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作為貿易大國,我國貨物貿易收支金額呈逐年增長趨勢,托收作為國際結算的傳統方式之一,在巨額的國際資金收付中正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然而每年關于托收結算的相關糾紛也隨著貿易量的增加在不斷增長。本文就近年來我國進出口商在托收方式下面臨的風險進行了對比性分析,并針對這些風險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我國外貿企業 托收 風險 對策 差異
托收是國際結算的傳統方式之一,它也是我國外貿企業特別是出口企業收取貨款的常用方式。但是這種結算方式是建立在商業信用基礎上的,對于我國外貿企業來說風險較大。
一、我國進出口商在托收方式下面臨著不同的風險
托收分為光票托收和跟單托收,前者主要用于收取尾款、傭金、樣品費等一些金額較小,不重要的款項,而后者專門用于對外貿易貨款收取。本文中的托收僅指跟單托收,跟單托收是在賣方發貨后,把單據及匯票交與托收行,委托銀行通過其在國外的代理行向買方收款的結算方式。根據交單的前提條件不同,跟單托收又可分為付款交單(D/P){1}和承兌交單(D/A){2}。在這兩種托收類型中,對于進出口商而言,各自承擔的風險是不同的。
(一)對于我國出口商而言,承兌交單(D/A)的風險較大
從下列承兌交單的業務流程圖(6)、(7)、(8)、(9)環節可以看出,出口商交單的前提是進口商在遠期匯票上做承兌,只要進口商做完承兌,賣方就把單據包括代表物權的提單(B/L){3}交到買方手中,讓其提貨銷售,等到將來匯票到期,買方再向賣方付清貨款,可以看出,這種托收方式實際是賣方給買方的賒銷,在未付款之前就讓其提貨銷售。因此,D/A這種托收方式對于賣方而言,風險是很大的。主要的風險就在于,如果買方資信較差或資金實力較弱,提貨銷售后,匯票到期卻遲遲未來付款,甚至宣布破產或突然消失,此時賣方就有可能面臨貨財兩空的局面。
(二)對于我國進口商而言,在賣方市場上,如果對方企業選擇的是付款交單(D/P)下的遠期付款交單(D/P at…days after sight)來進行結算,仍存在一定不合理性和風險
根據下列遠期D/P的業務流程圖(6)、(7)、(8)、(9)環節可以看出,代收行拿到賣方的提貨單據,向買方提示,買方首先在遠期匯票上做承兌,一旦承兌,買方就擁有絕對的付款義務,付款責任是絕對的,但要拿到提單提貨卻在將來貨款付清之后。在這種情況下,買方往往會面臨如下困境:貨物到了銷售旺季,價格上漲,手里卻無貨銷售,必須等到匯票到期日才能去付款贖單,提貨銷售。在實際交易中,我國的進口商一般會在漫長的等待中錯失商機。從此角度講,如果雙方選擇的是即期D/P或D/A,進口商就不會面臨利潤少收的損失。
二、針對上述風險進出口商各自的應對策略
我國企業在訂立外貿合同時,如最終確定使用托收進行結算,我國企業應根據自己當時所處環境盡量避免對自己不利的托收方式,以減少風險。
(一)對于出口商而言
最好選擇即期付款交單(D/P at sight)方式來進行結算,在托收過程中還可以向托收行申請押匯。即期D/P也即出口商在進口商見票付清貨款的同時把單據交與進口商,這種方式對于出口商而言實質就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單),即使出現貨物達到進口國,進口商拒絕付款、拒絕收貨的情形,出口商也可以通過代理人及時處理貨物,挽回相應的損失。所以這種托收方式,對于出口商而言是比較安全的,不會出現貨財兩空的困境。在收款過程中,如果出口商出現資金周轉困難,出口商可以向托收行申請押匯,進行融資,在出口托收押匯中,托收行從出口商取得單據所有權,也即獲得貨物所有權,扣除相應利息,把凈款交給出口商以解決其資金困難。因此,這種托收方式對于我國的出口商來說是比較安全合理的。
(二)對于進口商而言
如果此時貨物處于買方市場,而且雙方選擇的是托收方式結算,在這種情況下,最好選擇D/A進行貨款的結算,特別對于資金相對匱乏的小企業而言,這種賒銷方式在爭取到出口訂單,賺取利潤的同時,又能暫緩其資金壓力。如果此時貨物處于賣方市場,進口企業處于不利的交易地位,也最好爭取用即期D/P這種風險分攤相對均衡的方式進行結算。
即使最終雙方選擇遠期D/P結算,進口商也可以通過向代收行融資來減少損失。我國的進口商在遠期付款贖單前,如果出現所購商品市場價格上漲,此時可以通過向代收行進行進口托收押匯,開具信托收據(T/R)④提前向代收行借出單據,提貨銷售,以減少利潤少收的損失。
(三)在托收結算方式下,進出商都應進行適當的風險管理
對于進出口商而言,無論哪種托收方式,都要首先做好對于對方的資信調查,選擇資金實力雄厚,資信度高的企業進行合作,以減少結算過程中的相應損失和糾紛。
其次,可以要求合作伙伴開立銀行保函。我國進出口商以托收方式付款或收款時,如果涉及的是遠期付、收款,除了對方的資信度外,我們還可以要求對方開立銀行保函,以銀行信用作為擔保,以減少我國企業收付匯風險。
最后,我國進出口企業發貨、收貨的方式最好選擇分批發貨,分批收付款,把風險控制在最小范圍。
(四)時刻關注和了解國際貿易慣例和對方國家的貿易習慣
國際貿易慣例《托收統一規則》第七款中規定,附有商業單據必須在付款時交出的托收指示,不應包含遠期付款的匯票。從此句規定可以看出URC522是不提倡遠期付款交單的。同時,在國際貿易中,很多國家(特別是北歐、拉美國家)也均把遠期付款交單當作D/A處理。因此,我國進出口商在與這些國家交易時一定要先了解相關國際慣例和這些國家的貿易習慣,為規避風險,最好在和對方訂立貿易合同時詳細注明相關的托收類型,以免產生誤解和不必要的糾紛。
注釋
{1}D/P:documents against payment
{2}D/A:documents against acceptance
{3}B/L:bill of lading
④T/R:trust receipt
參考文獻
[1]梁琦.國際結算(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7).
[2]王海文.淺議新形勢下出口貿易托收風險識別與防范[J].財會通訊,2010(14).
[3]趙越.國際結算中常用支付方式的比較與選擇[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13(2).
作者簡介:趙佳燕 (1979-),女,漢族,四川宣漢人,任職于四川大學錦城學院金融系,研究方向:國際經濟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