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長春 馬曉婧 史慧媛 朱瑞琴 趙彤宇 姜娟
摘 要:文章首先介紹了黑龍江科技大學“大學俄語”課程概況,之后闡述了多媒體網絡在教學中應用的優勢與不足,最后對多媒體網絡應用于大學俄語教學的方法提出了建議,以與廣大俄語科研工作者及俄語一線教師共同商榷,以為提高大學俄語教與學質量,進而實現復合型俄語人才培養提供有利保障。
關鍵詞:黑龍江科技大學 大學俄語課程 多媒體網絡 建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02-212-02
一、黑龍江科技大學“大學俄語”課程概況
黑龍江科技大學“大學俄語”課程由來已久,從學校成立初期就開始開設本門課程。1999年本門課程開始建設,本課程于2011年建成黑龍江科技大學校級合格課程,于2015年建成黑龍江科技大學校級優秀課程,將于2017年沖擊黑龍江科技大學校級精品課程。“大學俄語是一門公共外語課、考試課、必修課。《大學俄語教學大綱》規定:大學俄語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具有較強的閱讀能力和一定的聽、說、寫、譯能力,使他們能用俄語交流信息。大學俄語教學應幫助學生打下扎實的語言基礎,掌握良好的語言學習方法,提高文化素養,以適應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的需要。”{1}下面筆者就從1999年本課程開始建設起介紹本課程在黑龍江科技大學經歷的幾個主要發展階段。
1.第一階段:1999.8—2008.7。在本階段,生源以初中開始學習俄語的學生為主,課程隸屬于外語系。任課教師1~2人,年均學生數約120人。由于任課教師數量不夠充足,加之大班授課,導致教學質量相對不高,學生年均大學俄語四級通過率僅在30%左右。使用教材為應云天主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1999版《新編大學俄語基礎教程》,該教材內容相對滯后,質量一般,但當時又沒有更好的統編教材可選,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大學俄語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
2.第二階段:2008.8—2011.7。在本階段,生源為高中與初中開始學習俄語的學生數基本持平,課程隸屬于國際教育學院。任課教師2~3人,年均學生數約70人。學生數量的減少、授課教師數量的增加和分班教學的開展,使得學生年均大學俄語四級通過率提升到40%左右。使用教材為何紅梅、馬步寧主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05版《新大學俄語綜合教程》,教材的更新也進一步帶動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3.第三階段:2011.8—2015.7。在本階段,生源以高中開始學習俄語的學生為主,課程隸屬于國際教育學院。任課教師3~4人,年均學生數約50人,學生年均大學俄語四級通過率增至50%左右。開始使用何紅梅、馬步寧主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0版《全新大學俄語綜合教程》。教師數量的增加、分班分級教學的開展、國家級規劃教材的選用、自編教輔教材的使用、多媒體教學及網絡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進一步帶動了大學俄語課程教學質量的提高。
4.第四階段:2015.8至今。在本階段,生源開始出現小學開始學習俄語的學生,生源呈現小、初、高三個時段開始學習俄語的學生混雜的情況,但生源仍然以高中開始學習俄語的學生為主,課程隸屬于國際教育學院。任課教師2~3人,年均學生數約30人。教材使用何紅梅、馬步寧主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010版《全新大學俄語綜合教程》。教師數量減少,使用國家級規劃教材和自編“俄語閱讀”教輔教材,教學利用多媒體課件、教學網站、掛圖、QQ平臺等,教學中“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情境”、“協作”、“會話”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現代信息技術在大學俄語教學中的應用進一步促進了大學俄語課程教學質量的優化。
二、多媒體網絡教學
“多媒體網絡教學是指利用多媒體設備、計算機技術、網絡技術和現代教育方法進行教學活動的一個整體概念,它是把文字、圖形、影像、聲音、動畫以及各類多媒體教學軟件等先進的多媒體手段引入教學實踐當中的一種教學模式。”{2}
1.多媒體網絡教學的優勢。“多媒體網絡教學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它具有以下優勢:營造安全、輕松的教學環境,提供豐富、適宜的教學內容,改善教學結構,在人機互動、師生互動中,充分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提高教學效果。”{3}多媒體網絡教學優勢眾多,第一是直觀性:能夠使學生突破視覺障礙,使他們從多角度觀察教學內容,根據自身需要選擇教學內容,有助于學生主動建構新知識。第二是趣味性:集光、色、聲、形于一體,在教學中易于啟發學生思維,激發學生想象力,調動學生注意力,給以身臨其境之感覺,有效喚起學生學習興趣。第三是互動性:多媒體和網絡能夠呈現出大量的學習素材,這些學習素材與傳統的板書相比,突破了時空對學生學習的制約。多媒體網絡所呈現的學習素材利于學生與媒體間、教師與學生間、學生與學生間開展實時交流與互動;第四是,靈活性:多媒體網絡所呈現的教學素材可反復查找、放映,這極大程度地減少了教師課上教學的壓力。課下,教師可通過教學網站、qq、電子信箱等渠道把學習素材轉發給學生,這樣一來,使得學生的課下學習變得靈活、輕松。可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轉發各異內容,更好地做到因材施教,這真正意義上實現了個性化教學,使學生的創造、創新能力得以充分施展。
