低,但卻一直保留著融洽和諧的家庭觀,從未出現過倫理道德的丑聞,對幼兒尊老愛幼的積極品質起到了發展作用。這源于他們對佛教的信仰,孩子從出生就接受佛教熏陶,他們堅信家庭應建立在長幼有序、相互尊重、禮讓包容、體貼關懷的共同理念上,應具有溫、良、恭、儉、讓的德行。毆打辱罵父母、兄弟是一種缺德行為,是墮惡道、遭苦報的要因。西藏的孩子從小就注重對生靈的護持,這種“戒殺放生”的倫理道德思想,對于我們人類今天戰爭不斷,社會極不安定的現象而言,是應該值得重視和發揮的。這些積極的品質更多的來源是基于家庭的教育如果沒有這種家庭教育環境,光靠老師的言語教導是起不到太大的教育意義的。
(二)幼兒園環境對積極品質的影響
我們常聽家長抱怨當今孩子,自私自利,沒大沒小,希望老師對幼兒進行一些教育。
四、幼兒園中積極品質和積極情緒的培養策略
(一)環境的創設
創設輕松、愉快的環境與氛圍,讓幼兒處于積極的情緒之中。良好的生活環境,無壓抑感、充滿激勵的氛圍,可以使幼兒感到安全和愉快。為此,盡可能地為幼兒創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合理安排好幼兒的一日生活,使幼兒在生活中處處感受到輕松和愉快。我感到,教師應從幼兒的角度出發去看待問題,只有滿足幼兒合理的情緒情感需要,為他們創設寬松、愉快的生活氛圍,才能使幼兒經常處于積極的情緒狀態之中。
(二)教師的榜樣
教師以自身積極的情緒感染幼兒,使其形成和保持積極的情緒。幼兒年齡小、模仿性、受暗示性強。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對幼兒都有影響。因此,教師保持健康積極的情緒,對幼兒積極情緒的培養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作為教師要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排除各方面因素的干擾,始終以積極、愉快的情緒和幼兒一起游戲、活動。注重用自己的微笑、積極情緒影響、感染幼兒,使幼兒保持積極的情緒。
(三)多種途徑,潛移默化
1.開展主題系列活動。
如今的幼兒都是獨生子女,大部分幼兒缺少與他人分享快樂的體驗、比較任性、愛發脾氣、缺乏自信和獨立性,在交往和學習中容易產生不良的情緒。通過在相關的情境中體驗,幼兒獲得了排除煩惱,保持愉快情緒的經驗。
2.開展游戲活動。
游戲是幼兒最喜愛的活動。在游戲中幼兒可以自由地宣泄自己的情緒情感,不受真實活動所要求的條件限制,充分地展開想象的翅膀,從事自己向往的各種活動,從而獲得心理的滿足, 產生積極愉快的情緒。如繪畫、玩泥、玩水、玩沙、唱歌、跳舞等都可以使幼兒充分表達自己不同的情緒情感,使幼兒感到輕松愉快。
3.日常生活中的教育。通過活動游戲培養幼兒積極情緒的同時,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觀察幼兒的動作與表情,傾聽幼兒的聲音,及時發現幼兒的情緒變化,對幼兒進行引導與幫助,使幼兒能夠保持積極的情緒。
(四)幼兒成長檔案袋
建構主義認為,知識是主體與社會環境的交互作用后主動建構生成的。成長檔案袋是一種質性的發展性評價手段,注重幼兒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發展。成長檔案袋將幼兒活動生成的各種作品和相關資料收集和積累起來,通過發現幼兒成長與發展中有意義、積極的事件(如技能、興趣、獨立性事件和作品),好地促進幼兒積極心理品質的形成。
愉快的情感體驗、技能、美感、寬恕、愛心和智慧等積極的心理品質是幼兒與環境互動后的理解和積淀過程中逐漸生成的。在幼兒園教育中,如果能夠引導幼兒更多發現事物的積極方面,幫助幼兒形成積極品質,為幼兒的心理品質培養播下積極的種子。將會為他一生幸福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孟萬金 《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回顧與展望》
[2](美)密歇根大學副教授樸蘭淑 培養青少年積極心理品質的理論與方法——訪中國心育 2011年第一期
[3]Lewis R Aiken 著(張厚粲譯)《心理問卷與調查表——民意調查與人格評估》[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 2002:譯者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