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 睿 毛富強靳 秀 蘇陽雪
中國.天津醫科大學精神醫學教研室(天津) 300070 E-mail:maofq@tmu.edu.cn △通訊作者
·論 著·(心理干預)
中國內觀療法文獻分析(1988-2015年)*
彭 睿 毛富強△靳 秀 蘇陽雪
中國.天津醫科大學精神醫學教研室(天津) 300070 E-mail:maofq@tmu.edu.cn △通訊作者
目的:總結和分析內觀療法在中國27年的發展動態和特點。方法:以“內觀”&“療法”為搜索詞,分別對中國知網(CNKI)、萬方醫學網、維普網進行主題搜素、關鍵詞搜素和標題/關鍵詞搜素,文獻涉及年份為1988年6月-2015年9月,并對文獻進行篩選,依據文獻計量學原理進行統計分析。結果:中國期刊共刊登內觀療法及相關文獻222篇,其中應用研究147篇(66.2%)。天津醫科大學(59篇,26.6%)、蘇州大學(16篇,7.2%)、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13篇,5.9%)是前三位作者單位;毛富強(42篇,18.9%)、王祖承(8篇,3.6%)、黃辛隱(8篇,3.6%)是前三位通訊作者;中國第二屆內觀療法大會論文集(34篇,15.3%)、天津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16篇,7.2%)、上海精神醫學雜志(11篇,5.0%)、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10篇,4.5%)、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9篇,4.1%)是前五位文獻來源;心理健康教育(28篇,19.1%)、精神分裂癥(28篇,19.1%)、網絡成癮(11篇,7.5%)、抑郁癥(10篇,6.8%)、酒依賴(10篇,6.8%)是前五位應用領域。結論:內觀療法論文數量呈現臺階式增長;天津、上海等內觀基地是論文發表的主力軍;會議論文集、碩士學位論文和學術期刊是主要文獻來源;內觀療法主要應用于心理健康教育和精神障礙治療領域;今后應進一步擴大核心作者隊伍、根據國情改進方法、拓展應用研究領域、不斷提高論文質量。
內觀療法;文獻;發展動態;特點
內觀法由日本吉本伊信1937年創立,通過特別的環境與操作,并回答內觀三項目(自己為對方做的事情,對方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為對方添的麻煩),從而重溫過去美好情感,改變過去錯誤的情感,改變思考問題的方式,對自己的歷史進行驗證,洞察自己的人際關系,改變自我中心主義意識的一種心理保健法[1]。將內觀法應用于臨床,對心身疾病和精神障礙進行治療時,稱為內觀療法(Naikan therapy)。
1988年6月上海王祖承教授在中國學術期刊首次報告內觀療法,將內觀療法引入中國[2]。27年來,在日本學者石井光、三木善彥、巽信夫、堀井茂男、真榮城輝明、榛木美惠子、栗本藤基等大力支持,中國學者王祖承、李振濤、張海音、毛富強、陸英智、郄鳳卿、曲偉杰、何蕊芳、黃辛隱等積極推動下,內觀療法在中國得到了推廣和普及[3]。
為了全面總結中國內觀療法的學術成果,本文對1988年6月至2015年9月的中國知網(CNKI)、萬方醫學網、維普網數據庫所收錄的內觀療法文獻進行調查,依據文獻計量學原理,首次對中國的內觀療法研究和應用進行總結,以便為內觀療法今后發展提供基礎和經驗。
1.1對象
1.1.1中國知網 是國家知識基礎設施(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NKI)。由世界銀行于1998年最早提出,CNKI工程是以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為目標的信息化建設項目,由清華大學、清華同方發起,始建于1999年6月[]。
1.1.2萬方醫學網 是萬方數據股份有限公司秉承開放聯合、專業精深的理念,聯合國內醫學權威機構、醫學期刊編輯部、權威醫學專家推出的,面向廣大醫院、醫學院校、科研機構、藥械企業及醫療衛生從業人員的醫學信息整合服務、醫學知識鏈接全開放平臺。為用戶提供期刊、學位論文、會議論文、科技成果等信息檢索功能,并提供在線支持服務[5]。
1.1.3維普網 原名“維普資訊網”,是重慶維普資訊有限公司建立的網站,該公司是中文期刊數據庫建設事業的奠基人。目前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綜合文獻數據庫。自1993年成立以來,公司的業務范圍已涉及數據庫出版發行、知識網絡傳播、期刊分銷、電子期刊制作發行、網絡廣告、文獻資料數字化工程以及基于電子信息資源的多種個性化服務[6]。
1.2方法
檢索方法本文以“內觀”&“療法”為搜索詞,分別對CNKI《中國學術文獻網絡出版總庫》、萬方醫學網、維普網進行主題搜素、關鍵詞搜素和標題/關鍵詞搜素,文獻涉及年份為1988年6月至2015年 9月,并對文獻進行篩選,刪除重復文獻,依據文獻計量學原理進行統計分析。
1.3統計處理
對符合標準的文獻222篇的數據進行統計處理,主要文獻計量學統計指標包括:作者發文數量、核心作者、地區分布、機構分布、論文多產單位、合著情況、發表期刊等。通過對這些文獻指標進行分析,描述內觀療法在中國的研究發展歷史和現狀,分析文獻、作者與內觀療法在中國發展之間的數量關系和分布規律。
2.1論文發表年度數量統計
中國期刊發表內觀療法相關論文共計222篇,論文數量、年度發表數量見圖1。

