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萍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護理部,湖北宜昌 443000
神經內科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效果分析
吉萍
湖北三峽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護理部,湖北宜昌443000
目的探討循證護理在神經內科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擇該院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6例神經內科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觀察組(48例)和對照組(48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循證護理,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壓瘡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觀察組有效率為95.8%,顯著高于對照組(81.3%)(P<0.05);觀察組壓瘡發生率為4.2%,顯著低于對照組(22.9%)(P<0.0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達97.9%,顯著高于對照組(83.3%)(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神經內科護理工作中采用循證護理,能夠顯著提高臨床護理效果,降低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護患關系,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神經內科;循證護理;應用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work.Method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5 9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neurological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48 cases)and control group(48 cases),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nursing,the observation group on the base of routine nursing the evidence-based nursing,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bedsore occurred rate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were compared.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the effective rate was 95.8%,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81.3%)(P<0.05);observation group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sores rate was 4.2%,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22.9%)(P<0.05);observation group satisfaction as high as 97.9%,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3.3%)(P<0.05).Conclusion The use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th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nursing work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linical nursing effect,reduce the incidence of serious complications,improv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Merv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Evidence-based nursing;Application effect
隨著現代社會生活節奏的加快,神經內科疾病的臨床發病率在逐年增加,部分神經內科患者病情較嚴重,多伴有嚴重的神經功能和意識功能障礙,并發壓瘡、院內感染等并發癥的風險較高[1]。對此類患者如果不采取及時的治療和有效的護理,易產生諸多不良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安全[2]。神經內科疾病患者大多年齡偏高,體質較弱,臨床護理任務較為繁瑣[3]。隨著臨床護理模式的不斷發展進步,循證護理在現代臨床護理工作中得到了廣泛應用。循證護理的核心是證據支持,其在科學證據的基礎上為患者制定針對性強的護理方案,以科學實證對患者進行有效護理,是臨床認可的有效護理方法之一[4]。2014年6月—2015年6月,該院共收治96例神經內科疾病患者,對其中部分患者在臨床對癥治療的基礎上給予循證護理,效果滿意,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自2014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96例神經內科疾病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48例。其中觀察組男25例,女23例;年齡23~66歲,平均(52.5±3.5)歲;病例分布:腦卒中28例,古蘭—巴雷20例;器械通氣8例。對照組男26例,女22例;年齡25~68歲,平均(53.7±3.8)歲;病例分布:腦卒中30例,古蘭—巴雷18例;器械通氣10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等一般臨床資料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
入院后,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干預,包括:①皮膚護理:神經內科患者病情較為特殊,患者需長期采用相同體位,易并發壓瘡。因此,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皮膚加強護理,經常為患者清洗、擦拭壓瘡易發部位,嚴防患者發生皮膚破損導致感染。②飲食護理:指導患者合理搭配日常飲食,在保證充分攝入營養物質的基礎上,避免患者出現營養過剩問題。③心理護理:患者在治療期間易出現焦慮、煩躁等不良情緒,護理人員應針對患者的心理問題及時給予安慰與疏導,引導患者形成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臨床治療。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采用循證護理干預,具體包括:①成立循證護理小組,小組成員由護理經驗豐富、專業水平高、學習能力強的護理人員組成,護士長、督導護士、護士各1名。②循證培訓:定期對護理小組成員進行循證護理專業知識的培訓,促進每位成員均能熟練掌握并運用循證護理知識,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5]。③尋找問題:由循證護理小組組長帶領組員,每日兩次進病房查房,詳細詢問并統計神經內科護理工作中出現的難點問題,以此作為研究項目。④循證:根據統計出來的護理重點和難點,通過文獻查詢、網絡查詢等方法,科學評估護理方法的準確性和可操作性,并制定科學合理的臨床操作方法。⑤護理方法:根據研究出的循證護理結果對患者制定出一套針對性較強的護理方案,如遵循患者的心理護理、并發癥護理以及經濟能力護理,遵循護理人員的能力護理等因素進行臨床護理操作。
1.3觀察指標
護理干預兩周后,對兩組護理效果、壓瘡發生率及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護理效果分有效和無效兩個標準:以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病情得到明顯好轉,未發生過墜床、跌倒等意外事件為有效;以患者經護理干預后,病情沒有改觀,且經常發生墜床、跌倒等意外事件為無效[6]。護理滿意度采用本院自制調查問卷統計,共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三個級別。
1.4統計方法
該次研究所得數據均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觀察組有效率為95.8%,顯著高于對照組有效率為81.3%(P<0.05)。詳細見表1。

