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笑,劉堃,郭麗娜,張瑞雪,劉永闖
(錦州醫科大學護理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1)
社區老年人抑郁情緒與心理資本的相關性研究
馮笑,劉堃,郭麗娜,張瑞雪,劉永闖
(錦州醫科大學護理學院,遼寧 錦州 121001)
目的探討社區老年人抑郁情緒與心理資本的相關性,為促進老年人心理健康提供依據。方法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應用流調中心抑郁量表(CES-D),老年人心理資本量表對500名社區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并分析。結果不同性別、配偶情況、文化程度、收入情況及居住情況的老年人在抑郁情緒得分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性別、配偶情況、文化程度、收入情況及居住情況的老年人在心理資本得分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抑郁情況總得分和各維度與心理資本總得分和各維度均呈負相關(P<0.01);多元線性回歸結果表明,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及居住情況是抑郁情緒與心理資本相關性的控制變量。結論抑郁情緒與心理資本相關,針對老年人不同特征進行心理干預,提高老年人的心理資本可減少其抑郁情緒和抑郁發生的可能性。
老年人;抑郁情緒;心理資本
隨著我國老齡人口比重不斷上升,老齡化程度加深,老年人的精神健康問題日益引起人們的關注,其中抑郁情緒是老年人常見的心理問題,嚴重影響老年人的生活質量[1]。心理資本是個體在成長和發展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種積極心理狀態[2]。心理資本并非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它與后天的教育和社會歷練(生活經歷、教育狀況、社會支持、家庭關系及社會角色等)密切相關。因此,關注老年人群的心理資本相關問題,對促進老年人的健康狀況和社會適應意義重大[3],同時為深入老年期抑郁情緒的預防和干預策略提供科學依據。
1.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采用分層隨機抽樣方法對江蘇省鹽城市亭湖區、鹽都區以及開發區的9個街道社區老年人進行問卷調查。納入標準:①年齡≥60歲;②意識清楚,有語言表達能力或閱讀能力,與調查員溝通無障礙;③知情同意,愿意配合,依從性好。排除標準:①非常住人口;②問卷內容不完整有缺失值。本次研究共發放問卷500份,其中回收有效問卷488份,有效回收率為97.6%。
1.2調查工具
①一般資料調查表:由研究者自行設計,包括年齡、性別、配偶情況、子女情況、收入情況、文化程度、居住情況及社交情況等;②流調中心抑郁量表(CES-D)[4]:用于抑郁情緒的評定,共20個條目,分為正性情緒、負性情緒、軀體狀況和人際關系4個維度,每個條目得分范圍0~3分(其中有4項為反向計分(第4、8、12及16項)),總分范圍為0~60分。所得分數越高,反映抑郁情緒越嚴重。該量表的Cronbach a系數為0.789。③老年人心理資本量表:用于老年人積極心理狀態的測定,共20個條目,分為自我實現、堅韌頑強、誠信穩重、感恩奉獻4個維度,量表采用Likert式5點計分法,完全不符合為1,比較不符合為2,不確定為3,比較符合為4,完全符合為5,得分越高則表明心理資本水平越高,該量表的總Cronbach a系數為0.88[5]。
1.3質量控制
對調查員進行統一培訓后,采用一對一問答方式,最后數據錄入時,將問卷進行編碼,對每份問卷進行審核復查,保證不漏不重。
1.4統計學方法
運用SPSS 17.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6]。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兩組資料間比較采用t檢驗,多組資料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抑郁情緒與老年心理資本相關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關分析,影響因素用多元回歸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一般調查資料情況
男、女分布狀況:男、女分別占44.6%和55.4%;年齡分布狀況:平均年齡為(72.93±7.87)歲,其中60~69歲占35.1%,70~79歲占44.2%,≥80歲占20.7%;配偶情況:健在占72.3%,喪偶占27.7%;居住方式:和配偶或子女同住占87.6%,獨居者占12.4%;文化程度分布情況:小學及以下占55.2%,初中占24.0%,高中及以上占20.8%;月收入情況(元/月):<500元占22.4%,500~元占26.1%,1 500~元占27.3%,2 500~元占22.4%。
2.2不同特征老年人抑郁情況和心理資本的得分比較
從表1可得知:不同性別、配偶情況、文化程度、收入情況及居住情況的老年人在抑郁情緒得分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年齡、性別、配偶情況、文化程度、收入情況及居住情況的老年人在心理資本得分方面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對老年人的年齡、文化程度及收入情況進一步兩兩比較,可得知:①在年齡方面,60~歲與80~歲兩組的心理資本得分均值差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②在文化程度方面,任意兩組的抑郁量表得分均值差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除初中與高中以上這組外,其他兩組的心理資本得分均值差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③在收入情況方面,除500~元與1 500~元組和1 500~元與2500~元這兩組,其余各組的抑郁量表得分均值差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500元與500~元,<500元與1 500~元,<500元與2 500~元的心理資本得分均值差顯著,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3社區老年人抑郁情況與心理資本的相關性分析
表2結果顯示:抑郁情況量表總得分和各維度與心理資本量表總得分和各維度均呈負相關(P<0.01)。除人際關系維度與心理資本各維度外,其他各維度總體相關程度呈中度相關。可得知老年人抑郁情緒與心理資本相關,抑郁情況得分越高,相應的心理資本得分越低。
2.4社區老年人抑郁情緒與心理資本的相關性研究
將老年人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及居住情況作為控制變量,抑郁量表總得分為因變量(Y),老年人心理資本量表的4個維度為自變量(X),做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表3回歸方程顯示:①將性別作為控制變量(1=男,2=女),由線性方程結果可得知男性老年人的抑郁情緒與自我實現,堅韌頑強,感恩奉獻有關;而女性老年人的抑郁情緒與自我實現,堅韌頑強有關;②將年齡(60~79歲為中低齡,≥80歲為高齡)作為控制變量(1=60~79歲,2≥80歲),結果可得知,中低齡老年人的抑郁情緒與自我實現,堅韌頑強,感恩奉獻相關;而高齡老年人的抑郁情緒與堅韌頑強有關;③將文化程度(1=小學及以下,2=初中,3=高中及以上),居住情況(1=和配偶/子女住,2=獨居)作為控制變量,結果一致(未列入表中),可知抑郁情緒均與自我實現、堅韌頑強有關。
表1 不同特征老年人抑郁情況與心理資本的得分比較 (n=488,)

