損益

進入2016年,曾被視為互聯網電子商務O2O創業藍海的生鮮電商行業,一大部分開始表現出疲態來。就在十余天前,“天天果園”被行業媒體爆出2015年開始布局的生鮮O2O門店陸續被關閉,其中北京的門店已全部關閉,上海等其他地區的門店也已有多數被關閉。而依靠富于傳奇色彩的“褚橙”一炮而紅的“本來生活”,其APP矩陣中的“本來便利”賬號信息也已和APP“本來生活”合并。8月3日,客戶在該平臺上看到,提示用戶進入“本來生活”下“極速達”模塊。這也意味著,作為于上月完成總額達1.17億美元C、C+輪融資的本來生活旗下的O2O項目,“本來便利”被終止了獨立運營。對于生鮮電商未來究竟該如何運營,業內人士認為,好的商品資源、成熟的行業運營團隊和渠道必不可少,同時,也需做好后臺和技術的后期支持。
尼爾森機構在2015年末發布的《中國生鮮電商行業發展白皮書》中曾提到,“未來3年,中國生鮮電子商務市場將呈現快速爆發式增長,2017年有望超過1000億規模,并于2018年站上1500億的高峰。”而艾媒咨詢也認為,預計至2018年,我國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
在報告中,尼爾森機構認為,這一數據是基于消費者生鮮電商消費習慣的養成和平臺冷鏈、倉儲系統的完善,“模式多樣、不穩定是中國生鮮電商商業模式的主要特征,未來商業模式仍然存在較大的變數和創新的可能。”
業內人士認為,在未來,除平臺自身運營能力外,食品安全問題、用戶體驗、由行業升級帶來的競爭加劇以及生鮮電商行業國際化的趨勢,將給國內生鮮電商平臺的發展造成瓶頸。

國新辦7月28日下午3時舉行新聞發布會,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劉小明在會上介紹《關于深化改革推進出租汽車行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的相關內容。意見提出,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和政府引導作用,在優先發展公共交通、適度發展出租汽車的基本思路下,抓住實施“互聯網+”行動的有利時機,推進出租汽車行業結構改革。主要任務包括:
一是科學定位出租汽車服務,堅持優先發展公共交通、適度發展出租汽車,統籌發展巡游車和網約車,促進兩種業態逐步融合發展;
二是深化巡游車改革,鼓勵巡游出租汽車企業通過提供網約車服務、推廣使用非現金支付方式,實現行業轉型升級;
三是規范網約車發展,明確網約車的合法地位,支持網約車平臺公司不斷創新規范發展;
四是鼓勵私人小客車合乘,為促進分享經濟發展,城市人民政府應鼓勵私人小客車合乘并制定相應規定;
五是營造良好的市場環境,加快完善出租汽車管理和經營服務的政策、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依法查處不正當競爭、排除或限制競爭等違法違規運營活動,強化全過程監管;
六是落實屬地管理責任,城市人民政府要充分發揮自主權和創造性,探索符合本地出租汽車行業發展實際的管理模式。
劉小明還介紹,另外,根據改革的總體思路配套起草的《管理暫行辦法》,確定了網約車高品質服務、差異化經營的發展定位,規定了平臺公司承運人責任及平臺公司、車輛和駕駛員應該具備的條件,并對平臺公司經營行為、車輛報廢、駕駛員專兼職從業、部門聯合監管等事項做出了具體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