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旭東 呂聰
摘 要: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網絡時代的到來,在互聯網技術與傳統的金融借貸相結合的大背景下產生了P2B網路借貸模式。這種借助網絡而產生的借貸模式通過互聯網這種形式將一些小額的資金聚集在一起,再將這些資金借貸給那些有資金需求的企業,借貸的整個過程都是通過網絡來實現的。由于這種網絡借貸的形式具有無抵押、覆蓋面廣、入門檻低、操作簡單而又靈活的特征很容易滿足那些有資金需求的中小企業。正是這種靈活、方便的特點使得P2B網絡借貸形式彌補了我國正規金融市場中定位的不足,進一步擴大了金融服務的對象和范圍。文章論述了P2B在我國的發展情況與未來前景。
關鍵詞:P2B 網絡借貸 運營模式 優劣勢 發展前景
中圖分類號:F8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02-075-03
一、引言
所謂P2B主要是指Person to business lending,簡單而言就是由個人向企業進行的一種貸款模式。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信息時代的到來,在開放、平等、共享、協作的基本理念的引領下,互聯網金融已經徹底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桎梏,為融資者和借貸者提供了更為高效的信息匹配。這一方式的出現不僅進一步簡化了交易的流程,更降低了投融資的成本,使我國金融市場重構的發展步伐更快了。另外,由于P2B網絡金融借貸方式的出現,大大促進了多層次資本的發展,為有效地消除金融排斥提供了條件。正是基于這些優勢,P2B模式近年來在我國得到了迅猛發展。這種全新的互聯網微金融服務模式通過互聯網的形式實現了對個人或中小企業、微型企業的貸款,投資者在可控風險的條件下將獲得收益的最大化,融資借貸者們通過遠低于銀行貸款利率、民間貸款利率的利率來獲得促進企業中短期發展所需的資金。伴隨著網絡借貸形勢的不斷發展,來自于該體系內外部的影響因素使得該網絡借貸平臺出現了一些問題,例如:內部控制管理的不完善、中間資金賬戶管理的不完善、信息的不公開、P2B業務缺乏創新等。
二、P2B網絡借貸模式的構架與運營模式分析
1.P2B網絡借貸模式的構架分析。
下面分別對P2B運行的五個主體內容進行分析:
(1)P2B網絡借貸平臺。這是P2B網絡借貸平臺的復合中介主體。它的管理方式同信托項目管理類似,對借款的企業融資信息的真實性、借款所帶來的風險、抵押物是否有效等進行審核與評估,并通過第三方托管的形式來實現對平臺經營中風險的分散與規避。P2B網絡融資平臺保證投資者的本息的安全,如果出現融資企業違約的現象,P2B平臺會通過不同的措施來保障投資者的本息安全。
(2)個人投資者。這是P2B網絡借貸模式的投資主體。首先,投資者們要在平臺的網站上進行實名注冊,成為注冊會員;其次,投資者將銀行卡與注冊的會員進行綁定,并進行實名認證,認證通過后就可以擁有投資資格了;第三,在擁有投資資格后,投資者可以通過網絡平臺提供的信息來尋找自己認為有發展前途的項目,一旦項目與投資者的投資匹配成功后就可以向與平臺合作的第三方資金托管賬戶充入一定的投資金額并向已經匹配好的項目投標;第四,P2B平臺在獲得電子信息記錄和電子合同后就表明投資已經成功了。
(3)融資企業。這是P2B網絡融資平臺的融資主體。首先,同個人投資者一樣,融資企業也必須在平臺上進行實名注冊成為實名會員;其次,網站對注冊者的身份進行認證;第三,認證通過后,企業就在向平臺提供相應的抵押物或者質押物所有權證明后,就可以向平臺提出融資申請了;第四,P2B平臺對融資企業得到審核與驗證后就可以發布融資信息了;第五,融資企業在融資期限內,如果實現了信息的匹配,那么企業的融資行為就成功了。
(4)資金托管機構。資金托管機構是P2B平臺的長期戰略合作伙伴,它主要是為了保障投資者提供資金第三方托管服務,并保障投資者的資金安全。
