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18日,英國普通中等教育證書考試高級水平課程(A-Level )考試成績正式公布,引發英國高校新一輪招生大戰,然而部分高中畢業生對報考大學并不積極。
近幾年,因為取消高校招生限額,英國高校不斷擴大規模,如倫敦大學學院、國王學院、帝國理工學院、倫敦藝術大學、斯旺西大學等斥巨資建設新校區,導致學校貸款增加。脫歐后,英國高等教育面臨的不確定性增加,作為學校重要財政來源的歐盟和海外生源面臨流失的風險。此外,英國18歲上大學的人數下降。各校為吸引生源,推出各種優惠措施,如贈送平板電腦、提供接機服務、贈送英超球票、為成績優異的學生提供獎學金或減免部分學費,甚至為優秀學生提供“買一送一”服務,即報考本校本科專業,畢業后免費攻讀碩士研究生課程。如果學生推薦同齡人來上大學,還可減免部分學費。
面對高校花樣繁多的招生宣傳,一些高中畢業生開始認識到,大學更像是商場,而不是追求學術真知的地方。許多高中畢業生不再把上大學作為唯一的選擇。高額的大學貸款也是某些學生放棄報考大學,轉而選擇學徒制或其他技術培訓課程的重要因素之一。今年秋季入學的50萬名學生中,平均每個學生的貸款債務為4.4萬英鎊。代際研究基金智庫的報告顯示,大多數學生的貸款債務抵消了他們畢業后的高收入。
與之不同的是,如果選擇學徒制發展路徑,錄用學徒的公司看重的是學生能為公司發展帶來多少收益,而不是從學生學費上賺取多少錢。許多高中畢業生到一流公司實習或做學徒,其中不乏A-Level成績優異者。他們更希望找到與未來職業相關的發展路經,同時能避免高額的大學貸款債務。企業也愈加重視招聘18歲左右的青年人,鼓勵他們邊學習邊掙錢。18歲的娜塔莉畢業于倫敦國王學院附屬高中,今年 A-Level的數學成績為A*,物理成績為C。她最終選擇到戴森公司(Dyson)學習產品設計,研究如何提高產品性能。完成學徒制學位之后,她將獲得永久工作崗位。還有一些學生到律師事務所和會計師事務所實習。
巴克利銀行與“經濟與商業研究中心”的研究報告顯示,參加學徒制的學生的終生收入比有A-level成績的學生多11.76萬英鎊;大學畢業生僅比學徒制學生多掙2.2千英鎊(1.8%)。隨著大學學費的提高,這一差別將逐漸消失。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教育處李國強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