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奕麟
【摘要】 在無線通信技術、中繼傳輸技術和協同通信技術得到結合應用的背景下,無線協同中繼通信系統得以誕生。利用該系統,能夠實現信息通信的低能耗、高速率和低成本發展,從而使信息通信技術更好的為人們服務。基于這種認識,本文對無線協同中繼通信系統的傳輸技術展開了分析,從而為關注這一話題的人們提供參考。
【關鍵詞】 協同通信技術 中繼傳輸技術 無線通信技術
引言:各行各業的發展,都離不開通信技術的支持。就目前來看,無線協同中繼通信系統由于具有拓展性好、移動性強、使用成本低和覆蓋面廣等特點得到了廣泛應用。而想要使該系統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還要對系統的傳輸技術展開分析。因此,相關人員有必要對該系統的傳輸技術展開探討,以便更好的促進通信技術的發展。
一、無線通信技術
1、多址接入。在無線網絡中,需要同時接入多個用戶,以便實現無線信道共享。此時,想要進行用戶信號的區分,還要利用信號正交分割原理對信號的差異進行分析。具體來講,就是適當進行信號發送端的設計,從而使其發射出有一定差異的信號。而從混合的信號中,擁有識別能力的接收端則能完成相應信號的分離。使用該技術,可以將無線網絡信號分為三類頻分多址、碼分多址和時分多址接入,利用這三種方式可以分別用于區分信號頻率、碼型和時間[1]。就現階段而言,3G網絡多采用該種通信技術。
2、多用戶協作。如果通信環境中存在有多個用戶,并且用戶之間可以使用單個天線進行信號協作發送,就將形成多用戶協作的通信傳輸環境。在該虛擬環境中,需要利用多用戶協作通信技術進行天線傳輸,以確保系統的傳輸性能。作為虛擬的分布式多天線傳輸技術,該技術的應用能夠在不改變天線數量的情況下實現用戶節點的相互配合,并且使用戶之間互通信息,從而獲得與多天線傳輸相同的通信質量。
二、協同通信技術
1、單一數據流的傳輸。利用協同傳輸技術進行單一數據流的傳輸,需要完成數據流的放大、解碼和壓縮傳輸。正常的情況下,單一數據流僅包含一個信源、一個中繼和一個接收端。通過將數據信息進行清晰化和簡單化處理,系統放大傳輸就會將數據發送至接收端。而在中繼協同終端的輔助下,系統將根據信號解碼指令完成數據解碼,并且重新進行信號的編制,然后將信號發送至接收端[2]。所謂的壓縮傳輸,則需要利用協同終端實現信號壓縮。采取這些方式進行通信信號的傳輸,能夠起到信號分集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信號的傳輸需要保持同步同時,以免信號傳輸產生過多的成本。
2、復雜數據流的傳輸。在多用戶同時需要進行數據發送的情況下,就需要利用協同傳輸技術完成復雜數據流的傳輸。具體來講,就是在多數據的協同傳輸中進行網絡編碼的運用,從而使系統傳輸效率得到提升。采取該技術,也能夠使系統的中繼傳輸技術得到提升,并且使系統傳輸的同時性得到提高[3]。考慮到無線通信系統的廣播性,系統還會在協同終端進行多用戶數據編碼,然后將數據傳送至接收端。在此基礎上,則可以根據協同終端數據對用戶數據進行輸,然后利用節省的傳輸時間加快數據傳輸效率。
三、中繼傳輸技術
1、在單中繼多用戶傳輸中的應用。在單中繼多用戶的通信系統中,可以利用中繼技術完成預編碼設計。一方面,利用上下行鏈路間的對偶特性,就能夠迭代得到最優矩陣。而該矩陣中包含中繼預編碼矩陣、基站預編碼矩陣和用戶接收矩陣,所以能夠為系統傳輸提供便利。另一方面,可以利用節點之間的關系對直連鏈路與中繼鏈路進行聯合處理,從而使系統傳輸性能得到提升。而考慮到節點間的誤差,還要進行系統魯邦傳輸設計,以便提升信息傳遞的準確性。
2、在多中繼多用戶傳輸中的應用。在多中繼多用戶系統中,可以通過設計相應的中繼預編碼合理進行中繼協作傳輸策略的安排。而考慮到多個中繼節點問題,還要避免節點之間出現過多信息交互現象,以免信道信息反饋成本增加。所以,還要使用分布式最大加權速率算法進行相關問題的解決,以便通過分析速率和均方誤差的關系將該類問題簡化成最小化加權均方誤差優化問題。在此基礎上,同構合理進行預編碼方案的設計,就能夠使節點僅含有本地信道信息[4]。此時,系統基站將只含有第一信道信息,基站和中繼節點之間的信道信息則不會傳遞至其他節點,其他節點上的信息也不會傳遞至基站和系統其它節點上,因此能夠使系統的信息反饋成本得到減少。
結論:總之,隨著相關技術的發展,無線協同中繼通信系統的傳輸技術也將得到不斷發展,從而為信息通信提供更多的技術支持。就目前來看,在研究無線協同中繼通信系統的傳輸技術時,還要對系統的無線通信技術、協同通信技術和中繼傳輸技術展開分析,以便達成降低系統傳輸能耗和提升系統傳輸效率的目的。
參 考 文 獻
[1]梁艷紅.無線通信系統中的協同傳輸技術[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6,04:34.
[2]鐘超逸.基于多點協同中繼的無線傳輸技術[J].信息通信,2014,02:214.
[3]方澤凱,王磊軍,楊芷華.基于固定增益中繼選擇技術的無線通信系統[J].五邑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2:41-46.
[4]楊延平,陳巍,可珂等.異構協同無線網絡的多向中繼技術:從理論到實踐[J].電信科學,2015,09: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