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羅伯特·達爾的多元民主思想是西方民主思想的正統,不僅對我國民主政治思想的建設與改革有重大意義,同時在實踐方面也有不可估量的指導作用。達爾的多元民主理論是在西方資產階級一系列活動頻頻碰壁以及他們宣揚的自由平等理念遭受懷疑這一背景下發展起來的,同時精英民主理論與平民民主理論也正遭受著時代的檢驗。在這一復雜以及民主理論空白急需校正的時代環境下,多元民主思想順應而生,它不但保證了資本主義政治社會的穩定,同時也為傳統的民主理念起了一個新穎的開頭,刷新了人們普遍對于民主理念的觀念。這一理念對我國的民主政治思想與建設有著不可忽視的借鑒作用。從實踐的方面來說,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入發展,社會結構發生了從單一到多元的轉變,這一轉變帶動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出現了基于相同的利益訴求而聚集起來的各項組織與團體,不同的社會階層使得原有的利益格局從簡單走向復雜化,因此我國民主政治建設需要將達爾的多元民主理論納入考量,從而吸取其精華為我國民主政治建設所用。
關鍵詞:多元主義 內涵 借鑒
中圖分類號:F1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02-050-02
一、達爾多元民主理論形成的背景
(一)時代背景
20世紀是一個社會政治劇烈變遷,風云多變的時代。第二次世界大戰導致了一系列的惡果,法西斯主義橫行,美國政府陷入了嚴重的信任危機,連續的政治變遷同時推動了民主理論的嬗變,這一系列的嬗變首先表現為人們在這一水深火熱的時代中對于戰爭以及自身遭遇痛苦的反思,對法西斯主義慘絕人寰的行為進行深入的批判。法西斯分子一手謀劃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經濟上借助于資產階級民主制度為自身謀取利益,政治上通過所謂的民主選舉獲取國家政權,從而實現自己的專政統治。法西斯主義分子對內推行赤裸裸的專治統治,操縱輿論,壓迫人民,使人們長期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對外大面積發動侵略戰爭,搶占土地掠取資源,使戰火遍布世界各地。戰爭的殘酷性以及不斷的殺戮,讓人們意識到這與他們一貫推行的民主理論大相徑庭,這引起了人民的反思與思考。鑒于和平與自由才是民主一貫推行的本意,而不是法西斯主義所奉行的血淋淋的殺戮。因此西方國家上至社會政治領導人,下至平民百姓都對民主這一概念重新打起了問號。
在這樣的背景下,一系列利益集團如雨后春筍般冉冉興起。利益集團是以某種特定的價值取向以及政治主張,是以共同的利益和價值目標而聚集在一起的集團,它不同于社會生活中的一般團體。利益集團的不同代表了人們所崇尚的需求也各不相同,因此不同的利益集團通過相同的措施例如對政府施壓從而達到滿足自己利益需求的目的??偟膩碚f,利益集團是一個比較小眾的存在,它的出現不僅是傳統自由經濟走向衰落,公民民主意識得到提升的產物,更是科技發展以及經濟全球化的廣泛推進使得生產力大幅度提升的成果。美國史學家霍夫斯塔認為達爾生活的時代可以被高度概括為“改革時代”?!案母飼r代是一個時間上跨度較大的時代。在這樣一個將近半個世紀的歷程中,美國雖然經歷了一戰和戰后保守的發展階段,但改革與自由成為這個時代的主旋律?!痹谶@一時代,中國利益集團蓬勃發展,甚至有人如此認為,現在的美國人身份眾多,身上打著很多集團的烙印,認為他們獻身于社會中上百萬個協會、俱樂部和私人組織。眾所周知,利益集團并非20世紀所特有的產物,但是不得不承認的是戰后利益集團才獲得了蓬勃發展的強勢勁頭。那個年代的美國社會就是充斥著各式各樣利益集團以及不計其數的獨立組織所構成的美國社會龐大的政治權力網絡,這一網絡成為這個時代美國民主體系所特有的標志。面對利益集團勢如破竹的勁頭以及欣欣向榮的景象,美國的學者對此現象進行細致的分析和考量,達爾也是其中之一。達爾指出,事實上,美國社會多元主義特點如此鮮明,憲政結構數不勝數,因此政府在制定決策的過程當中,需要周全各個不同的利益集團的需求,把他們的意見納入考量?;谶@一特點,達爾的目光平移到以共同的利益達成的社會組織身上。達爾認為,組織的存在有助于保障公民的各項自由,通過監督政府從而保障了社會公民在一些涉及國家管理決策上有一定的發言權。它的存在不僅是保障民主國家存在的有力武器,更是一個民主國家存在的鮮明特點。因此達爾認為多元組織存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事實上,民主國家存在著多個獨立的權力中心是民主國家一貫的主張,而這些權力中心就是以這些不同的社會組織不同的利益集團為代表,他們通過分享國家的權力從而滿足自身利益,因此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利益集團是“多元民主理論中的中心命題”?!袄婕瘓F在國家政治生活中的崛起是推動多元民主理論產生和興盛的重要歷史?!鄙踔量梢哉f,國家實現民主就是通過這些獨立的多元組織而達成的。
