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明玉 徐越



摘 要:由于英國國家課程本身存在的問題、英國學生在國際測試中表現不佳等原因,英國2011年啟動了新一輪國家課程改革,歷經四個階段、三年時間,2014年逐漸實施新國家課程。筆者以關鍵階段二(Key Stage 2)的國家課程測試成績為切入點,探究此次英國國家課程改革的成效和問題,試為我國的課程改革提供啟示。
關鍵詞:英國;國家課程;課程改革;成效
一、改革背景
(一)緣由
英國國家課程誕生于1988年,后來進行了多次改革,而最近一次的改革則是從2011年1月20日開始的,由時任英國教育大臣邁克爾·戈夫宣布啟動。邁克爾·戈夫認為:“我們的國家課程不合格,我們已經淹沒在國際排名表中。經濟和技術變革的步伐正在加快,而我們的孩子已經被拋在后面。”[1]相關的證據表明英國迫切需要改革國家課程的性質和管理,并且小學課程過于飽滿,中學課程的學習計劃過于復雜,對于教學內容缺乏明確、簡潔的說明。[2]
此次國家課程改革的直接導火索是英國學生在國際測評中的表現不佳。英國學生在國際學生評估項目(PISA)和國際數學與科學趨勢研究(TIMSS)中的成績都不理想。比如,從2012年PISA測試結果來看,英國學生數學成績排名26,閱讀成績排名23,科學成績排名21[3];TIMSS成績也在不斷下降,特別是在2011年的測試中,10歲和14歲學生在數學和科學領域的成績都不如2007年的表現。[4]
(二)過程
多種因素促成了此次國家課程改革。自邁克爾·戈夫宣布國家課程改革之后,英國教育部組織成立了咨詢委員會和專家小組,為國家課程改革提供專家咨詢。咨詢委員會和專家小組的成員都是來自教育領域的專家和知名學者,其任務是支持教育部審查國家課程,為國家課程改革提供建議,并負責編制新的國家課程學習計劃(programme of study)和達成目標(attainment targets)[5]。歷時近一年,專家小組撰寫了《國家課程框架——專家小組的國家課程審查報告》。同時,英國教育部還就國家課程的改革舉行公開的社會辯論,廣泛征求和聽取社會意見。總體而言,英國教育部組織了三次大規模的社會咨詢,受到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和參與,為國家課程改革奠定了良好的社會基礎。2013年9月11日,邁克爾·戈夫公布了新國家課程框架,這也標志著此次國家課程改革進入尾聲,即將進入新國家課程的實施階段。新國家課程的大多數科目從2014年9月開始實施,但第2學年至第6學年和關鍵階段4的英語、數學和科學從2015年9月開始生效。[6]
縱觀英國新一輪國家課程改革,歷經國家課程改革的提出、國家課程改革的專家咨詢、國家課程改革的社會咨詢以及國家課程文件的出臺四個階段,符合英國教育政策制定的一般程序,即政策問題的產生、專家咨詢、社會辯論、政策文本的出臺。[7]
二、成效及問題
英國國家課程評估(National Curriculum Assessment,NCA)包含一系列評估,俗稱標準化成就測驗(Standard Achievement Tests,SATs)或標準評估測試(Standard Assessment Tests,SATs),常用來評估英格蘭地區公立學校學生的成就水平,它們構成了一個以學生年齡為依據、以教師為主導并基于測試的評估混合體[8]。伴隨此次新的國家課程的實施,英國國家課程評估也進行了相應的變革,主要是取消了國家水平測試,并規定由學校根據本校實際情況制定適合學生發展的課程評價[9]。新的國家課程實施一年之際,英國教育部和國家統計局評估了關鍵階段2的國家課程。
(一)成效初顯
從2015年關鍵階段2的國家課程測試結果中可以看出,國家課程中的大多數學科成績都得到了提高。相比于2014年,80%的學生在閱讀、寫作和數學學科方面達到水平4(Level 4)或以上;語法、標點和拼寫(GPS)的測試成績增加了4%;數學和寫作則分別增加了2%和1%。[10]
就閱讀成績而言,與2014年相比,2015年學生的測試成績達到水平4及以上的比例沒有發生變化(89%),與2010年的83%和1997年的67%相比,上升趨勢明顯;達到水平4b(Level 4b)或以上的比例則增加了2個百分點,達到80%;達到水平5(Level 5)或以上的比例增加了1%;達到水平6(Level 6)的比例則沒有明顯變化。但是從2016年起,學生成績將采用等級分數制(scaled score),而不是水平或亞水平(levels or sub-levels)。[11]
從語法、標點和拼寫的測試成績來看,2015年的測試成績得到提高,但成績達到水平4及以上的學生比例仍然低于其他學科。
較之2014年,學生的數學測試成績達到水平4的比例增長了1%,達到87%;達到水平4b及以上的比例則是在持續增長,達到77%;達到水平5及以上的比例則無明顯改變。
從國家課程的測試成績來看,2015年英國國家課程的測試成績相比較2014年來說,大都呈上升趨勢,成績略有提高,可以說英國實施的新國家課程取得了初步成效。
(二)存在的問題
雖然英國國家課程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對關鍵階段2的國家課程測試成績進行深入分析后發現,不同學校類型、不同地區以及不同性別之間的測試成績存在較大差異。
1.不同學校類型之間存在差異
將特許學校和自由學校作為一組,其成績水平與公立學校基本相同。具體而言,在閱讀、寫作和數學的成績方面,兩者達到水平4或以上的比例在80%左右,達到水平5或以上的比例在23%左右;在閱讀、寫作和數學方面取得的進展方面,兩者僅相差1%。轉制學校相比于所有的贊助學校,在閱讀、寫作和數學學科的成績方面,其學生達到水平4或以上以及水平5或以上的比例更高,并且兩者之間差距較大,水平4或以上的比例相差13%,水平5或以上的比例相差12%。此外,在實現閱讀、寫作和數學成績的預期進展方面,這兩種學校類型也存在差異,相差3%~5%,小于成績之間的差異(見表1)。[12]
2.不同地區之間存在差異
不同地區之間學生的成績具有相當大的差異,各學科成績也存在差異。在語法、標點和拼寫的測試成績達到水平4或以上方面,不同地區最低和最高表現之間的差異大于其他學科,為20%;其次則是閱讀、寫作和數學學科的差異,為17%。不同地區在閱讀和數學測試方面的差異基本相同,分別為12%和14%。此外,在不同學科取得的預期進展方面,不同地區在數學學科最高和最低表現之間的差異最大,達到16%,在閱讀和寫作學科方面則基本相同,前者為11%,后者為10%。從數據分析來看,地區間的成績差異大于預期進展的差異(見表2)。[13]