表1 兩組護理效果比較
2.2兩組壓瘡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壓瘡發生率為4.2%,顯著低于對照組壓瘡發生率為22.9%(P<0.05)。詳細見表2。

表2 兩組壓瘡發生情況比較[n(%)]
2.3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達97.9%,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83.3%(P<0.05)。詳細見表3。

表3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神經內疾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和多發病,患者病情以危重癥居多[7],患者多伴隨嚴重的神經功能和意識功能障礙,需長期臥床接受治療,加上營養供應不足、大小便失禁等原因,患者病發壓瘡的風險極高[8]。臨床研究表明,患者壓瘡等并發癥的高發生率與患者家屬有直接的關系,因此,醫護人員需及時做好壓瘡高發人群家屬的健康宣教工作[9]。此外,神經內科疾病患者在臨床護理工作中需進行鼻飼、吸氧、吸痰及導尿等護理內容,由于護理內容較為復雜繁多,采用傳統的常規護理干預往往無法達到滿意的護理效果,患者病發壓瘡等并發癥的風險較高,護理滿意度并不理想。因此,采用優質合理的護理干預模式來改善神經內科疾病患者的臨床預后顯得極為重要。
循證護理產生于上世紀90年代,受循證醫學的影響而產生,指明智、謹慎的運用醫學界的科學研究成果,根據護士的專業技能與經驗,并結合患者具體病情,為患者制定一份個性化的護理方案[10]。循證護理的核心精神在于對護理工作中出現的問題進行總結,并對解決方法進行驗證。與傳統的常規護理比較,循證護理具有較強的針對性、較高的真實性以及可操作性。因此,將循證護理模式運用到臨床護理工作中,能夠起到改善護患關系、提高護理質量的作用。羅芬[11]將128例神經內科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患者按照神經內科疾病常規護理方法進行護理,觀察組則采用循證護理方法護理,結果表明,觀察組有效率高達93.8%,顯著高于對照組有效率為86.7%,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且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12.5%,顯著低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5%,兩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宗艷紅[12]將90例神經內科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給予傳統護理方法護理,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方法,結果表明,觀察組有效率高達93.33%,顯著高于對照組有效率為62.22%(P<0.05);且觀察組壓瘡發生率為8.89%,顯著低于對照組壓瘡發生率為28.89%,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次研究中,筆者將96例神經內科患者隨機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其中對照組采用常會護理方法,觀察組采用循證護理干預,結果表明:觀察組有效率為95.8%,顯著高于對照組有效率為81.3%(P<0.05);觀察組壓瘡發生率為4.2%,顯著低于對照組壓瘡發生率為22.9%(P<0.05)。該次研究結果與前述學者的結論相一致。
由此可見,神經內科護理工作中采用循證護理,能夠顯著提高臨床護理效果,降低嚴重并發癥的發生率,改善護患關系,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韓杰.循證護理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全科護理,2013,11(5):394-395.
[2]王艷蘭,馮照新,馮清云.循證護理在神經內科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4,20(11):72-73.
[3]黃巧莉.論優質護理服務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貴陽中醫學院學報,2013,24(1):192-194.
[4]石媛.循證護理在神經內科褥瘡預防中的應用[J].中外醫療,2014(17):146-147.
[5]王海鷹,邱兆蘭.循證護理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的發展現狀與思考[J].慢性病學雜志,2010,12(9):978-979.
[6]楊玉娟.循證護理在臨床工作中的應用現狀[J].護理研究,2003,17(13):759-760.
[7]趙宇慧.循證護理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醫藥前沿,2013,2(18):273-274.
[8]黃月紅.循證護理在神經內科壓瘡高?;颊咧械膽茫跩].齊魯護理雜志,2015,21(3):79-80.
[9]母蕾.淺談神經內科褥瘡預防與護理方法[J].醫藥前沿,2013,34(27):302.
[10]賈巧紅.在神經內科治療中循證護理的運用研究[J].繼續醫學教育,2013,27(12):38.
[11]羅芬.循證護理在神經內科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醫藥指南,2012,10(23):656-657.
[12]宗艷紅.神經內科護理中循證護理的應用與意義[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4,12(16):105-106.
Analysis on Application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nerve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JI Ping
Nursing department,Affiliated Hospital of Hubei Three Gorges Polytechnic,Yichang,Hubei Province,443000 China
R473.74
A
2096-1782(2016)07-0147-03
10.19368/j.cnki.2096-1782.2016.07.147
吉萍(1976.6-),女,湖北應山人,本科,主管護師,主要從事臨床護理和護理管理工作。
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