(二)理論背景
17至18世紀是古典自由主義從開始到盛行的時代,它被認為是資本主義制度和工業革命所特有的意識形態。認為個人優先于國家存在是古典自由主義一貫推行的主張,強調個人權力的自由與實現,認為政府存在的目的僅在于保護每個個體的自由包括思想、信仰言論自由。他們認為管得最少的政府才是最好的政府,從而強調個人權利的不可侵犯性。但是這一理念在充斥著戰爭以及經濟危機的時代頻頻受阻,沒有在適合他們的花園里得以孕育,而凱恩斯主義盛行,政府權力的不斷擴張,使得人們的權力自由逐漸萎縮,國家權力的觸角肆意探觸社會的各個領域,公民的權利逐漸成為一紙空文,他們對內一些權利無法得到保障,對外遭受著各個國家的窺探和侵犯。公民個人權利在國家權力的強勢侵襲下不堪負重節節敗退,古典自由主義主張的理念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質疑。人們的心里打起了問號,在盛行推崇自由的社會里為什么我的自由還是如此之少?人們渴望有新的思想來對他們進行救贖。
二、達爾多元民主理論的內容
(一)實現多重少數人的統治
達爾在《民主理論的前言》中提出,多元主義民主“不是多數人的統治,甚至也不是少數人的統治,而是多重少數人的統治。”“多重少數人的統治”是達爾對現代代議制民主和利益集團政治的總的概括,是對美國現實民主的一個更加形象的稱謂。他認為一些特定的政治決策很少被多數人所控制。而且定期的選舉以及政黨、團體與個人之間的政治競爭,則是為了制約政治家活動范圍的一些基本的社會機制。他說: “選舉和政治競爭并不以任何頗具重要意義的方式造成多數人的統治,但是卻極大地增加了少數人的規模、數量和多樣性,領導人在做出決策選擇時必須考慮他們的偏好……正是選舉的這一特征——即不是多數人的統治,而是多重少數人的統治中,我們一定會找到專制和民主之間的某種基本差異。”由此可看出達爾對于民主理論的理解已經突破前人設下的禁錮,更加接近西方民主理論的實質。
(二)以社會制約權力
達爾認為多元社會有助于實現民主更好地發展正是因為多元社會是有多種不同的利益集團組成,他們通過自發的力量從而使社會對權力產生制衡的作用。過去人們認為剛性的憲法規定有助于保障民主道路的暢通順行,認為憲法制衡優于社會制衡,從而忽視了社會分權的重要性,而達爾認為,一個國家的民主道路需要各式各樣的社會團體和組織為其保駕護航,這些獨立的團體和組織正是構成一個多元社會的主體力量,他認為每個組織通過為自己的團體謀福利的過程中自覺地完成了對社會資源的有效分割,這一過程比以權力制約權力的憲法制衡更為重要。而且憲法的存在只有在民主環境下才會有意義。
(三)理想的民主與現實的民主
有關民主的理論非常豐富,但是民主究竟是什么以及為什么要實現民主,衡量民主的五項標準給我們提供了答案,區別出現實的真正的民主就需要滿足這五項標準,它們分別是公民是否擁有平等的投票權、是否擁有有效的參與權以及充分的知情權、是否能夠對議程實現最終控制、以及成年人的公民資格。不難理解平等的投票權是指公民擁有對某項決策贊成或反對的權力,且這項權力必須得到公平對待;有效參與權是指一個國家在做政治決策的過程中,每一個公民的意見和建議都能夠參與進來,使得人民的權力能夠得到保障;充分的知情權要求每一位公民對一個政治決策的提出產生出臺以及所產生的后果具備詳盡的了解與知曉;對議程的最終控制權是指國家決策只能由真正的國家公民來參與,參與的活動包括決策什么以及如何決策;成年人的公民資格是指全體社會公民至少絕大多數公民都擁有充分的、平等的公民權。
現實民主是達爾多元民主理論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是相對于理想民主而言的,是理想民主在現實生活中的反映。代議制民主是現實民主的一個重要代表,雖然現實民主并沒有很完善,甚至可以說它與理想的民主還差距甚遠,但是這已經是民主進程路上的一大進步,這一進步不容小覷,現代社會并沒有完全符合理想民主五項標準的政治制度,但正是這樣民主道路還充滿著未知需要我們去完善探索,民主的意義也等待著我們去填充,實現更加民主自由的目標會帶動人類方方面面的意想不到的進步。過去民主發展的歷史進程當中,已經涌現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政策制度,這些決策制度有效地保證了資本主義國家的民主進程之路,而在民主國家這一大環境下,有關民主的研究會更加地大放光彩,從而保障這些國家走上更加民主更加自由的道路。
三、達爾多元民主理論對我國的借鑒作用
達爾的多元民主理論對我國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有著很強的借鑒性。
