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麗瑾,許艷榮新疆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康復科,新疆烏魯木齊 830049
康復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評價
舒麗瑾,許艷榮
新疆烏魯木齊市友誼醫院康復科,新疆烏魯木齊830049
目的該文就康復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與探討。方法選擇該院自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間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依據入院先后順序將其平均分為對照組(n=39)和研究組(n=39),對照組39例患者予以常規護理,研究組39例患者予以康復程序,其后比較兩組急性心肌梗死的護理效果。結果經不同方法護理后,研究組SAS評分為(40.66±2.52)分,SDS評分為(40.74±2.46)分(t=9.6147,P<0.05);對照組SAS評分為(45.74±2.13)分,SDS評分為(46.73±3.34)分,組間由統計學分析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t=9.0179,P<0.05)。護理滿意度97.4%高于對照組76.9%,組間由統計學分析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3142,P<0.05)。生活質量評分也明顯優于對照組。結論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中應用康復程序,其效果較為理想,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康復程序;急性心肌梗死;治療;應用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he rehabilitation program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application effect are analyzed and discussed.Methods From February 2014 to March 2015 in our hospital during the period of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ith 78 cases,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admission will b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39)and study group(n=39),control group(39 cases)were given routine nursing care,study group (39 cases)were given rehabilitation program,the nursing effect of subsequently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Results After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study group T1 SAS score for(40.66±2.52),SDS score(40.74±2.46);(45.74±2.13)(t=9.6147,P<0.05)in the control group in T2 patients,the scores of SAS,SDS score (46.73±3.34),between the groups by statistical analysis,significant difference(t=9.0179,P<0.05).Nursing satisfaction 97.4%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76.9%,group by statistical analysis,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 (χ2=7.3142,P<0.05).Quality of life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Conclusion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application rehabilitation program,the effect Fruit more ideal,has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Rehabilitation program;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Treatment;Application effect
目前而言,急性心肌梗死的患病率逐年呈現上升趨勢發展,因此對我國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了嚴重的威脅[1-2]。而心肌梗死的常發人群為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患者,因此部分引發因素致使其冠狀動脈粥樣硬化狹窄患者的身體中出現破裂現象,而血小板則因為破裂而呈現聚集現象,從而產生血栓,對冠狀動脈管腔造成一定的阻塞,致使心肌出現缺血以及缺氧現象。由于該疾病的治療周期較長,且預后效果較差,因此,在治療期間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尤為重要。該文為探討康復程序的應用效果,選擇該院自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間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并將研究結果進行如下分析,從而為臨床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該院自2014年2月—2015年3月期間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8例作為該次研究活動的調查對象[3-4]。其后按照入院先后順序將78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分為兩組,即對照組和研究組,每組患者39例。對照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范圍分布在50~70歲之間,中位年齡為(65.4±2.6)歲。研究組患者中,男性患者29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范圍分布在52~74歲之間,中位年齡為(66.7±3.1)歲。統計學分析對照組和研究組的基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給予對照組患者常規護理。給予研究組患者康復程序,詳情內容為:患者入院第一天,護理人員協助患者進食,并適當的按摩其肢體。與此同時,以通俗易懂的語言為患者講解康復相關知識,并進行針對性心理指導,從而緩解其不良心理,樹立治療疾病的信心。患者入院第2~5天,告知患者需要臥床休息,并告知其必要性。同時活動患者的肢體和關節,促進血液循環,避免發生血栓。其后,護理人員協助患者進行日常生活的練習,如:刷牙、洗臉以及獨自進食等。患者入院第6天,在能夠獨立下床站立的條件下,將座椅放置在床邊,在護理人員輔助指導下,在病房內進行緩慢走步。患者入院第7~9天,與患者進行深入溝通,并指導患者進行獨立練習,如:洗澡和穿衣等,同時鼓勵患者進行適當的走步[3]。患者入院第10~15天,在護理人員幫助下,進行爬樓練習,其步子要緩慢,日后結合患者的恢復情況增加訓練強度,并告知患者持之以恒。待患者能恢復生活自理能力,方可出院。
1.3觀察指標
采用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對患者的情緒進行評定,生活質量和護理滿意度采取該院通用的問卷,護理滿意度結果分為3個標準,即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5]。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患者例數+基本滿意患者例數/總例數。
1.4統計方法
該組所涉及的實驗數據均選擇統計學軟件SPSS 17.0進行數據的整理和計數,心功能恢復和護理滿意度的所得數據以[n(%)]表示,結果予以χ2檢驗,情緒變化和生活質量評分以用均數±標準差(±s),結果予以t檢驗,當結果P<0.05則表示兩組間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
研究組與對照組護理前,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無明顯差異;經不同方法護理后,研究組焦慮評分和抑郁評分的改善程度好于對照組,數據結果見表1。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s)