2.多媒體網絡教學的不足。多媒體網絡教學固然有眾多優點,但任何事物都是辯證的,應以辯證唯物主義觀點加以對待。“教育教學實踐表明,教師的思想品德、學術作風、工作態度、知識涵養、治學方略、生活理念等都對青年學生的成長成才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4}俄語教師應堅持“師德為先”理念,客觀看待問題,在大學俄語教學中合理使用教學方法。教學實踐反饋出了多媒體網絡教學存在的一些不足。第一是成本過高:多媒體網絡所呈現的大量教學素材是建立在教師課下百倍辛勞基礎之上的;第二是片面化:因使用多媒體網絡而忽視了板書;第三是硬件條件要求過高:多媒體網絡設備更新速度快,設備更新和管理步調不一,導致故障頻出,費時費力,影響教學效率;第四是分散學生注意力:多媒體網絡呈現的教學素材數量多、播放速度快,學生注意力易被分散,部分學生無法跟上授課節奏,導致學習質量下滑。
三、大學俄語教學中運用多媒體網絡的建議
“大學俄語”課程是學生未來學習“專業俄語”課程、通過大學俄語四六級、考研、考博的重要基礎。“學生基礎打不牢,直接影響到專業課學習,進而影響到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提高。”{5}因此,為了提高大學俄語教學質量,大學俄語教師就應集思廣益,在使用多媒體網絡開展教學活動時應注意如下幾個方面:
1.大學俄語教師應制作更為適合于俄語語言特點及大學俄語學生特點的多媒體課件和網絡素材,辛勤付出應具針對性,切記不能完全照搬照抄英語教學課件和網絡素材之特點。俄語屬印歐語系斯拉夫語族東斯拉夫語支,是世界最通用語言和聯合國六種正式工作語言之一。與英語相比較,英語全球都在使用,俄語使用人口僅有2.3億;英語入門難,卻越學越簡單;俄語入門容易,卻越學越難;俄語單詞易記,語法卻十分復雜;俄語語音獨具魅力,但有些音發起來卻很難等等。俄語課件的制作目標應定位在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上,語法項目應以課本講練和板書教學為宜。
2.學校應為大學俄語教學的多媒體網絡化提供更多的人力、物力支持。在人力上,應配備專業的維護、維修人員,作到定期檢測、檢修設備,為保證網絡設備的正常運行和多媒體的高效運轉提供保障。在物力上,應提供更為有利的硬件條件,應作到及時更新設備,保證大學俄語教學效率。
3.大學俄語教師切記不要將大學俄語教學課件制作得過于花哨、繁雜;音樂的選擇上,應以舒緩、柔和為主;信息量上,以適宜、適當為佳;授課節奏上,以快慢結合為宜;重難點上,以板書書寫為宜;“人機對話”上,以學生利用計算機和網絡獨立完成為佳;問題討論上,以生生對話為宜。
4.大學俄語教師切記“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主導”的教育教學理念,切不可把全部精力都放在多媒體課件和網絡素材的制作和講練上。要清醒地認識多媒體網絡僅是提升教育教學效果的輔助手段而已,切記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把自己扮演成為一名地地道道的電腦程序員。教學中應采取多種教學手段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聽說多選用多媒體網絡,單詞講練、寫作指導、翻譯練習等多選用傳統手段。
結語
在大學俄語教學中使用多媒體網絡,教師要以認知理論為指導,結合語言學習規律,科學合理地設計教學方案,充分發揮“教師主導、學生主體、多媒體輔助”的作用。大學俄語教師應靈活地運用多樣化教學手段,既鞏固傳統教學手段的地位,又發揮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優勢,采用傳統教學和多媒體網絡教學相結合的混合式手段,把學生帶入最佳學習狀態。只有這樣,才能保證高質量的大學俄語教學,為培養出復合型俄語人才提供有利保障。
[基金項目:2015年黑龍江省經濟社會發展重點研究課題(外語學科專項):“多媒體課件及網絡技術在大學俄語教學中應用的研究與實踐”(編號:WY2015035-B);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2013年度規劃課題:中俄合作辦學俄語基礎課“教、學、考、做”四位一體化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編號:GBC1213060)。]
注釋:
{1}于長春等.認知結構同化論在大學俄語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電力教育,2014(2)
{2}鄒薇.多媒體網絡教學在大學英語課堂上的應用[J].中國農業銀行武漢培訓學院學報,2009(3)
{3}詹英.多媒體網絡在英語四項技能教學中的應用[J].武漢科技學院學報,2002(2)
{4}于長春.論高校外語教師“德育為先”育人之新徑[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4(8)
{5}于長春等.“五結合”授課方式在俄語基礎課教學中的應用——以黑龍江科技大學中俄合作辦學為例[J].學理論,2015(3)
(作者單位:黑龍江科技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黑龍江哈爾濱 150022)
[第一作者簡介:于長春(1975—),男,哈爾濱人,副教授,碩士,系主任,從事教學法研究。)
(責編:若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