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序 王卉
未必正確的周博士(以下稱周博士):王老師您好,多日不見,最近在忙什么?
偶爾迷茫的王老師(以下稱王老師):什么也沒忙,心里有點煩,還有點擔憂。
周博士:遇到什么麻煩了?說來聽聽,沒準兒我可以幫上一點忙。
王老師:昨天,我們學校請了一位專家來給我們講信息時代的教育,專家講的很多東西都很對,如信息技術可以開闊學生的視野、擴充學生的知識量等。但是,專家說,信息時代教師的重要性被弱化了,因為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通過互聯網獲取他們想要的知識。專家還特別明確地指出,再過二十年,三分之一以上的老師都會失業。聽得我心里莫名擔憂。
周博士:看來,您是擔心如果有一天學生們都能通過信息技術獲取知識,就不會依賴老師給他們傳授知識了?
王老師:嗯,而且不只是我,我身邊的很多老師都多少有些擔心呢!
周博士:就拿您所教的英語學科來說吧,英語教師的任務是什么?
王老師: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技能,增強他們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課程標準上不是寫得很明確嘛。
周博士:如果要提高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老師在傳授英語知識之外,要不要衡量學生的掌握水平如何呢?比如,他們的發音是否標準、交流是否自如、語感是否良好等?
王老師:當然需要了,這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周博士:那么,如果你打算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你會怎么做呢?
王老師:我會安排同桌對話、小組寫作、匯報演出之類的一系列活動,當然安排這些活動很費勁,既要讓他們活躍起來,又得管理好課堂紀律,協調好不同學生之間的配合,不過效果的確很不錯。
周博士:你會為了提高學生的口頭交際能力而犧牲他們的考試成績嗎?
王老師:不,我會能力、成績兩手抓,兩手都要硬。
周博士:當你發現學生的考試成績不是很理想時,你會怎么做?
王老師:我會對試卷進行分析,看看他們到底哪個類型的題目得分最低,是閱讀理解,還是完形填空,或者是語法改錯,再分析一下試題難度如何,是因為題目太難還是因為知識掌握有所欠缺,然后,再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
周博士:如果有學生在學完英語之后產生了崇洋媚外的情緒,天天說外國的歷史、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都比中國好,您會怎么處理?
王老師:對這類學生當然要進行心理上的疏導和幫助呀!要通過情感教育、價值觀教育,讓他們形成正確的思想和態度,客觀、合理地看待外國的語言、社會和文化。
周博士:您看看,按照您的說法,一個老師除了要做知識的傳授者之外,還必須做學生學習的診斷者,判斷他們的發音是否標準、知識掌握是否牢固;必須做課堂的管理者和協調者,讓課堂良性、有序地開展下去;必須做一個研究者,研究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或者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研究來促進教學;必須做學生成長發展的指導者,端正他們的思想、態度、價值觀念……所以說,一個老師承擔的角色是多種多樣的。
王老師:是啊,所以說要做一個好老師,往往會感到“壓力山大”呢。不過,您究竟想說明什么?
周博士:我想說明的是,一個好老師要扮演如此多的角色,但一臺電腦呢?一套信息技術設備呢?它或許可以作為一個無窮無盡的知識庫為學生提供知識,或許先進一點兒的設備還可以通過一系列程序來測試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但是,什么樣的技術能夠扮演研究者、管理者、協調者、心靈指導者等角色?
王老師:好像現在還沒有吧。
周博士:所以說,我估計給你們開講座的這個專家,應該是一個教育信息技術領域的專家,但卻不是一個教育專家,他不了解教師對學生的幫助是全方位、多角度的,僅僅把教師作為一個知識的傳播者來看待,所以才會說出信息技術可以取代教師、教師將被淘汰這種觀點。但在我看來,教師扮演的角色是多種多樣的,對學生的影響也是全方位的,因此,不可能被取代。
王老師:教師扮演的角色雖然多,但最重要的還是知識傳授者的角色,如果在知識傳授這方面被信息技術取代了,那教師受到的沖擊也蠻大的呢!
周博士:您說的沒錯。不過,信息技術真的可以取代教師在知識傳授方面的作用嗎?您想想,當您要求學生閱讀課外書籍的時候,他們是不是都會積極閱讀?
王老師:這個未必吧?肯定會有不愿意閱讀的學生。
周博士:那么,當您給他們布置作業的時候,也會有不認真完成的了?
王老師:這個確實,讓學生按時保質保量地完成家庭作業,一直是我們的一大難題。
周博士:看來學生的學習動機是需要提高的。
王老師:對,他們對學習并不總是有積極性。有的老師上課上得好一些,他們可能興致高一點;如果不喜歡某個老師的課,那這門課程的作業問題就最嚴重。
周博士:既然如此,那么,當知識內容不是以課外閱讀、作業練習等形式存在,而是以電子書籍、網絡題目等形式存在的時候,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一下子就提高了嗎?
王老師:好像不能吧?
周博士:所以說,信息技術即便再發達,它能夠提供的也只是一個知識的資源庫,這個資源庫看似容量巨大,但學生未必都能接受;這個資源庫看似唾手可得,但學生未必有意愿去獲取——如果沒有人去調動他們的學習動機,沒有人去培養他們學習的積極性,那么再多的資源、再容易獲取的信息,也都可能只是閑置在那里。
王老師:您的意思是,教師應該在培養學習動機和興趣方面發揮作用?
周博士:沒錯。正如您所說,某個老師的課上得好,學生的興致才高,才可能增強學習的動機和興趣。如果沒有老師的啟發、鼓勵和引導,全靠學生的自覺自愿,我很難想象有多少學生會長期堅持認真學習各門學科的知識。畢竟玩耍而不是學習才是兒童的天性啊!
王老師:我明白您的意思了,信息技術只能提供學習資料,但不能促進學習行為,更不能扮演學生學習的診斷者、管理者、協調者、指導者等多種角色,而這些都可以由教師來完成??磥斫處熯€是很重要的??!
周博士:當然重要了。即便是多年以后,我相信教師這一職業也不會因為信息技術的進步而銷聲匿跡的。
王老師:看來我之前的擔心有些杞人憂天了。謝謝您的開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