表1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焦慮、抑郁評分(±s)
組別(n=39)研究組對照組SAS護理前 護理后SDS護理前 護理后t P 47.64±6.71 48.22±6.44 0.3895 0.6980 40.66±2.52 45.74±2.13 9.6147 0.0000 45.38±4.71 49.85±5.42 0.8876 0.0002 40.74±2.46 46.73±3.34 9.0179 0.0000
2.2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
研究組生活質量評分均優于對照組,數據詳情見表2。
表2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s)

表2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s)
組別(n=39) 心理 生理 社會關系 環境研究組對照組t P 2.46±0.8 1.14±0.5 8.7379 0.0000 1.96±0.8 0.82±0.2 8.6334 0.0000 1.96±0.3 0.74±0.9 8.0310 0.0000 1.96±0.8 0.12±0.5 12.1802 0.0000
2.3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分析
經調查后得知,研究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數據結果見表3。

表3 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分析[n(%)]
據有關資料表明,急性心肌梗死的發病率逐年呈上升發展趨勢,如果不能及時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會嚴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6-7]。由于該疾病的治療周期較長,加之多數患者擔心治療效果,較易出現不良情緒,甚至有些患者喪失治療信心。因此,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期間實施相應的護理措施有著重要的意義。護理程序貫穿于整個治療過程,從患者入院第一天至出院當天,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康復訓練,并滿足患者的需求。該次研究中,研究組患者采用康復程序,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結果表明,研究組患者SAS評分為(40.66±2.52)分,SDS評分為(40.74± 2.46)分;對照組患者SAS評分為(45.74±2.13)分,SDS評分為(46.73±3.34)分。從表2的數據可以看出,研究組患者的心理評分(2.46±0.8)分、生理評分(1.96± 0.8)分,社會關系評分(1.96±0.3)分,環境評分(1.96± 0.8)分,明顯好于對照組患者的心理評分(1.14±0.5)分、生理評分(0.82±0.2)分,社會關系評分(0.74±0.9)分,環境評分(0.12±0.5)分。此外,從表3的研究數據可以發現,研究組護理滿意度97.4%,高于對照組76.9%,兩組實驗數據由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曾有學者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進行分析,并采用綜合性護理干預,其效果不是十分理想。與該文應用康復程序護理的護理結果進行對比,應用康復程序的患者,其SAS評分和SDS評分改善程度明顯好于應用綜合護理的患者,生理和心理評分也明顯較好,郭麗萍和黃明英等[8-9]學者研究后指出,急性心肌梗死容易出現焦慮和抑郁癥狀,負性情緒可使患者的江安神經系統亢進,升高茶酚胺濃度,一旦實施康復程序護理后,可以使其焦慮和抑郁心理得到減輕,從而使其依從性和主動性得到明顯提高。
綜上所述,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療中應用康復程序,其護理效果顯著,具有臨床應用價值。
[1]王志紅,黎月英,霍燕嫦,等.兩種康復程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術后心臟康復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現代臨床護理,2013(8):56-60.
[2]卓茹.不同心臟康復程序用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術后心臟康復的療效對比研究[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5 (4):434-436.
[3]董丹,劉洋,張麗杰,等.疾病不確定感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周康復程序療效的影響[J].心血管康復醫學雜志,2012,21(5):461-465.
[4]曹紅.康復程序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存質量及焦慮情緒的影響[J].蚌埠醫學院學報,2015(6):835-837.
[5]胡楠,王卓,吳靜,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術后應用5d快速康復程序的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4,20(36):4641-4643,4644.
[6]車偉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臟康復程序的應用療效觀察[J].中國醫藥科學,2011,1(11):101-102.
[7]夏春梅,許輝,李淑芬,等.早期心臟康復程序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基層醫藥,2011,18 (14):1880-1881.
[8]郭麗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周康復程序的護理效果觀察[J].醫學信息,2013(22):234.
[9]黃明英.急性心肌梗死病人2周康復程序的護理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0,24(34):3153-3155.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Program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SHU Li-jin,XU Yan-rong
Xinjiang Urumqi Friendship Hospital of Xinjiang Urumqi,Urumqi,Xinjiang Province,830049 China
R493
A
2096-1782(2016)07-0022-03
10.19368/j.cnki.2096-1782.2016.07.022
舒麗瑾(1964.10-),女,新疆烏魯木齊人,本科,副主任醫師,從事康復醫學工作13年。
2016-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