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偉吉林省蛟河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吉林蛟河 132500
傳染科護理風險及防范對策分析
王紅偉
吉林省蛟河市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吉林蛟河132500
目的調查分析傳染科護理工作中存在的風險,然后提出防范對策。方法選取該院傳染科在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60例傳染病患者作為實驗研究對象,該院護士提供相應的護理服務,然后對該院45名護士實施問卷調查,從問卷調查中分析、總結出有關傳染科護理工作中出現的護理風險,并就此提出相應防范對策。結果傳染科護理風險主要是傳染病房環境及設施方面存在風險、病房內感染、護理人員應急能力較差及傳染病報告制度執行不利;實施防范對策前,化學消毒劑損傷、交叉感染、消毒無效或出現不良反應發生幾率分別是23.33%、35.0%及18.33%,實施防范對策后,上述三項發生幾率分別是5.0%、10.0%及3.33%,防范對策實施前后不良反應發生幾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人員素質也顯著提升。結論對傳染科護理工作中存在風險進行認識,給予護理人員監督教育及相應防范措施,進而更好地減少護理風險事件出現幾率,促進護理工作順利開展。
傳染科;護理風險;防范對策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pidemiology of risk analysis in the presence of nursing work,and then put forward countermeasures.Methods Hospit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2013-60 patients with infectious diseases in 2015 were treated as experimental subjects,hospital nurses to provide appropriate care,then our hospital 45 nurses in the survey,analyzed from the questionnaire,summed up the risks related to nursing care epidemiology appearing,and make the appropriate preventive measures.Results The epidemiology of nursing risk is primarily the risk of infectious disease room environment and facilities,infection wards,emergency nurses and infectious disease reporting system less able to execute unfavorable;before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ventive measures,damage to chemical disinfectants,crossinfection,disinfection invalid or adverse reactions occurrence probability were 23.33%,35.0%and 18.33%,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reventive measures,the thre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were 5.0%,10.0%and 3.33%,preven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untermeasures adverse event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robability,P<0.05,but also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nursing staff.Conclusion The presence of Infectious Diseases in nursing risk awareness,education and supervision of nursing staff to give appropriate preventive measures,so as to better reduce the odds of nursing risk events to promote nursing work smoothly.
