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偉吉林省長春市傳染(結核)病院麻醉科,吉林長春 130123
重癥肺結核病手術患者麻醉處理
王偉
吉林省長春市傳染(結核)病院麻醉科,吉林長春 130123
目的對重癥肺結核手術患者的麻醉處理措施和效果進行分析研究。方法選取于2012年5月—2016年4月期間在該院接受手術治療的重癥肺結核患者84例,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以及手術種類的不同而選取針對性的麻醉方式,63例接受連續硬膜外+強化麻醉,21例接受靜脈吸入全身麻醉。對比兩組患者的心率、血壓變化情況,以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連續硬膜外+強化麻醉組患者的心率變化為(20.18±1.88)mmHg,血壓變化為(30.25± 2.56)mmHg。全身麻醉組患者的心率變化為(19.85±1.64)mmHg,血壓變化為(31.05±2.21)mmHg。兩組患者的心率、血壓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連續硬膜外+強化麻醉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9.05%,全身麻醉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為14.29%,兩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根據重癥肺結核患者的實際病情以及手術種類的不同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至關重要,能夠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以及促進患者術后恢復。
重癥肺結核;手術;麻醉
[Abstract]Objective Narcotic action and effects of surgical patients with sever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were analyzed. Methods In May 2012—2016 during April in the hospital for 84 patients with severe surgical treatment of tuberculosis,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types of surgical patients and anesthesia to select targeted 63 patients received continuous hard+enhanced outer membrane anesthesia and 21 patients received intravenous inhalation anesthesia.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heart rate,blood pressure changes,and complications were observed.Results Enhanced continuous epidural anesthesia patients heart rate was(20.18±1.88)mmHg,blood pressure was(30.25± 2.56)mmHg.Heart rate variability in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group was(19.85±1.64)mmHg,blood pressure was(31.05±2.21)mmHg.Heart rate,blood pressur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small,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Enhanced continuous epidural anesthesia patients complication rate was 19.05%,in patients with general anesthesia complication rate was 14.29%,comparing the two groups,the difference was significant,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 Depending on the actual condition of severe pulmonary tuberculosis patient selection and appropriate type of surgery anesthesia is essential,to ensure smooth operation and to promote postoperative recovery.
