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醫改的背景之下,醫院開始承擔著公益性和社會效益的雙重責任,這就對醫院的財務管理目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中從對預算編制和收支狀況嚴格管理、對成本的核算與控制強化管理、對醫院的資產進行進一步管理、健全和完善醫院的內部控制體系、建立公立醫院財務網絡化管理方式、加強財務干部隊伍素質的培養等方面提出了醫院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途徑。
關鍵詞:新醫改 公立醫院 財務管理目標 實現途徑
中圖分類號:F2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02-116-02
作為市場經濟中特殊的社會主體,公立醫院有著其獨有的特點,兼具了事業單位與盈利企業的雙重性質。一方面,公立醫院承擔著提供醫療服務,增強國民健康體魄的重任,另一方面,隨著改革的不斷深入,公立醫院的市場化程度也不斷提升,各項政府撥款難以滿足公立醫院運作的資金需求,因此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開始成為了管理與運營工作的核心。
一、新醫改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的目標
財務管理工作作為公立醫院經濟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公立醫院的經營活動有著重要的影響。我國在2009年頒布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近期重點實施方案》中對公立醫院的改革思路、監管機制、服務體系提出了進一步的要求,不僅要在減輕群眾醫藥負擔的前提下改善醫療服務,同時進行醫院的內部規范與整改,提出要政事分開、管辦分開,對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確定了新的目標,即“以病人為中心,優化服務流程,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拓寬資金籌措渠道,降低運營成本,保證合理收益”。依據這一標準,實現公立醫院的可持續發展。在新醫改的背景之下,公立醫院已經在開始逐步的市場化,不能再像過去一味的依賴政府,而是要開始樹立競爭意識,重視對財務管理工作的研究,用低廉的醫療成本和就醫成本,提供高質高效的醫療服務,更好地滿足群眾的就醫需求,同時也保證醫院自身能夠獲得合理的經營收益,進而在滿足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重豐收。
二、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途徑
(一)對預算編制和收支狀況嚴格管理
財務管理中重要的部分就是預算管理,它是通過預算手段對資源進行分配、控制、監管、考核,進而保證各項業務活動的順利開展,進而完成既定的財務管理目標。財務管理中的預算編制涉及到資源的籌集與分配,業務的開展等多項問題,只有科學地制定預算編制,在收支平衡、厲行節儉的原則下嚴格執行,才能夠更好地實現財務目標。具體而言,預算編制需要全面地了解影響醫療收支的各類因素,對預算進行精心編制,科學全面地反映財務狀況,同時對于重大項目可以設立專項資金計劃,進而確保醫院年度工作的順利完成。另外,在價格執行中,需嚴格依據國家的有關規定,在確保醫療服務質量和效率的同時,開源節流,將各項開支合理化和科學化,盡可能地節約成本,實現效益的最大化。
(二)對成本的核算與控制強化管理
公立醫院具有公益性,因此在醫療活動中必須堅持這一原則,尤其是在新醫改這一環境中,為了保證公立醫院的長久發展,必須堅持公益性與經濟性共存,在不增加群眾就醫負擔的前提下,實現合理收益。要實現這一收益最有效的手段就是進行成本的控制與核算,最大限度地降低公立醫院的運營成本。在進行公立醫院的成本核算中,首先應該本著全覆蓋的原則,例如醫療服務、制劑加工、藥品銷售、保障服務等等多項成本核算都應納入其中。例外分級核算也是成本核算的重要途徑,更好地把握醫院的整體運營情況,掌握好各個科室的成本和效益情況。其次,只有完成了醫療的成本核算,才能夠更新醫院的管理思想,樹立成本管理意識,加強成本控制行為。另外,也能夠通過成本考核中發現的問題,準確地抓住主要問題,針對性地采取成本控制措施。例如提高人力效應、降低物料的領取成本、合理使用醫療設備、提高設備利用效率,通過對成本的控制與核算,在保證降低群眾就醫成本的前提下提高企業的管理水平,增強公立醫院的競爭實力,促進醫院高效、優質、低耗的長久發展。
(三)對醫院的資產進行進一步管理
醫院資產是醫院開展一切醫療服務的物質基礎,同時也是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對象。醫院的資產分為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兩部分,其中無形資產主要是指各項權益,例如商標權、專利權、土地使用權、著作權等;有形資產主要包括設備、房屋、藥品、貨幣資金等。在新醫改的背景下,要更好地實現公立醫院的有效運行,必須就資產的形態制定出健全的監管機制,實現制度化的資產管理體系。具體措施包括以下兩點:一方面,對于需要采購的物品實行招標制度,進一步的規范招標程序,嚴格管理招標流程,完善好采購、驗收入庫、日常領用的多項流程,避免有形資產管理中出現的各類問題。其中,尤其是對于一些大型的設備采購和項目建設,更應本著公開、公平、競爭的原則實行陽光工程,最大限度地保證醫院效益。對于醫院的固定資產,還應該進行定期的盤點,設立專人專管,并定期對賬目進行核查,使得賬目與實物能夠相符,防止固定資產的流失。另一方面,對于醫院的無形資產管理,必須進一步制度化,對健全無形資產的評估管理,考核其投入和產出比例,完善無形資產監管制度,只有構建了健全的無形資產管理體系,才能更好的保障醫院無形資產在經營過程中價值的發揮,更好的樹立公立醫院在社會上的公眾形象,增強醫院的影響力。