(5)擔保機構。P2B平臺中的擔保機構也是該平臺的戰略合作伙伴。它同平臺一起對企業的還款狀況進行審核,同時還要分擔一部分企業的還款風險,這不僅提升了P2B平臺的信用度,更保障了廣大投資者的資金安全性。
2.P2B網絡借貸模式的運營模式。
P2B網絡借貸平臺通過對大額的融資需求進行拆分,并將其拆分成數額較小的標準化份額并在網上進行銷售,而個人投資者通過P2B網絡平臺進行為期6個月至1年的中短期投資,從而獲得年收益率在10%~16%的固定收益。在P2B網絡融資模式中,P2B平臺充當的只是金融中介的角色。對于那些符合融資條件、有融資需求的中小企業在P2B平臺上發布自己的資金需求信息,而投資者在P2B平臺上進行注冊并綁定銀行卡,完成實名認證后才能尋找投資的目標。目前,P2B網絡借貸可以分為線上交易、線上和線下相融合的交易兩種形式。不論是哪種形式,P2B平臺都要負責對整個網絡的借貸風險進行監督與控制,不僅要對融資企業的信息真實性進行核實,還必須將第三方支付平臺和擔保機構引入到平臺中,作為投融資的中介,P2B平臺所做的只是保證投融資的順利進行,該平臺既不進行融資,也不進行放貸,只是收取投融資雙方的一些服務費而已。
三、P2B模式優劣勢分析
1.P2B模式的優勢分析。
一直以來各國政府、我國各地方政府、地方企業都在為小微企業的融資難問題而發愁,而小微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作用不可泯滅。隨著網絡融資新渠道的拓寬,P2B網絡借貸模式已經成為破解小微企業融資難的一個新的嘗試。不同于P2P網絡融資平臺,P2B是個人投資者針對企業進行融資的一種借貸形式,投資者們在平臺上找到融資方在平臺上發布的信息后,找到自己的投資項目后就能進行投資了。針對這些特點,P2B網絡借貸的優勢如下:
(1)資金的安全性高。P2B平臺不同于原來的P2P平臺,此時的融資方式企業,能夠為融資提供更多的抵押物,第三方也可以為它的融資行為提供擔保。這不僅大大降低了企業的融資風險,更提高了投資者資金的安全性。同時,由于在P2B平臺中,第三方對投資人資金的安全托管,使得該平臺并不直接接觸到資金,這不僅避免出現資金轉移、被挪用、抽逃等風險,更進一步保障了投資者的資金安全。
(2)融資咨詢高度透明。在P2B平臺上進行融資的企業主要是一些小微企業,投資者主要是個人,平臺為這二者搭建了融合的橋梁。該平臺對進行融資企業進行的信息審核與披露有效地緩解了在其他投融資形式中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平臺通過對融資企業線上信息的核實與分析,在結合線下實地考察的基礎上將民間資本有效地引導到急需資金的小微企業中,這不僅有效彌補了在銀行等金融機構中存在的貸款不足的問題,大大緩解了小微企業融資難的問題,為小微企業的發展創造了條件。
(3)融資具有較高的靈活性。P2B網絡融資平臺的入門檻較低,很多微小企業的融資也向著大眾化的方向發展,也使具有一定資金實力的公眾能夠參與到更多的投資中,在有效提高社會資金使用效率的同時大大降低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另外,由于小微企業向銀行等金融機構貸款需要十分繁瑣的中間程序。可見,P2B網絡融資平臺更加快了小微企業的融資速度,提升了小微企業的融資效率。
2.P2B網絡融資模式劣勢分析。
(1)相應的法律監督尚不健全。目前,在我國現行的法律法規中,由于缺乏對P2B網絡融資平臺的相關規定,使得P2B網絡融資缺乏專門的法律法規進行規范,導致P2B網絡借貸只能參照民間借貸的相關規則進行,這就導致無法將非法集資和P2B網絡借貸進行有效區分。另外,由于我國尚未建立明確的網絡融資監管部門,導致對P2B平臺的監管處于真空狀態中,可見,在缺乏有力監督的情況下,該平臺很可能被一些虛假的宣傳廣告、非法集資等利用,從而使投資者蒙受損失。