圖1 中國期刊內觀療法論文數量
2.2第一作者發文數量統計
內觀療法論文統計,共有第一作者156人,其中發文1篇的117人(75.0%);發文兩篇及以上作者共39人(25.00%),是內觀療法的核心作者,見表1。

表1 內觀療法論文第一作者發文數量統計[n(%)]
2.3第一作者地區單位分布
2.3.1第一作者地區分布 內觀療法論文第一作者按地區分,天津發文最多,有59篇(26.58%),其次為上海、江蘇、黑龍江、山東等,集中在經濟相對較發達的東部地區,見表2。

表2 內觀療法論文第一作者地區分布情況

表3 中國內觀療法論文發文量單位分布情況
2.3.2第一作者單位分布 內觀療法論文第一作者的所在單位發文情況,即論文多產單位情況,將發文量兩篇及以上的單位報告如下,見表3。

表4 中國內觀療法論文核心作者地區及單位分布情況

表5 中國內觀療法論文通訊作者地區及單位分布情況
2.4核心作者單位分布
核心作者是文獻第一作者中發文量較多,影響較大的作者。根據表1,發表兩篇論文及以上的作者為39人共計發文105篇。核心作者人數占第一作者總數的25.0%,發表的論文占發文總量的47.3%,核心作者地區及單位分布情況見表4。
2.5通訊作者單位分布
按照國際慣例,通訊作者是課題和論文的負責人,承擔課題的經費、設計和論文的書寫、把關,是論文和研究成果的聯系人,擔負著論文可靠性的責任。因此,論文的知識產權屬于通訊作者。中國期刊發表內觀療法論文的通訊作者共141人,發表兩篇及以上論文的通訊作者地區及單位分布情況見表5。
2.6作者合著情況
合著程度(合作度)指在確定時域內某種或某類期刊每篇論文的平均作者數,它是期刊合作研究程度的重要指標。其數值越高,合作智能發揮得越充分。
本研究中獨著的論文共93篇,占論文總數的41.9%,其余129篇為合著論文,占58.1%,論文合作撰寫情況見表6。
2.7論文發表期刊及會議情況
本研究表明,共有83種期刊、19個會議文集和3所高校的碩士學位論文發表過內觀療法相關論文,其中發表兩篇及以上論文的機構見表7。

表6 作者合作撰寫論文情況

圖2 內觀療法臨床應用研究的論文數隨年代變化
2.8應用研究情況
中國期刊發表的內觀療法論文主要分為理論研究和應用研究兩個部分,其中理論研究論文75篇(33.78%),應用研究論文147篇(66.22%)。
2.8.1年度發表應用研究論文情況 中國內觀療法應用研究論文年度發表情況變化曲線,見圖2。
2.8.2內觀療法應用領域情況 內觀療法研究論文147篇,其中心理健康教育領域應用28篇居于首位,應用對象包括研究生[7]、本科生[8]、中小學生等不同群體。
在精神障礙治療領域,內觀療法的應用十分廣泛。其中,精神分裂癥應用研究28篇,研究內容涉及臨床癥狀、認知功能、社會功能等諸多方面[9-10]。具體應用領域分布情況見表8。

