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鳳鳴
?
骨髓腔和靜脈輸液在成人急救中的應用效果
陳鳳鳴
[目的]探討成人急救中骨髓腔內輸液的臨床效果。 [方法]將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無法快速建立外周靜脈輸液通道的128例急救成人病人,根據收治奇偶順序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試驗組采用骨髓腔內輸液,對照組采用靜脈輸液,比較兩組成功建立輸液通道時間、血壓回升時間及療效。[結果] 試驗組輸液通道建立時間及開始搶救起血壓回升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P<0.05),但開始用藥后血壓回升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試驗組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骨髓腔內輸液快速有效、安全性高、療效可靠,利于提高急救成功率。
急救;靜脈輸液;骨髓腔;成人
在急救過程中,能否快速有效地建立靜脈輸液通道及時用藥,是成功搶救病人的關鍵所在。臨床急救中,通常采用外周靜脈通道輸液,但部分病人由于靜脈塌陷、靜脈收縮或其他原因,無法及時有效地建立靜脈通道,必須立即采取其他措施代替,以免造成搶救時機的延誤,威脅病人生命[1]。對于不能建立靜脈通道的病人臨床中常采用淺表靜脈切開、中心靜脈穿刺置管或骨髓腔內輸液方法,淺表靜脈切開和中心靜脈穿刺置管在臨床中應用較普遍,但骨髓腔內輸液應用較少。近年來,我院在兒科骨髓腔內輸液急救技術成熟的基礎上,在成人臨床急救中對無法快速有效建立常規靜脈通道的病人,采用骨髓腔內輸液措施,取得了顯著效果。現報告如下。
1.1研究對象
收集2014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急救成人中無法迅速建立靜脈輸液通道的128例病人為研究對象,根據病人收治奇偶順序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64例。納入標準[2-3]:①搶救過程發現的靜脈收縮、塌陷或其他原因導致無法迅速建立輸液通道者; ②需穿刺部位無穿刺禁忌證(如骨折、畸形骨、燙傷、蜂窩組織發炎等)。本次研究通過醫院倫理委員會通過,獲得病人家屬同意。試驗組:男46例,年齡19歲~73歲(43.6歲±19.2歲);女18例,年齡24歲~66歲(38.8歲±16.3歲);創傷性休克37例,心搏驟停9例,食物中毒12例,上消化道大出血6例。對照組:男40例,年齡21歲~77歲(45.5歲±18.4歲);女24例,年齡19歲~58歲(37.6歲±17.3歲);食物中毒5例,心搏驟停8例,創傷性休克40例,上消化道大出血11例。兩組病人初次血壓測量值均小于95/62 mmHg(1 mmHg=0.133 kPa),入院后首次尿量為(348.6±189.3)mL。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研究方法
對照組采用靜脈輸液的方法(淺表靜脈切開或中心靜脈穿刺置管)。試驗組采用骨髓腔內輸液法:使用小型電鉆、長穿刺針等設備,于脛骨近端粗隆內側下1橫指或2橫指處實施局部麻醉,根據病人年齡、體型選擇穿刺針,按照正確步驟建立骨髓腔內輸液通道。
1.3評價指標
①成功建立輸液通道所用時間;②搶救開始和用藥開始至血壓回升(收縮壓≥原始收縮壓的 20%)分別用時;③搶救開始5 h內的療效。有效:癥狀緩解,血壓≥90/60 mmHg,尿量>18 mL/h;無效:血壓未升高或<90/60 mmHg,血氧飽和度<75%,尿量≤18 mL/h,臨床癥狀無好轉[4]。有效率=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采用SPSS 19.0軟件包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成功建立輸液通道時間及血壓回升時間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成功建立輸液通道時間及血壓回升時間比較 min
2.2兩組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療效比較 例(%)
現代醫學急救以快速、準確、有效為原則,依據病人具體情況給予恰當的急救措施和藥物治療,除對應的急救措施外,快速地建立輸液通道及時用藥顯得尤為重要[5-6]。通常急救輸液以建立外周靜脈通道為主,但部分病人由于靜脈萎縮、塌陷、靜脈識別困難等原因,需采用其他途徑替代外周靜脈通道。骨髓腔內含許多非萎縮性網狀海綿靜脈,具有完整的連接性且與血液循環相通,完全可以作為輸液通道,將輸入的藥物快速運轉到身體血液循環之中[7-8]。據報道,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骨髓腔內輸液技術作為一種醫護人員必須掌握的急救措施,廣泛應用于臨床急救,成為急救中外周靜脈輸液的首要備選途徑[9]。我院在兒科骨髓腔內輸液技術成熟的基礎上,將其應用于成人急救中。
本研究顯示:試驗組輸液通道建立時間及開始搶救起血壓回升時間較對照組明顯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但開始用藥后血壓回升時間與對照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療效比較,試驗組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骨髓腔內輸液具有快速、安全、操作簡單、療效顯著等特點,與常規靜脈切開、中心靜脈穿刺置管等輸液技術相比,骨髓腔內輸液技術建立通道速度快,療效可靠,能為搶救病人贏得寶貴時間,符合急救原則,利于提高急救成功率。
[1]陳雅靜,陳京立.骨髓內輸液在院前急救中的應用現狀[J].中華護理雜志,2014,49(3):333-336.
[2]何春梅,劉佳易,陳宏剛,等.注射器穿刺骨髓腔輸液在心肺復蘇急救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2,23(22):48-50.
[3]嚴信朝.危重急癥新生兒急救中骨髓腔輸液的應用效果評價[J].中國基層醫藥,2015,22(3):421-423.
[4]孫瑾.骨髓輸液對搶救危重病患者32例的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2,12(16):4466.
[5]黃新,柯友洋.骨髓腔內輸液在成人急救中的臨床應用研究[J].醫學研究生學報,2013,26(9):956-958.
[6]何春梅,劉佳易,陳宏剛,等.注射器穿刺骨髓腔輸液在創傷急救中的應用[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3,8(4):323-325.
[7]連新寶,姜南,楊清江,等.骨髓腔輸液在創傷失血性休克救治中的臨床觀察[J].中國急救復蘇與災害醫學雜志,2012,7(1):89-90.
[8]張曉紅,周鳳勤.骨髓輸液在危重癥手足口病患兒急救中的應用及護理[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2,18(10):1143-1144.
[9]陶亞梅,蘭鵬華.骨髓腔輸液在新生兒急救中的應用[J].河北醫藥,2012,34(6):895.
(本文編輯王麗寇麗紅)
Application effect of bone marrow cavity and intravenous infusion for adult first aid
Chen Fengming
The Nuclear Industry 416 Hospital,Sichuan 610000 China
陳鳳鳴,主管護師,本科,單位:610000,核工業四一六醫院。
R47
B
10.3969/j.issn.2095-8668.2016.03.012
2095-8668(2016)03-0174-03
2015-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