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
【摘要】 在電力系統中,“五防”閉鎖裝置起到了維護系統安全的重要作用。但就目前來看,“五防”閉鎖裝置的設計安裝存在著一些問題,以至于影響了裝置功能的發揮。基于這種認識,本文對“五防”閉鎖裝置設計安裝需要注意的事項進行了分析,從而為裝置的設計安裝驗收提供一定的指導。
【關鍵詞】 “五防”閉鎖裝置 設計安裝 注意事項
引言:所謂的“五防”,其實就是防誤拉合開關、防帶電掛接地線、防帶負荷拉合刀閘、防誤入帶電間隔和防帶地線合閘的統稱。做好這些裝置的設計與安裝,則能夠避免管理人員因缺乏經驗對變電裝置進行誤操作。因此,相關人員有必要對“五防”閉鎖裝置設計安裝的注意事項展開探討,以便為電力系統的安全運行提供更多的保障。
一、加強閉鎖功能的前瞻性設計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電力設備設施也得到了逐步完善,從而使電網控制實現了自動化發展。在這種情況下,電網的遠程控制對象開始從斷路器擴展到隔離開關和接地刀閘,變電站的建設規模也得到了不斷擴大。但在“五防”閉鎖裝置設計上,卻存在著忽略變電站擴建情況的問題,以至于“五防”閉鎖功能并沒有隨著變電站規模擴大而得到完善。因此在“五防”的設計工作中,還要對變電站擴建工作帶來的各種情況進行考慮,并且加強對電氣閉鎖和“五防”閉鎖的聯合使用,以便使“五防”閉鎖功能得到不斷完善。比如在變電站沒有母聯斷路器的情況下進行“五防”閉鎖設計,就應該將母線當成是一個單元,需要實現母線所有主刀和地刀輔助接點的閉鎖控制。
二、避免閉鎖邏輯與監控功能混淆
在設計招標階段,一些變電站會將“五防”閉鎖和監控功能混淆在一起。而監控廠家在進行監控系統安裝調試的過程中,則會利用“五防”閉鎖裝置功能代替監控閉鎖功能,以至于管理人員在進行監控屏操作時無法進行閉鎖邏輯功能的運用。在這種情況下,一旦微機“五防”閉鎖裝置喪失閉鎖功能,就會導致電力系統喪失“五防”閉鎖功能[1]。因此,在實際進行“五防”閉鎖裝置設計時,需要將閉鎖邏輯與監控功能區分開來,確保監控廠家擁有獨自的閉鎖方案。在安裝監控系統的過程中,也需要進行“五防”閉鎖邏輯的加裝。在系統操作控制方面,則需要確保站控層、設備級和間隔層等各個層級都具備防誤閉鎖功能,從而對各個層級的設備運行狀態進行控制。
三、做好臨時接地鎖的設計安裝
在安裝“五防”閉鎖裝置的過程中,還要做好臨時接地鎖的設計安裝。就目前來看,一些安裝人員在安裝接地刀閘時容易忽略臨時接地鎖的安裝問題。而在后續進行“五防”閉鎖裝置運行維護時,則將導致臨時懸掛的接地線無法滿足規程要求。比如在母線臨時接地鎖未安裝的情況下,就可能導致運行維護人員將需要在出線間隔懸掛的接地線連接到母線臨時接地鎖上,從而導致惡性誤操作事故的發生。因此,在安裝“五防”閉鎖裝置的過程中,管理人員還要對閉鎖安裝方案進行認真審核,并且對接地鎖的安裝進行實地考察,以確保接地鎖的安裝工作得到落實[2]。而變電站內的所有刀閘都需要配備臨時接地鎖,并且一個接地鎖只對應一個接地刀閘,以確保接地刀閘的檢修能夠滿足安全規范要求。
四、合理進行機構箱鎖具安裝
在實際安裝“五防”閉鎖裝置時,需要安裝大量的刀閘機構箱的鎖具。但是,如果采取的安裝方式不同,就容易給機構箱使用埋下安全隱患。就目前來看,變電站刀閘機構箱的鎖具安裝共有三種方式。按照規定要求,所有機構箱的箱門都需要上鎖。但是,如果采取裝普通銅鎖或裝微機“五防”掛鎖進行鎖具安裝,就會導致人員在清掃機構箱時容易進行機構箱的誤動和誤碰,繼而導致事故的發生。因此,在安裝“五防”閉鎖裝置時,還應該統一采取在機構箱外部安裝普通鎖且在內部安裝微機“五防”電氣鎖的方式,確保外來人員無法打開機構箱,并且避免人員進行機構箱的誤解鎖和誤動。
五、優先加裝防空程鎖具
在開展變電站運維工作的過程中,如果運維人員未按照規定完成刀閘位置的直接核查就直接進行變電站運行操作,并且變電站本身缺乏放空程功能,就可以導致接地刀閘相分閘未到位的情況出現,繼而導致母線因差動保護動作跳閘。之所以出現該問題,是因為安裝人員在對變電站隔離開關進行“五防”閉鎖掛鎖的安裝時未進行位置檢測鎖的安裝,以至于閉鎖裝置無法確定設備的實際運行狀態[3]。因此,在實際安裝“五防”閉鎖裝置時,需要優先進行防空程鎖具的加裝,然后對隔離開關位置進行核對,以確保隔離開關的位置和鎖具的操作質量。
結論:總之,在對變電站設置和裝置進行運行管理的過程中,還要做好“五防”閉鎖裝置的設計安裝管理,以便在確保相關防誤規定能夠得到落實的同時,避免變電管理出現誤操作情況。因此,相信本文對“五防”閉鎖裝置的設計與安裝注意事項進行的探討,可以為相關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
參 考 文 獻
[1]顏軍.五防閉鎖裝置在設計、安裝過程中存在的問題[J].寧夏電力,2010,01:20-21+70.
[2]顏軍.“五防”閉鎖裝置設計安裝中的問題[J].電力安全技術,2010,03:53-54.
[3]張凱.變電站微機五防閉鎖裝置存在的問題及相應措施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3,08:30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