第一,從達爾的多元民主理論來看,實現充分的民主需要很長的一段路來走,因此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還任重而道遠。而且基于我國的國情,我們現在還處于現代化建設的轉型時期,有關民主的一些傳統是我們或缺的,西方的民主實現道路并不完全適用于我國,因此民主建設不能照搬西方民主模式,需要在借鑒的同時更多一些甄別。同時多元民主理論從起源到發展盛行中間歷經了很多時代,因此我國的民主之路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這是我國目前的形勢,而且需要根據時代的發展不斷地進行調整和修正。
第二,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該何去何從,達爾的多元民主理論給我們提供了思考與建議。達爾認為多頭政體才能將民主變為可能,是連接理想民主與現實民主之間的橋梁,而民主是我們一直追求的政治制度,因此在研究多元民主理論的過程中,達爾通過代議制民主豐富擴張了民主的內容,但同時也斷絕了廣大民眾參與政治的可能,實質上的不平等便由此產生,這就是理想的民主與現實的民主的矛盾所在。因此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應該在認清這兩者之間矛盾存在的基礎上將此矛盾變小,因此過于理想化和激進化的民主實現方式是我們應該杜絕的。
第三,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該從哪一方面著手以及如何切入,達爾多元民主理論也對此提供了答案。效率與公正、自由與平等、理想民主與現實民主是實現民主進程中不可回避的幾大矛盾,而作為民主建設的后發國家,西方國家在實現民主道路的過程中的一些歷史性的矛盾如今也在我國的民主建設過程中逐漸浮現出來,而達爾在解決先前歷史矛盾的方法如今被證明很有前瞻性,我們可以有選擇性地效仿。正如我國的政治協商制度不可不說是受到了達爾多元民主理論的影響,這一民主理念還體現在公民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投票以及選舉的權力,從而保證了民主道路的順利實施。
第四,達爾多元民主理論為我國領導的執政方式上的創新提供了思路。我國的民主政治建設是以國家政權力量為主導,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之下,平衡社會各個階層的力量下進行的。這使得我們與社會力量推動的民主發展的西方國家產生了區別?;谖覈膰?,民主政治建設的一個至關重要的切入點就是搞好黨內民主,要在實踐中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各級黨代表大會制度。同時也要堅持和完善以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以及政治協商制度,使社會各級人士以及組織的利益需求有渠道表達出來,通過協商為我國的民主道路推波助瀾。
參考文獻:
[1] 譚融.美國利益集團政治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
[2] 王曉紅.跨國公司發展與戰略競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3] 韓毅.美國工業現代化的歷史進程.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
[4] 葉娟麗.行為主義政治學方法論研究.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5
[5] 徐大同.西方政治思想史.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0
[6] 叢日云.當代世界的民主化浪潮.大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9
[7] 李景鵬.權力政治學.哈爾濱:黑龍江教育出版社,1995
[8] 孫永芬.西方民主理論史綱.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9] 何增科.公民社會與民主治理.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
[10] 郭秋永.當代三大民主理論.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
(作者單位: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 山西太原 030006)
(作者簡介:楊雅莎,山西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政治學理論專業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政治哲學。)
(責編:賈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