此外,各地的學科測試成績之間存在地區差異,倫敦和英格蘭東北部地區測試成績較好,約克郡和東英吉利成績較差。
3.性別之間存在差異
英國男生和女生在閱讀、寫作和數學方面的成績已經得到改善,但兩者在水平4或以上的成績差距仍然存在;高成績之間的性別差距已經在慢慢縮小。總體上來說,女生繼續在多項成績上優于男生。具體而言,女生繼續在閱讀及語法、標點和拼寫方面優于男生;在寫作方面,女生的表現更好,但男生在數學上的表現優于女生(見圖1)。[14]
三、反思及啟示
(一)反思
總體而言,英國新一輪國家課程改革是英國政府綜合考慮國際教育發展趨勢和本國教育發展狀況而做出的積極反應,是一個漸進的過程,呈現出穩中求變的態勢[15]。從國家課程的學生成績來看,英國學生在大多數學科上取得了進步,此次課程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仍然亟需解決國家課程中存在的一定程度的教育不公平問題,表現為不同學校類型、不同地區的學生成績存在較大的差異。
英國中小學教育不公平主要表現為教育機會不均等,富人階層的學生在A-Level考試中獲得3個A 的數量是窮人階層的兩倍。最近幾年,貧窮家庭學生進入牛津大學和劍橋大學的人數也逐步下降。據統計,2011年,英國8萬貧困學生申請者中有45人被錄取,2010年只有40人[16]。為促進教育公平,英國國家財政每年會投入大量資金改善教育機會不均,而此次英國國家課程改革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就是教育機會不均等、教育不公平。
(二)啟示
此次英國國家課程改革歷經了曲折的過程,但是專家意見和廣泛的社會參與為改革提供了廣泛的支持。新國家課程實施后,國家教育部和統計局通過全國范圍的評估,明確實施的成效及問題,不斷修訂國家課程。我國的課程改革應注意到英國課程改革中存在的問題,促進教育公平。
首先,我國的課程改革不僅要聽取專家意見,還要吸收社會各界的意見。英國此次國家課程改革不僅成立了專家小組和咨詢委員,還舉行全國范圍內有關課程改革的社會辯論。我國的課程改革主要由專家小組負責實施,社會各界的廣泛參與度不高。
其次,我國的課程改革應該采取全國范圍內的評估,明確改革成效。評估課程改革的方式多種多樣,但是英國采取了全國范圍內的大規模的測試評估方式,而且此種方式的樣本量大,數據齊全,代表性強。我國的課程評估方式大都是較小范圍內的評估,像英國一樣大規模的評估方式較為欠缺。
最后,我國的課程改革應持續關注教育不公平問題,采取措施促進教育公平。英國課程改革的評估結果顯示其存在一定的教育不公平,而我國的教育資源分布不均,同樣存在一定的教育機會不均等現象。因此,我國要避免教育不公平,加大對教育公平的關注度和投入度,促進教育公平。
注釋:
①②③資料來自英國教育部和國家統計局臨時數據。
參考文獻:
[1][5]Department for Education. National Curriculum Review Launched[EB/OL].https://www.gov.uk/government/news/national-curriculum-review-launched,2015-08-23.
[2]House of Commons Children, Schools and Families Committee National Curriculum—Fourth Report of Session 2008-09[R].London: The Stationery Office Limited,2009.
[3]OECD. Asian Countries top OECD’s Latest PISA Survey on State of Global Education[EB/OL].http://www.oecd.org/newsroom/asian-countries-top-oecd-s-latest-pisa-survey-on-state-of-global-education.htm,2013-12-07.
[4]郭爵湘.2014版英國國家課程標準研究[D].重慶:重慶師范大學,2015.
[6]Department for Education.2014 National Curriculum[EB/OL].http://webarchive.nationalarchives.gov.uk/20131202172639/https://www.education.gov.uk/schools/teachingandlearning/curriculum/nationalcurriculum2014,2015-10-01.
[7]呂杰昕.英國教育政策的制定過程分析[J].教育發展研究,2006(10A):43.
[8]Wikipedia.National-Curriculum-Assessment[EB/OL].http://en.wikipedia.org/wiki/National-Curriculum-assessment,2014-05-26.
[9]董婷、李猛.英格蘭地區1988年以來國家課程評估的發展及其特點[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5(3):24.
[10][11][12][13][14]Department for Education.National Curriculum Assessments at Key-stage 2 in England[R].London: Department for Education,2015.
[15]黃志生、馮加漁.穩中求變:英國新一輪國家課程改革述評[J].當代教育科學,2014(1):40.
[16]祝剛.英國新一輪國家過程修訂的解讀及啟示[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2(10):11.
編輯 朱婷婷 校對 吳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