[Key words]Epidemiology;Risk of nursing;Countermeasures
傳染性疾病傳染性極強,其會造成大范圍的疾病傳播在一定條件下,給其他人的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對此傳染科護理人員要給予患者正確治療及護理,積極執行相關傳染病制度,按照規程進行護理操作,將傳染源控制好,避免其進一步傳播[1]。為了更好地給予傳染性疾病患者護理,該次實驗研究將選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來該院就診治療的60例傳染病患者作為實驗研究對象,探討分析傳染科護理中存在的風險,然后有針對地提出防范對策,保證護理工作順利開展,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將該院傳染科在2013年3月—2015年3月接收的60例傳染病患者作為實驗研究對象,傳染科護士對這些患者實施護理服務,該次實驗研究中對該院45名護士進行問卷調查,其中職稱構成主要是:21名護士、12名護師、8名主管護師、4名副主任護師,護理人員文化程度為:12人中專、22人大專、11人本科,護理人員均為女性,年齡在21~51歲之間。
1.2研究方法
向45名該院護理人員發放問卷調查表,調查問卷內容主要有病房環境設計方面、護理應急能力方面、相關制度執行方面,該次實驗研究一共發放了45份問卷,收回45份,有效回收率為100%。
1.3統計方法
此次實驗研究中,采用統計學軟件SPSS 17.0統計處理數據資料,相關數據資料使用[n(%)]表示,給予χ2檢驗,以P<0.05時,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病房環境及設施不好造成的風險
①一些傳染病房內或隔離區域內的標識不夠清楚,其中的設置的呼吸道隔離病房通常是開放式的,連接病房走廊內的空氣,一些沒有經過消毒污染區的物品直接送入了清潔區;隔離標識不清楚或者是不完善,模糊了清潔區與污染區的范圍。②配套消毒隔離設施還不健全不完善:有些病房內配套的消毒隔離設施也不健全,沒有將隔離衣或洗手盆放在病房門前;醫院在病房安排及維修方面工作不到位。③病房內消毒不完善徹底:消毒時機沒有準確把握好,或者是消毒時間過短或過度;采取的消毒方法不科學合理;沒有正確認識到消毒的重要性;消毒液配制方法不當,使得其溶液配制濃度過高或者是過低。④化學消毒劑的損傷:消毒劑配制、使用過程中,也會因為沒有把握好度而出現損傷自身的問題;患者擅自使用消毒劑也可能造成自身損傷[2]。
2.2病房內感染
①傳染病對醫護人員的感染:沒有給予患者及時的預防注射,一些護理人員與各種傳染病病人長時間、近距離接觸;一些醫護人員因為長時間工作而出現緊張情緒、過度疲勞等等,再加上休息不足也會使其免疫力低下;醫院部分護理人員采取的隔離、消毒措施也不到位,自我防范意識較弱。②一些患者違反規定擅自外出,容易出現交叉感染;不遵守醫院有關傳染病房的規章制度;呼吸道傳染病患者進行外檢時沒有佩戴口罩導致其出現交叉感染。
2.3護理人員沒有較強的應急能力
醫院傳染科因為季節性等原因,會出現短時間內收入大量傳染病患者,如果護理人員應急能力較弱,不能有效與其溝通,容易與其發生言語沖突,還可能出現手忙腳亂的現象,護理工作人員之間配合協調不好,導致其應急能力較差;多數傳染病患者發病十分急、病情變化也十分快,這使得護理人員不能很好地發現其急性癥狀,也不能對其進行較好處理[3];傳染病隔離病房的一些患者反感限制其活動的行為,私自離院外出,沒有適應消毒隔離要求。
2.4傳染病報告制度執行不好
部分傳染科護士對傳染病防治相關法律規定及傳染病防控中心的責任不清楚,沒有將傳染病報告卡及時填報。并將其外送或上傳給有關部門。
3.1病房環境及設施方面的防范對策
宣講隔離病房相關工作、消毒及作息制度等給隔離區的傳染病患者,幫助其熟悉病區內環境與基礎設施;醫護人員不能穿戴隔離區工作服、帽子或口罩離開隔離區進入清潔區;將清潔物品與污染物品嚴格區分開來;醫護人員應嚴格按照各病房要求進行隔離服、帽子、口罩等的穿戴;對患者做好入院宣教工作,分析傳染病傳播途徑將患者隔離開來;嚴格消毒污染區內的所有物品,然后才能送到半污染區;護理人員應在病房門前放置洗手池或有消毒液的泡手盆,熟練掌握各種消毒劑的性能、作用及使用方法;病房內空氣消毒最好選病人不在病房內實施;做好醫療廢棄物的交接登記手續,這些醫療廢棄物必須按照國家認定的醫療垃圾處理機構實施回收處理,不能夠私自處理[4]。
3.2病房內感染方面的防范對策
醫護人員應按時進行免疫接種,防止醫護人員接觸高傳染性疾病患者當其免疫力低下時;看管好患者不要讓其私自離開病區,或與其他不同疾病患者接觸;給隔離區患者提供較多生活、娛樂設施,滿足其精神及物質需求[5]。
3.3針對護士應急能力較差的防范對策
醫護人員的日常培訓工作也要做好,相關培訓人員要培養護理人員熟練掌握各種情緒、溝通控制方法,建立傳染病突發收治專業化預案,依據疾病高發季節性特點安排好對應人力及物力;加強醫護人員業務培訓,不能單獨讓沒有達到業務能力的醫護人員值班;當患者表現出外出苗頭或意愿時,應對其及時做好解釋安撫工作,對病房內隔離區域人員流動控制好[6]。此外,醫院傳染科還要組織護理人員認真學習、掌握相關法律知識,使其更加明確自身責任,指導護理人員依據工作程序將傳染病報告卡填寫出來,監督其外送或上傳給相關部門。