[Key words]Severe pulmonary tuberculosis;Surgery;Anesthesia
結核病是這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慢性傳染病主要是由于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能夠侵及多種臟器,最為常見的為肺部結核感染,以納差、消瘦、盜汗、低熱(午后為著)、乏力、胸痛、咳痰、咳嗽、咯血、胸悶或呼吸困難等為主要的臨床癥狀,對于病情嚴重的患者臨床上一般采取手術治療[1]。該文回顧性分析2012年5月—2016年4月期間接受手術治療的84例重癥肺結核患者的臨床資料和麻醉資料,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于2012年5月—2016年4月期間在該院接受手術治療的重癥肺結核患者84例,以上患者均經各項臨床檢查確定符合1978年全國結核病防治工作會議制定的關于該病的相關臨床診斷標準[2],63例接受連續硬膜外+強化麻醉,其中,男性30例,女性33例,年齡在14~8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8.31±7.23)歲。63例患者中,12例患者為原發型,16例患者為血行播散型,18例患者為浸潤型,6例患者為慢性纖維空洞型,11例患者為結核性胸膜炎。
21例接受靜脈吸入全身麻醉,5例患者為原發型,4例患者為血行播散型,4例患者為浸潤型,5例患者為慢性纖維空洞型,3例患者為結核性胸膜炎。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疾病類型等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根據84例患者的實際病情以及手術種類的不同而選取針對性的麻醉方式,其中采用連續硬膜外+強化麻有63例患者,采用靜脈吸入全身麻醉的有21例患者。兩組患者的具體麻醉要求如下。
1.2.1術前探視患者由于受到長期病痛的折磨,并且具有程度不同的心理障礙,患者以及家屬也對手術效果和麻醉效果存在程度不同的顧慮,害怕手術意外的發生[3]。因此麻醉醫師在對患者實施麻醉前要加強術前探視工作,對患者的術前用藥情況、病例、病情、禁飲禁食等情況進行全面了解,對患者的需求進行全面的了解,對患者詳細說明手術方法、麻醉方法以及相關注意事項等,在患者同意后簽麻醉同意書[4]。
1.2.2術前用藥術前給予患者0.5 mg的抗膽堿類藥物阿托品(國藥準字H33021662,生產批號869045480 00198)或者0.3 mg的東茛菪堿(國藥準字H31021519,生產批號86900673000300)進行皮下注射,同時給予患者10 mg的安定注射液(國藥準字H51020677,生產批號86902101000487)進行肌內注射[5]。
1.2.3麻醉用具與藥品準備無論患者接受哪種麻醉方式,都需要在手術麻醉前,將復蘇用具、氧氣、急救藥品、麻醉藥品和麻醉設備、吸引器等相關用具和藥物等準確齊全,對手術麻醉的順利進行提供保障[6]。
1.2.4手術間溫度、濕度患者由于病痛的折磨,一般均體質較弱,因此在手術過程中大多數的患者中心體溫處于34~36℃之間,處于輕度低溫狀態[7];并且在室溫下大量輸入液體、手術間的低溫環境等均會大大降低患者的體溫,這種情況下很有可能導致凝血障礙、麻醉蘇醒延遲、藥物代謝減慢、感染增加、傷口愈合時間延長、術后滲血量增多、心肺疾患等多種并發癥的發生[8]。因此手術麻醉期間要將對室溫和濕度進行嚴格的控制,一般為24~26℃的室溫,50%~60%的濕度,在麻醉和手術過程中要給予患者保暖措施,要使皮膚的暴露時間盡可能的縮短,防止以上并發癥的發生。
1.2.5建立靜脈通道無論是對患者采取靜脈吸入全身麻醉,或者是連續硬膜外+強化麻醉,均需要維持有效循環。由于手術牽拉、術中失血以及麻醉等均有可能導致患者出現低血壓,因此在對患者進行麻醉前需要將靜脈通道建立好,將一定量的膠體液和晶體液預備充足,避免出現低血壓的情況[9]。如果患者術中出血量較多,或者病情較為嚴重,則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給予中心靜脈穿刺置管術。
1.2.6麻醉中監測 在麻醉和手術期間要對患者的呼吸、脈搏、體溫、心電圖、血壓、尿量及顏色、血氧飽和度等情況進行密切監測,保證患者維持呼吸道通暢;如果患者的麻醉方式為靜脈吸入全身麻醉,則需要待患者術畢清醒后將氣管插管進行拔除,避免出現窒息的情況,并且手術過程中需要對患者的血壓進行密切觀察,使尿管保持通暢,并跟患者尿液的顏色以及量、失血情況對來對輸血、輸液的量和速度進行準確的判斷[10]。
1.3統計方法
2.1麻醉結果
在該研究中,共有63例患者接受連續硬膜外+強化麻醉,在麻醉起效后對患者進行腹腔探查時出現心率、血壓不同程度下降的患者共有21例,分別為(20.18±1.88)次/min和(30.25±2.56)mmHg,在對以上患者進行對癥處理后,患者的心率、血壓均恢復正常水平;剩余21例患者接受靜脈吸入全身麻醉,腹腔探查時出現心率、血液不同程度下降的有10例,分別為(19.85±1.64)次/min和(31.05±2.21)mmHg,不同麻醉方式的患者,其指標變化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不同麻醉方式患者的指標變化對比(±s)

