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冰 劉慧
【摘要】 綜合業務接入區建設,能夠對資源進行充分應用,實現成本控制和業務發展目標。同時,也能夠達到良好的業務接入效果。本文著重分析各類綜合業務接入區業務承載方案,確保綜合業務接入區業務設置合理性。
【關鍵詞】 綜合業務 接入區 承載方案
綜合業務接入區服務于基站、WLAN、集團客戶專線和家庭寬帶等。需要根據相關要素,對城市區域和鄉鎮等進行劃分,使其能夠獨立完成業務匯聚。綜合業務接入區由業務匯聚點、主干接入光纜環和分纖點組成。綜合業務接入區能夠滿足不同業務的接入訴求,借助光纜網絡,對不同接入方法和技術進行合理應用,提高業務接入靈活度。
一、 各類業務接入承載方案
1.1 新增基站承載方案
新增基站距離原基站光纜環路較近,相鄰綜合業務接入區內新增基站數量少,可以在末端接入光纜,并在原有基站環網上接入聯絡光纜。反之,需要應用鏈型方式對主干光交進行接入。如果后期站點增加,再對其進行環路規劃。如果相鄰綜合業務接入區新增基站比較多,需要進行分纖點接入,借助主干接入光纜,進行環網組建。
1.2 新增大集團客戶承載方案
新增集團大客戶,在主干光交/基站中接入兩條光纜,對其進行雙路由保護。
1.3 新增普通集團、WLAN、家庭客戶承載方案
應用FTTX方式為新增普通集團客戶和家庭客戶服務。該類業務客戶數量比較多,需要應用二級光交接入,對一級光交端口資源進行節約應用。
1.4 存量用戶割接承載方案
當前客戶滿足就近接入綜合業務接入區要求,并符合以下原則,可以優先割接至綜合業務接入區承載。針對集客、家客和WLAN等存量用戶,割接到綜合業務接入區承載,要保持固有的服務質量和安全級別。
原則1:原有集團客戶、家庭客戶、WLAN、基站等業務光纜路由具備很多跳接點,長度與要求不符,需要對二級光交進行就近接入,將其優先割接到綜合業務接入區,避免對主干光交資源進行占用和浪費。
原則2:部分業務通過末端基站承載,需要遵循就近原則,將其割接到綜合業務接入區承載。
原則3:部分業務通過SDH/PTN承載,可以應用PON網絡進行替換,遵循就近原則,將其割接到綜合業務接入區承載[1]。
二、 分纖點部署
根據覆蓋情況對其進行分纖點部署,設置過程中,對客戶分布、光纜路由和地理情況等進行綜合考量,確保其調度和分配過程中的靈活性;對覆蓋范圍進行控制;在光纜方向多以及與客戶分布密集比較近的道路一側對分纖點進行設置;結合主干接入光纜纖芯和覆蓋業務接入點數量確定分纖點容量配置;一級光交主要對綜合業務接入區內的光纜網絡架構進行搭建,并重視二級光交接箱建設,以縮短分纖點和客戶的末端光纜距離,提高客戶接入便利度。
三、接入光纜統籌規劃
結合具體情況,合理規劃接入光纜,從末端分纖點對其進行引接,達到良好的綜合業務區應用效果。在某需求背景下,要對附近區域業務接入點局前井到主干分纖點末端接入段進行規劃,并結合業務接入點訴求,對局前井到樓宇內部的末端接入段光纜進行建設。在末端接入光纜入樓,要預留充足的纖芯空間,為后續業務接入提供便利。根據業務接入點數量和潛在客戶訴求,對接入光纜纖芯數量進行確定。同時,將光纜末端接入過程中,要確保其經濟性和便利度。
四、改造過長主干接入光纜環
光纜過長是主干接入綜合業務接入區普遍存在的問題。結合具體情況,對主干接入光纜環進行優化、升級和改造,并對其位置進行確定,將數量分割成2個,確保新主干接入光纜環以及分纖點數量的增多,從根本上對接入光纜環長度進行控制,使PON達到良好的應用效果。如果綜合業務接入區匯聚節點數量不足,可以進行增加[2]。
五、合理應用接入技術
技術人員要結合具體情況,對不同類型的接入技術進行科學合理的應用,提高業務接入過程中的靈活度。為了達到良好的應用效果,重要集團客戶、普通集團客戶和單一集團客戶分別應用MSTP/PTN/GPON、GPON、MSTP/PTN/GPON接入方式。城市家庭客戶和農村家庭客戶分別應用GPON和GPON+LAN接入方式。基站普遍應用PTN接入方式。WLAN以GPON接入方式為主。技術人員要結合具體情況,對PON技術進行合理應用,最大程度發揮它的技術優勢和網絡優勢。
六、 結語
綜合業務接入區承載方案直接關系到綜合業務接入區接入效果。技術人員要結合具體情況,從根本上保障綜合業務接入區承載業務數量,最大程度提高不同業務接入便利度和穩定性。技術人員對綜合業務接入區業務承載方案進行合理規劃和設計,提高業務接入質量和效率,促進綜合業務接入區的快速可持續發展,為網絡設備提供健康穩定的運行環境。
參 考 文 獻
[1]王大鵬,姜艷,于沆,楊健.綜合業務接入區業務承載方案[J].電信工程技術與標準化,2014,(03):58-60.
[2]于海生,張嘉智.關于綜合業務接入區的規劃與設計探討[J].山東通信技術,2012,(05):1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