傳染科護理實施防范對策后,傳染科護理風險事件發生幾率與防范對策實施前相比顯著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傳染科護理防范對策實施前后風險事件發生幾率比較[n(%)]
傳染病的傳染性較強,而且在一定條件下其會形成大范圍傳播,給公眾生命健康造成威脅[7],對此傳染科護理人員在做好患者疾病治療及護理工作同時,還要做好傳染病預防控制工作,控制好傳染源,防止疾病進一步傳播發展[8]。醫院傳染科應增強護理人員的風險管理、安全教育與專業技術學習等培訓,采用預見性預防措施預防傳染科容易發生的安全隱患,以此減少護理風險,確保護理人員健康安全[9]。醫院應進一步建立完善的風險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護理人員行為,特別是處于感染率極高環境下,一定要建立完善的制度與規范,督促護理人員嚴格按照制度及規范進行護理操作,保證護理行為的科學性及安全性。具體來說,管理制度應包含:規范消毒操作及隔離制度,職業暴露處理流程及報告等制度,應特別主要真正落實所有規范制度,使各項護理工作都嚴格按照操作規程進行,規避護理人員風險[10]。傳染科護理人員還應與患者建立和諧關系,調整好自己的心理情緒,及時疏導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緒,護士長可以使用講座、面對面講話等形式提升護理人員防范觀念及意識,提升其心理素質[11]。該次實驗研究重點分析了傳染科護理中存在的風險因素,并就此提出了相關防范對策,促進護理工作順利進行。實驗研究結果表明:傳染科護理風險主要是傳染病房環境及設施方面存在風險、病房內感染、護理人員應急能力較差及傳染病報告制度執行不利;實施防范對策前,化學消毒劑損傷、交叉感染、消毒無效或出現不良反應發生幾率分別是23.33%、35.0%及18.33%,實施防范對策后,上述三項發生幾率分別是5.0%、10.0%及3.33%,防范對策實施前后不良反應發生幾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也有效提高了護理人員的素質。
綜上所述,對傳染科護理工作中存在風險進行認識,給予護理人員監督教育及相應防范措施,進而更好地減少護理風險事件出現幾率,促進護理工作順利開展。
[1]劉春紅.急診護理風險的原因分析與防范對策探討[J].北方藥學,2014,11(1):191-192.
[2]鄧德慧.傳染科護理風險分析及防范[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4,8(6):264-265.
[3]趙英飛.重癥監護室護理風險分析與防范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4,22(9):1563-1564.
[4]張娜,郭敏,王永勤.神經外科護理風險的分析及防范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30):310-311.
[5]袁振英.急診急救工作中護理風險的調查分析與防范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32):349-350.
[6]寧紅梅.肝病患者更需要人文關懷[J].當代醫學,2011,17 (24):117-118.
[7]齊秀偉,張淑玲,孟慶霞,等.傳染科臨床帶教體會[J].當代醫學,2010,16(22):164.
[8]陳在榮.急診護理潛在的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J].中國醫藥指南,2014,12(21):324-326.
[9]賴秀珊.分析急診護理風險及其防范對策[J].大家健康;學術版,2015,9(6):229.
[10]張艷,周勤,萬美萍,等.傳染科護理人員職業暴露與防護措施補遺[J].齊魯醫學雜志,2012,27(6):546-548.
[11]周玉蘭.傳染科護士職業暴露現狀調查分析和防護對策[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1,24(4):488-489.
Department of Infectious Diseases Care Risk Analysis and Countermeasures
WANG Hong-wei
Jiaohe City,Jilin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Jiaohe,Jilin Province,132500 China
R47
A
2096-1782(2016)07-0153-03
10.19368/j.cnki.2096-1782.2016.07.153
王紅偉(1975.1-),女,吉林蛟河人,本科,主管護師,研究方向:傳染病護理。
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