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崗
【摘要】將近四十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的旅游業獲得了巨大的發展。在多年迅猛發展的進程中,旅游業的財務管理工作也逐漸暴露出一些不足,再加上當前旅游市場競爭的加劇,旅游企業財務管理已經無法跟上市場發展的變化,財務風險問題也越來越嚴峻。鑒于此,本文主要針對旅游企業財務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進行了詳盡的探討,在此基礎上提出幾點應對措施,旨在為提升旅游企業財務管理水平貢獻自己的綿薄之力。
【關鍵詞】旅游企業 財務管理 不足 措施
我國旅游行業在多年的發展進程中,為我國經濟與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當前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的中流砥柱。現階段,我國旅游行業的收入基本上都是通過旅游企業來獲取,旅游企業本身承擔著推動旅游行業發展與提升旅游經濟效益的重要使命。然而,因為我國旅游行業的起步相對較晚,相關的管理機制也不夠完善,在市場經濟體制下,旅游企業必然會面臨公司內部治理、經濟環境以及經濟政策等各種因素的影響,而旅游企業財務管理也必然會存在一些函待完善的問題。所以,為進一步滿足我國旅游行業發展的相關需求,加大旅游企業財務管理力度就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焦點。
一、旅游企業財務管理存在的不足
(一)企業融資較為困難
旅游企業作為中介服務性質的企業,因為效益不高、資源壟斷以及產品單一等方面的因素,導致融資難成為各個中小旅游企業普遍面臨的問題。隨著旅游行業的不斷發展,各個中小企業也在進行著快速的拓展,所需的資金也在不斷膨脹,而融資難的問題嚴重制約了旅游企業的發展,導致旅游企業發展的資金需求與企業現有資金之間的缺口不斷增大。
(二)財務風險防范機制滯后
因為旅游業本身的特戶型,大量資金墊付是各個旅游企業無法規避的問題,旅游企業之間存在著大量的三角債問題,再加上大部分企業在財務風險防范機制方面的滯后性,導致其自身不得不面臨巨大的財務風險隱患。倘若發生突然事件,大部分旅游企業都不具有抵抗風險的能力。
(三)財務人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
財務人員作為財務管理工作的操作者,其自身的綜合素質直接關系到旅游企業財務管理的水平。當前,因為旅游企業領導層對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視程度不足,大部分財務管理人員并沒有進行過系統的培訓教育,部分中小旅游業企業中的財務管理人員甚至沒有會計從業資格證,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導致財務管理不夠規范,財務管理混亂、賬目不清、弄虛作假以及信息失真等現象屢禁不止。
二、加強旅游企業財務管理的措施與建議
(一)通過加強內部財務管理提升資信度
為打破旅游企業融資難的困境,各個旅游企業應當建立健全財務管理機制與會計核算機制,保證全面的監督并反映旅游企業相關的經濟業務,能夠為銀行提供可靠、系統、真實的財務信心,以此來不斷提升自身的資信度。與此同時,旅游企業還應當建立嚴格的發票管理與合同核銷制度,建立健全業務流程的設計,從而有效避免一手包的情況,即從最初的操作到最后的收款必須安排同一個業務員進行完成,并且需要科學評估與論證對內對外的各種投資,避免違約拖欠等各種不良信用現象,使得旅游企業的信用等級得到不斷提升,為解決融資困境構建有利的條件。
(二)構建財務風險防范機制
旅游業本身是一個具有較高敏感性的行業,非常容易受到宏觀環境因素的干擾,本身的風險抵御能力相對較差,再加上各個旅游企業在財務風險防范機制建設方面存在滯后性,導致財務風險進一步加大。針對上述情況,政府與旅游企業應當共同努力,積極構建旅游行業風險預警體系,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建立健全風險防范機制。首先,行業主管機構應當建立專門的部門,構建一套精準、敏捷的信息檢測系統,針對整個旅游行業進行全面的監測,保障第一時間收集并整理有關的信息資料,并進行分析與處理,能夠及時向各個旅游企業傳遞相關的環境信息與市場信息,進一步提升整個旅游行業的風險防范水平。其次,旅游企業內部必須要進一步加強財務風險管理意識,有效加強領導層與財務人員的風險識別水平,使得財務管理人員能夠將風險防范始終貫穿于財務管理工作當中,綜合參考旅游企業自身的實際情況,建立健全風險預警機制,能夠有預見性的、系統的檢測、識別以及評價潛在的各種風險,包含風險的具體類型、發生的因素與強度、發生的可能性以及可能對企業資金產生的影響等,以便于旅游企業能夠及時掌握風險的具體情況,能夠及時制定針對性的解決策略。需要注意的是,旅游企業在構建與運行內部預警系統的進程中,應當時刻保持與行業預警系統進行有效的交流、協調,真正實現旅游行業信息的高度共享。
(三)加大財務隊伍建設力度
要想保障旅游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效果,就必須要構建一支專業素質強、思想品德過硬的財務管理隊伍。正如上文所述,旅游企業財務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相應的專業知識較為陳舊,在后續教育方面存在較大的滯后性。針對該種狀況,旅游企業應當高度重視財務管理隊伍的培養工作,積極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一方面,旅游企業應當重視培養并引入一些具備良好職業道德、政治思想覺悟的財務人員,財務人員不但需要掌握有關的財務知識與本職工作內容,同時還應當了解我國經濟發展態勢,掌握政府在金融、財政以及稅收等各個方面對旅游行業產生的影響。對旅游企業來說,還應當主動為財務人員構建知識更新的平臺,通過積極開展各種形式的培訓教育,進一步提升財務人員的專業知識與業務能力。另一方面,旅游企業還應當建立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競爭、激勵體系,通過在財務機構開展崗位競聘的模式,針對財務人員進行職業道德、政策水平、專業能力以及政治素養等方面的綜合考核,將最終的考慮結果與將近、職稱以及行政職務的任免等進行掛鉤處理,使得內部能夠形成優勝劣汰的競爭氛圍,進一步調動財務人員的能動性。
三、結語
全球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生活水平的提升,旅游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作用愈發突出。旅游企業的出現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同時也是人民群眾生活水平提升的重要象征,其在面臨一些企業發展一般性問題的同時,也必然會面臨一些特殊的問題。在競爭趨于白熱化發展的旅游行業中,旅游企業必須要正視自身在財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積極制定針對性的應對措施,通過持續加大財務管理力度,進一步提升旅游企業的財務管理水平與風險抵御能力,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取一席之地,創造更大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鄒世軍.淺談旅游企業增強財務管理的重要性以及有效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4,22:159+161.
[2]何林,許敢.論旅游企業資金效益的提升——以財務管理為中心[J].中國證券期貨,2013,04:172+174.
[3]趙娜.關于旅游企業財務管理之融資問題的探討[J].商業經濟,2013,16:80-81.
[4]董莉,柯曉華,勞湘軍.淺析后金融危機時期我國旅游企業的財務管理策略[J].中外企業家,2012,05: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