表1 不同麻醉方式患者的指標變化對比(±s)
組別 心率變化(次/min)血壓變化(mmHg)連續硬膜外+強化麻醉(n=63)全身麻醉(n=21)t P 20.18±1.88 19.85±1.64 7.65 >0.05 30.25±2.56 31.05±2.21 7.81 >0.05
2.2并發癥發生情況
該次研究中的84例患者中,連續硬膜外+強化麻醉患者63例,有12例出現并發癥,其中感染7例,昏迷5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9.05%,全身麻醉患者21例,有3例出現并發癥,其中感染2例,昏迷1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4.29%,全身麻醉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連續硬膜外+強化麻醉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不同麻醉方式患者的并發癥發生對比[n(%)]
肺結核病這種慢性傳染性疾病在臨床上較為常見,并且需要進行長時間的治療,隨著病情的發展,在治療期間患者可能會存在急腹癥或者咯血等情況,如果沒有進行及時有效的干預,則有可能導致患者窒息或死亡,臨床上一般采用手術治療的方法來對重癥肺結核患者進行治療。則需要馬上進行急診手術治療。在該次研究中,根據84例重癥肺結核患者的實際病情以及手術種類的不同而選取連續硬膜外+強化麻醉或靜脈吸入全身麻醉等針對性的麻醉方式,結果顯示:有63例患者接受連續硬膜外+強化麻醉,21例存在心率、血壓程度不同下降的患者接受對癥處理后均恢復正常;剩余21例患者接受靜脈吸入全身麻醉剩余21例患者接受靜脈吸入全身麻醉,腹腔探查時出現心率、血液不同程度下降的有10例,分別為(19.85±1.64)次/min和(31.05±2.21)mmHg,不同麻醉方式的患者,其指標變化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覃紹堅[11]曾報道,對44例肺結核合并急腹癥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時根據具體情況給予不同的麻醉方式,結果顯示:32例采用連續硬膜外+強化麻醉方式進行麻醉的患者中10例患者出現血壓、心率下降的情況,12例采用靜脈吸入全身麻醉方法進行麻醉,也存在血壓、心率下降的情況。該文結果與上述報道結果類似,均取得了顯著的麻醉效果,但是能夠看出連續硬膜外+強化麻醉方式經常會導致血壓、心率下降的情況,因此在采取這種麻醉方式的時候需要給予患者相應的對癥處理。
綜上所述,根據重癥肺結核患者的實際病情以及手術種類的不同選擇合適的麻醉方式至關重要,能夠保證手術的順利進行以及促進患者術后恢復。
[1]田金平.肺結核病凝血指標檢測的變化分析[J].疾病監測與控制,2014,22(12):778-779.
[2]楊永斌,李莉艷,高景,等.肺結核大咯血急癥手術的麻醉處理體會[J].現代醫學,2012,24(4):449-450.
[3]田雅文,余德美,劉政,等.無痛纖支鏡治療空洞型肺結核的臨床護理[J].西部中醫藥,2012,27(10):112-113.
[4]馬宏偉,丁麗景,趙子軍,等.肺結核患者全身麻醉下手術中肺損傷的預處理效果觀察[J].中國藥業,2015,6(15):6-7.
[5]余立軍,章琳,鄭超群,等.肺結核患者術后肺部感染的因素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17(1):179-180.
[6]李丹,車經偉.肺結核化療中類赫氏反應的特點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15,4(36):101-102.
[7]歐陽莉,孫勇,劉春華.肺結核并發肺癌患者的臨床特點和生存狀況研究[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5,11(31):44-45.
[8]陳曉霞.圍手術期護理干預對肺結核病患者行肺切除術的影響[J].華西醫學,2015,19(12):2291-2292.
[9]付近悅.耐多藥肺結核采用莫西沙星聯合依替米星治療的臨床觀察[J].基層醫學論壇,2014,25(35):4809-4810.
[10]呂連枝.38例妊娠合并肺結核患者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4,19(29):47-48.
[11]覃紹堅.肺結核急腹癥手術麻醉管理[J].職業與健康,2007,23(24):2354-2355.
Severe TB Patients Undergoing Anesthesia Treatment
WANG Wei
Changchun City of Jilin Province(TB)Hospital Anesthesiology,Changchun,Jilin Province,130123 China
R614
A
2096-1782(2016)07-0025-03
10.19368/j.cnki.2096-1782.2016.07.025
王偉(1979.9-),男,吉林榆樹人,碩士,主治醫師,結核外科臨床麻醉與無痛支氣管鏡檢查與治療。
2016-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