表7 發表內觀療法論文的期刊、會議及學位論文分布情況

表8 內觀療法應用研究領域分布
2.9外國作者發表中國論文情況
外國作者在中國期刊共發表內觀療法論文11篇,其中第一作者10篇(90.91%),與中國作者合作論文兩篇(18.18%)。
作為同樣誕生于日本的心理療法,內觀療法雖然比森田療法問世時間晚了近20年,但是近乎同步進入中國[11],而且在中國的蓬勃發展也有進一步趕超森田療法的趨勢。
3.1內觀療法文獻量呈臺階式增長
1988—2015年內觀療法相關論文共計222篇,從圖1可以看出內觀療法論文年度發表數量呈現臺階式增長。1988-2004年的16年,每年論文發表在3篇及以下,這是第一個臺階;2005-2008年的4年,每年均有論文發表,但數量在9篇及以下,這是第二個臺階;2009年出現的論文發表高峰,與在山東淄博召開的第二屆中國內觀療法學術大會論文集被中國知網收錄有關,如果扣除該會議文集的34篇,當年其他文獻發表量僅為9篇,應歸為第二個臺階;2010-2014年的5年,每年論文發表量保持在20余篇,這是第三個臺階,說明淄博內觀大會對于推動中國內觀療法事業發展起到重要作用。根據普賴斯科學文獻翻番時間(10~15年)[12],結合圖1的曲線,可以預測內觀療法在今后5年將登上第四個臺階,進入一個更加蓬勃發展的新階段。
3.2內觀療法基地是文獻發表主力軍
2011年8月,在天津醫科大學舉辦的第三屆中國內觀療法學術大會上,批準天津醫科大學、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精神衛生中心、山東省淄博市精神衛生中心、甘肅省蘭州市第二醫院和哈爾濱曲偉杰心理學校等5家單位為首批中國內觀療法培訓基地。表3表明,上述單位在內觀療法文獻發表中均名列前茅。
此外,蘇州大學、天津中醫藥研究院附院、廣東金融學院、哈爾濱工程大學、河南焦作安康醫院等也發表了較多數量的論文,將成為中國內觀療法第二批培訓和研究基地。
3.3核心作者隊伍還有待進一步擴大