(四)健全和完善醫院的內部控制體系
公立醫院內部財務控制是公立醫院進行自我調整、自我約束,保證醫院運行安全性和效益型的重要方式與手段。在新醫改下,公立醫院獲得了一定的獨立經營權,因此公立醫院也必須參與到市場競爭中。在參與市場競爭的過程中,必然會面對一定的運營風險和財務風險。因此,需要進一步的健全和完善醫院的內部控制體系,將其制度化和體系化,更好地面對經營過程中的潛在風險,確保資產的安全與完整,并且能夠及時、準確的反映出企業的經營狀況和財務資料,規避財務風險和漏洞,保證公立醫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并確保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在建立內部控制體系的過程中,必須要做好以下幾點:第一,健全和完善制度,不留制度的“空子”,對制度欠缺的部分及時補充完整。就公立醫院財務管理自身的特點而言,內部控制體系主要包括收入內部控制制度、實物控制制度、成本費用控制制度、資金控制制度以及內部審計制度等等。第二,做好各項財務制度之間的控制與銜接,并實現有效的制衡,例如對于各個崗位的設置、權力劃分要合理把握,實現權力的監督與制約。第三(下轉第118頁)(上接第116頁),通過應用經濟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等多種方式進行內部會計控制,通過多樣化的手段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五)建立公立醫院財務網絡化管理方式
在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網絡化管理方式已成為大勢所趨,也是實現醫院財務管理標準化和流程化的重要舉措,能提升財務管理效率。在網絡化管理的平臺下,將藥品價格和醫療服務價格都錄入到計算機之中,就能夠有效實現自動劃價,統一結算,準時入賬。另外,還可以引入基數定額法,計算機系統根據醫院病床的使用效率等等指標就能夠自動統計出醫療費用,有效的實現藥品的進銷存數量統計。另外,還可以根據因素分析法,借用財務核算軟件,對全院各科室每個季度和年度的收入、支出情況進行對比,并據此制定出科室的考核標準和指標。當然在醫院的決策過程中,也可以根據相關的財務數據,再結合消費者的經濟承受能力,在進行大型設備的購買時提供咨詢決策。因此,為了更好地實現醫院網絡化的推行,醫院不僅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及時的引進財務管理軟件、培訓財務管理專業人才,同時還需要定期的核查財務管理系統的漏洞,若有問題要及時的采取補救措施,只有建立了健全的應急預案,才能夠最大程度的減少軟件故障的發生,保障醫院財務管理系統的正常運行。
(六)加強財務干部隊伍素質的培養
加強財務干部隊伍素質的培養首先要強化領導干部的財務管理意識,醫院的領導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醫院的發展和經營方向。由于公立醫院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因此在運行中管理者普遍存在著硬專家的現狀,將更多的關注點放在了醫療技術水平之上,而對于財務管理的關注則較少,忽視成本核算,無形的增加了醫院的運營成本。其次要不斷的培養干部隊伍的素質,其素質高低將直接影響著財務工作的質量,關系到醫院的收益。轉變干部隊伍重業務輕管理的缺陷,變革醫院的用人制度,適當地引入一批高級管理人才,提升財務管理能力,同時給醫院員工創造盡可能多的學習和培訓機會,幫助其成長,為公立醫院的長遠發展奠定好堅實的人才基礎。
“新醫改”的大背景之下,醫療市場也開始進入了競爭化的模式之中,財務管理目標的實現開始成為影響醫院效益的重要因素,隨著醫療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必須讓財務管理目標與時俱進,在新的歷史階段中獲得更大發展空間,推動公立醫院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卉.“新醫改”背景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目標及其實現途徑[J].現代經濟信息,2015,02:253
[2] 付德芹.基于新醫改下的公立醫院財務管理問題與解決途徑分析[J].時代金融,2015,03:31-33
[3] 余其燕.新醫改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目標及實現策略[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5,09:33-34
[4] 李晶晶.新醫改下公立醫院財務管理目標及實現途徑[J].財經界(學術版),2013,16:206
[5] 俞翠.公立醫院財務績效評價體系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3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 黑龍江佳木斯 154002)
(作者簡介:唐艷秋(1966—),女,本科,黑龍江省拜泉縣人;高級會計師,研究方向:醫院財務管理及財務會計基礎工作)(責編:玉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