(2)存在較多的安全風險。網絡在運行的過程中存在著各種(下轉第79頁)(上接第76頁)風險,網絡系統經常會受到黑客的侵襲,因此,在P2B網絡借貸平臺中的最大風險就是系統安全風險和融資企業、投資者等個人信息和隱私的泄露風險。在互聯網時代,P2B的運行依賴的是網絡技術的發展,但是由于平臺系統的不完善和存在的漏洞,給病毒和黑客可乘之機,從而引發了投融資交易主體資金損失、平臺信息泄露的嚴重問題。
(3)風險控制能力難以得到保證。隨著P2B網絡融資平臺的不斷發展和借貸數量的不斷上升,很可能造成P2B平臺中擔保機構的擔保數和杠桿率不匹配的問題,更可能導致擔保機構的破產、投資者資金無法收回等問題。而對于融資企業而言,對于他們融資取得的資金的使用情況、資金的流動情況等無法進行實時跟蹤和監控,一旦出現企業挪用資金的問題,平臺不僅不能對其進行有效地干預,還可能造成資金回收風險的增加。另外,一般的平臺擔保機構都來源于民營擔保公司,有的甚至并不具備擔保的資質,而當企業出現還款問題時,擔保公司無力償還本息,使投資者利益受損。
四、P2B模式在我國的發展前景
隨著小微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發展中作用的增強,它在促進我國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幾率、進行科技創新、創建和諧社會等多方面都有著積極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政府對小微企業的發展越來越重視,但是,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進程不斷加快,在國內外經濟不斷變化的情況下,小微企業的競爭更加激烈。原本就資金不足的小微企業由于先天不足而瀕臨倒閉。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小微企業的發展不僅要依靠自身產品品質的提升、完善的營銷策略,還必須依賴于國家的金融支撐。因此,P2B網絡融資平臺的發展對于小微企業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小微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重要地位,P2B網絡融資模式也必然會獲得國家和各地方政府的大力政策支持。在不久的將來,在P2B網絡借貸模式的幫助下,我國經濟一定會得到騰飛。
總之,隨著國家的重視和各項政策的支持,P2B模式一定會擁有一個廣闊的、光明的、健康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 葉斌.網絡融資模式——中小企業融資模式新探索[J]. 北京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05)
[2] 吳曉光.淺談網絡融資業務在我國的發展與監管[J].浙江金融,2011(06)
[3] 劉志堅,張國斌.P2P創新:P2B網絡借貸探索[J].對外經貿,2014(10)
[4] 李博,董亮.互聯網金融的模式與發展[J].中國金融,2013(10)
[5] 邱勛.“互聯網信托”P2B網絡借貸模式探析[J].新金融,2014(02)
[6] 張浩天.基于P2B的小微企業融資平臺研究——以安徽省為例[J].廣東開放大學學報,2015(04)
[7] 蔣舒.互聯網金融P2B模式分析[J].管理觀察,2014(12)
[8] 馮玉軍.P2B網絡借貸運營模式分析[J].網友世界,2014(05)
[9] 溫靜靜.互聯網金融P2B網貸的風險暴露及防控[J].時代金融,23015(05)
[10] 任飛翔.P2B網貸點燃2014年金融創新之火[J].滬港經濟,2014(03)
(作者單位:王旭東,上海財經大學 上海 200433;呂聰,復旦大學 上海 200433)
(責編: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