根據表1,核心作者共39人,占第一作者總數的25.0%,其地區及單位分布見表4,主要分布在天津、上海、江蘇、黑龍江、山東,與所有作者中發文最多地區分布一致,見表2,主要在經濟相對發達的我國沿海地區集中。核心作者單位分布與論文多產單位分布較為一致(見表3和表4),印證了學科帶頭人對團隊的帶動作用。
對1988-2015年內觀療法相關論文進行統計時發現,該領域共有第一作者156人,其中發文1篇的117人,占總第一作者數的75.0%,高于文獻計量學洛特卡定律所指出的發表1篇論文的作者占所有作者數量的60%的規律,說明內觀療法研究領域擁有廣泛的研究者。上文合著情況中提到了合作度,而合作率是合著論文占論文總量的比率。這兩項指標越高,表明科研的難度越高,論文的實用性越強。
3.4進一步拓展內觀療法應用領域
本文對內觀療法內容和研究領域進行了初步統計分析,應用研究論文共計147篇,占66.2%。應用研究和理論研究相互促進,以應用研究為主,是中國內觀療法文獻的分類特點,也符合中國的實際情況。
自1988年內觀療法引入中國以來,內觀療法就從未離開過臨床研究,并且發文量呈逐年震蕩上行的趨勢。由于多種原因,內觀療法目前主要應用于精神分裂癥和心理健康教育,相信今后的應用研究領域會進一步擴大。
3.5適應中國國情改進內觀療法
本研究表明,天津醫科大學發表46篇論文,占中國內觀療法總文獻量的20.7%。能夠開展大量的內觀療法應用研究,其主要原因,是天津醫科大學精神醫學教研室根據中國國情,對內觀療法進行了改進,提出了內觀認知療法,即在內觀療法基礎上整合了認知療法[1]。這種改進遵循心理機制,順應時代發展,適合國人特點,使操作更為規范,療效更為顯著,便于推廣普及[14]。
除了天津醫科大學以外,山東省淄博市精神衛生中心將內觀療法與森田療法整合應用[15],哈爾濱曲偉杰心理學校將內觀療法與箱庭療法整合應用,都進行了積極的探索[16]。
3.6不斷提高內觀療法論文質量
本文對發文量較多的期刊和會議進行了統計,見表6。通過統計得出發表過內觀療法論文的會議文集共19個,期刊共83份,發表過學位論文的大學共3所,其中《中國第二屆內觀療法學術大會論文集》、《天津醫科大學:碩士學位論文》、《上海精神醫學》、《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發文量顯著多于其他雜志及會議文集。
今后,應爭取將歷次中國內觀療法學術大會論文集被國內三大學術期刊資源網站收錄,以擴大內觀療法文獻在國內的傳播。既要加強內觀療法的應用研究來證明其療效,也要加強基礎研究來說明其機理。總之需要努力提高論文的水平和質量,爭取在國內高水平的學術期刊發表更多的內觀療法論文。進一步加強國內和國際內觀療法合作研究,產生高水平的內觀療法研究成果,并爭取中國作者在國外學術期刊,特別是SCI、SSCI收錄期刊發表內觀療法論文。
綜上所述,27年來內觀療法在中國已經得到了推廣和普及,在今后研究和探索內觀療法的深度和廣度上仍然有很大的發展空間[17]。
[1]毛富強.內觀認知療法理論與應用[C].第十三次全國行為醫學學術會議論文集,2011:174-175
[2]王祖承.內觀療法[J].國外醫學精神病學分冊,1988,15(3):138-141
[3]毛富強.內觀認知療法應用研究進展[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22(2):316-321
[4]百度百科.中國知網[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 775616.htm,2015-10-1
[5]百度百科.萬方醫學網[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 4516456.htm,2015-10-1
[6]百度百科.維普網[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 6200546.htm,2015-10-1
[7]徐小童,毛富強,劉霞,等.分散內觀認知療法對30名心理亞健康狀態碩士生應用評價[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0,19(6):495-496
[8]劉霞,毛富強,劉宏偉,等.內觀認知療法對醫學生非理性信念干預研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5):718-721
[9]程娟,徐小童,毛富強,等.內觀認知療法改善偏執型精神分裂癥康復期社會功能的研究[J].天津醫科大學學報,2014,20(4):313-315,322
[10]茅榮杰,朱光,羅碧明,等.內觀療法與行為療法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近期服藥依從性的影響[J].臨床精神醫學雜志,2014,24(4):217-219
[11]劉新蘭,毛富強.1988-2012年中國森田療法文獻分析[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3,21(5):725-727
[12]趙懷花,褚媛.體育院校核心期刊2007年論文作者分析[J].體育成人教育學刊,2008,24(6):38-39
[13]丁學東.文獻計量學基礎[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30-32
[14]毛富強.內觀認知療法[J].中華醫學信息導報,2011,26(2):20-21
[15]張勤峰,路英智.森田療法和內觀療法整合用于神經癥的理論及實踐[J].中國民康醫學,2014,27(9):92-93
[16]閆紅.沙游在內觀中的應用-心與心的對話與內省[C].中國第二屆內觀療法學術大會論文集,2009:123-127
[17]毛富強,李振濤.內觀療法在中國的研究進展和方向[J].國際中華神經精神醫學雜志,2004,5(2):123-125
http://www.cjhp.com.cn/
Analysis of Chinese Naikan Therapy Literature during 1988 and 2015
Peng Rui,Mao Fuqiang,Jin Xiu,et al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Tian Jin 300070,China
Objective:To summarize and analyze development dynamics and features of Naikan therapy in 27 years. Methods:Taking“Naikan”and“therapy”as search terms.Making topic,keywords and title/keywords search at CNKI,Wanfang medical network and VIP.The literature was between June,1988 and Septemper,2015.Screening the literature and making statistic analysis subject to bibliometrics principle.Results:China journal published a total of Naikan therapy and 222 literatures,th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of 147 articles(66.2%).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59,26.6%),Soochow University(16,7.2%),the mental health center of Shanghai(13,5.9%)was one of the top three author;Mao Fuqiang(42,18.9%),Wang Zucheng(8,3.6%),Huang Xinyin(8,3.6%)was one of the top three communications the author China;the second session of the conference of Naikan therapy(34,15.3%),the master degree thesis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16,7.2%),Shanghai Journal of Psychiatry(11,5%),China Journal of Health Psychology(10,4.5%),Chinese Journal of behavioral medicine and Brain Science(9,4.1%)was the top five sources;mental health education(28,19.1%),schizophrenia(28,19.1%),Internet addiction(11,7.5%),depression(10,6.8%),alcohol dependence(10,6.8%)was used as one of the top five Field.Conclusion:Naikan therapy in showing the number of step growth;Naikan training base in Tianjin,Shanghai and other is published the main force;Graduate Dissertations and scientific journal conference proceedings,research is the primary literature sources;Naikan therapy is mainly used in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and mental disorders treatment fields;in the future,we should further expand the core author groups,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to improve the methods,expand the application field of study,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he paper.
Naikan therapy;Literature;Development dynamics;Feature
R749.055
A
1005-1252(2016)10-1524-06
10.13342/j.cnki.cjhp.2016.10.024
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后期項目資助(編號:TJJXHQ1401)
2016-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