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巧娜
摘 要:為了滿足物流人才市場對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提升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行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探討就變得尤為重要。文章給出了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目標以及具體的落實措施,最后總結了實踐教學基地取得的良好效果。
關鍵詞:物流管理;實踐教學基地;任務驅動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Abstract: It is especially important to discuss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for logistics management in order to meet the logistics personnel market for logistics management personnel requirements, improve logistics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Target and specific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of building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for logistics management are given and finally good effect achieved from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is concluded.
Key words: logistics management;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task-driving
0 引 言
物流行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支柱性產業,產業鏈很長,管理很復雜。物流管理專業是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而產生的新型專業,實踐性很強,如何辦好物流管理專業,特別是如何建立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體系,是困惑高校培養高級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的突出問題,如何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一直是我們思考和探索的重點問題。為學生創造真實的實踐環境是提高實踐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于是2004年下半年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開始就近聯系物流企業,如中山港航集團、天潤物流、粵通物流、九州通醫藥物流、威高物流等,開始了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工作。因為企業文化、企業業務性質以及企業管理水平等客觀因素的制約和限制,有些校外實踐基地成為學生參觀見習之地,未達初衷;而有些校外實踐基地則脫穎而出,成為學院物流管理專業開展實踐教學的重要資源基地,特別是為物流管理專業學生提供了較高質量的頂崗實習崗位,受到學生和專業老師一致好評。其中與威高物流的合作是所有合作單位中最融洽和較有特色且有成效的。通過可行性研究,選擇依托威高物流集團的崗位群任務驅動而構建物流管理實踐教學基地,該基地在物流設施設備的范圍性和先進性、管理作業流程的規范性和科學性、物流服務崗位的廣泛性和綜合性等方面都能夠很好地滿足實踐教學的要求。
1 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目標和思路
1.1 基地建設目標
基于自身物流管理專業的特點,遵循“任務導向、實操性強、流程規范、功能齊全”的原則,以培養學生的綜合職業能力為目標,以核心的物流活動和標準的物流業務流程為基礎,以物流技術為重點,以物流信息管理系統為平臺,以物流設備為依托,以配套的課程為保證,構建專業化、實用性強的現代物流實踐教學基地。
1.2 基地建設思路
校企合作過程“校熱企冷”的現象非常普遍。為避免基地建設落入“校熱企冷”的俗套,必須堅持協同育人理念,建立協同育人的保障機制。以基地建設為契機,以協同育人為抓手,培養市場歡迎、企業滿意、符合學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人才。
校企雙方簽訂合作協議,在企業方建立實踐教學基地。雙方共同協商確定基地的運行管理機制。由企業提供場地,圍繞物流企業核心崗位群的管理任務雙方共建物流管理綜合實訓室,把實訓課程開進企業;企業每年有義務接納一定數量的學生來企業頂崗實習并實行輪崗制度,提供現場導師對頂崗實習學生進行業務指導,企業有擇用人才的優先權,為畢業生提供就業崗位;企業有義務向校方提供參加物流項目投標的相關資料和方案,讓學生參與到投標方案的制作中去;企業可利用學校的人才優勢,校企聯合攻關,解決企業的技術和管理難題;利用學校的師資和教學條件為企業提供職工培訓;接納教師到企業鍛煉,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經驗。
2 基地建設的落實
2.1 物流管理專業(本科)核心崗位群確認與分析
結合威高物流集團的實際崗位以及物流管理專業知識體系,篩選出物流管理專業核心崗位群,并對核心崗位群進行了崗位分析和職責描述。
2.2 外出調研考察
外出調研考察的目的就是學習和借鑒。除多次到威高物流實踐基地考察、調研、座談外,還先后到北京師范大學珠海分校、武漢工商學院、東莞市高技能公共實訓中心進行了調研考察,對他們的實踐教學經驗特別是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經驗進行了學習。
2.3 建立綜合物流管理實訓室
由威高物流集團提供場地,從項目經費中支出進行了裝修,購買了座椅、電腦、投影儀、音響等設施設備。威高物流集團向實訓室開放他們企業的物流管理信息平臺的端口,學生用特定賬戶登錄后在現場老師的指導下可以在該信息平臺上進行倉儲、運輸、質檢、報關報檢、物流金融、供應與采購等物流管理項目的虛擬操作和實際操作。
2.4 實踐課程開發
結合物流管理專業培養方案,依托威高物流實踐教學基地資源,以項目和任務為導向,進行實踐課程開發。開發了見習實習、《倉儲管理》課內實訓、《運輸管理》課內實訓、《國際貨代與報關實務》課內實訓、《物流信息技術》課內實訓、物流方案設計實訓、頂崗實習等實踐課程。
2.5 基地運行總結并形成反饋機制
對基地的運行情況進行實時控制和反饋,對不合理的規章進行調整,對學生的建議和意見進行收集、分析和處理,對實訓課程不斷完善。
3 基地建設發展的成果
隨著威高物流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發展和投入運行,圍繞基地資源開展了一系列實踐教學、教研和科研活動,物流管理以及其他相關專業學生的實踐技能得到較好的訓練和提高,教師隊伍得到很好的錘煉,教學水平和教學效果有了顯著提高,科研活動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基地建設發展過程中形成的建設程序和方法、運行管理機制將為未來其他基地的建設提供很好的參考和啟示。
3.1 學生專業能力提高,畢業論文質量明顯向好
依托威高物流實踐教學基地,物流管理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明顯提高。對2014年畢業學生的調查反饋顯示,畢業學生認為在威高的實訓和實習對他們的就業有很大的幫助,用人單位亦認為學院的畢業生在企業中上手快,很快能獨當一面。學生專業能力的提升,更直接地反饋在畢業論文水平的提升上,通過在威高物流實踐教學基地的實訓特別是頂崗實習,學生的畢業論文選題很好地避免了選題的“空大泛”,選題大多來自于實習過程中碰到的實踐問題,論文水平的提升反應了學生專業能力的提高。
3.2 企業管理水平改善,經濟效益有所提高
實踐教學基地對威高物流集團也起到了很好的正面促進作用。頂崗實習學生使企業在業務忙淡季的人力資源管理更自如,另外,學生在實訓實習過程中發現的企業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對企業的管理改善起到促進作用。高校老師通過深入了解企業的管理機制和業務流程,也能為企業提供一些有建設性的改善意見。企業利用學校的智力資源,解決生產過程的問題,克服技術難題,對在職人員進行崗位技術培訓,經濟效益有所提高。
4 結束語
威高物流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和運行,已經取得較好的成果。然而因為時間和客觀條件的限制,亦存在很多不足之處。比如,如何利用基地平臺進行校企科研合作,如何向社會推廣,擴大基地的對外開放度,使得基地產生更好的社會效益,尋求這些問題的答案將是我們下一階段的主要工作。希望我們的工作能對其他高校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的建設和運行起到一定的啟示和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 李桂梅,李科生. 立足雙贏:校外實習基地建設與研究[J]. 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0(4):75-77.
[2] 洪林. 國外應用型大學教學實踐體系與基地建設[J]. 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06(12):1585-1586.
[3] 丁金昌,童衛軍. 校內生產性實訓基地建設的探討[J]. 中國高教研究,2008(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