表1 不同特征老年人抑郁情況與心理資本的得分比較 (n=488,)
特征抑郁情況得分F/t值P值心理資本得分F/t值P值年齡/歲60~ 13.540±6.399 66.869±8.664 70~80~14.630±6.743 14.520±5.304 1.570 0.209 65.323±9.043 63.327±7.778 5.224 0.006性別男13.350±5.800 -2.783 0.006 66.546±8.952 2.481 0.013女14.940±6.597 64.573±8.473配偶情況健在 13.360±5.976 -5.037 0.000 66.352±8.847 3.689 0.000喪偶 16.500±6.563 63.119±8.015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 15.300±6.352 63.929±8.395初中 13.710±6.205 10.928 0.000 67.078±8.083 9.465 0.000高中及以上 12.010±5.620 67.614±9.594收入情況/(元/月)<500 16.190±7.425 62.222±8.741 500~ 14.420±6.305 66.278±8.295 1500~ 13.580±5.442 66.477±7.871 2500~ 12.670±5.379 66.750±9.465 6.723 0.000 7.388 0.000居住情況配偶/子女住 13.810±6.009 -3.898 0.000 65.771±8.717 2.206 0.028自己獨居 17.170±7.502 63.102±8.636

表2 社區老年人抑郁情況與心理資本的相關性分析(r值)

表3 不同特征社區老年人抑郁情緒影響因素的多元線性回歸
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老齡人口的增加,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保健面臨嚴重挑戰[7];國內外研究結果均顯示社區老年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抑郁[8-9],我國老年人中85%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27%患有明顯的焦慮抑郁癥狀[10],這種不良的心理狀態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的身體健康。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在這樣一個大背景下,通過研究抑郁情緒的影響因素,利用心理干預手段,提高其心理資本,減輕或消除抑郁情緒,最終達到保持老年人健康狀態的目標。
就一般資料而言,相關研究發現,社區老年人心理健康狀況受年齡、軀體健康狀況、文化程度、情緒調整能力、城鄉戶籍、經濟狀況、家庭結構及社會支持等因素的影響[11-12]。本研究結果顯示:抑郁情緒方面受社區老年人的性別、配偶情況、文化程度、收入情況及居住情況的影響。女性、喪偶、低文化、低收入及獨居的老年人抑郁情況得分較高;老年人心理資本方面受年齡、性別、配偶情況、文化程度、收入情況及居住情況的影響。高齡、女性、喪偶、低文化、低收入及獨居的老年人心理資本得分較低。由此可得知,在對社區老年人抑郁情緒進行心理干預時,要將女性、喪偶、獨居、低收入及低文化程度的老年人作為重點對象,及時消除其負性情緒,提高其積極心理狀態以達到身心健康的目的。
社區老年人抑郁情緒與心理資本的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抑郁狀況與心理資本呈負相關,其中各維度間大部分呈中度相關。可認為內心心理資本較高的老年人可通過自己的心理素質較大程度緩解各種刺激和壓力源,故而擁有較高心理資本的老年人所感受的抑郁情緒水平較低;因此,提高老年人的心理資本可減輕或消除抑郁情緒。心理資本作為影響個體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并且通過有目的的干預,可以提供個體的心理健康水平,可為老年人心理健康的提升提供一個好的視角[13]。具體老年人心理資本干預措施為:①讓老年人心懷感恩,樹立希望,通過參加文體活動,開辟“向外”通道等提高與社會聯系,保持良好心理狀態;②培養樂觀的解釋風格和包容的精神,可通過案例學習,故事模擬,同輩交流等方式達到;③增強韌性,通過獲取良好的社會支持,學會良好的情緒控制方法,提高身心健康。
此外,對社區老年人抑郁情緒與心理資本的相關性做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老年人的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及居住情況是抑郁情緒與心理資本相關性的控制變量,但在性別和年齡方面,影響抑郁情緒的因素不完全一致。因此,本研究在利用老年人心理資本對抑郁情緒進行干預時,需要因地制宜,將控制變量的內容納入其中,尤其對于影響因素不一致時(老年人的性別與年齡),針對不同的年齡段與性別,制定適宜的干預方案。
[1]孫偉銘,袁也豐,盧和麗,等.社區老年人抑郁情緒的心理干預示范性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4,(20):2308-2311.
[2]郭薇,劉連龍.心理資本、社會支持對老年人主觀幸福感的影響[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7):1054-1056.
[3]張林,王愛華,劉芳.老年人焦慮抑郁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醫學倫理學,2014,27(6):873-875.
[4]RADLOFF L S.The CES-D scale A self-report depression scale for research in the general population[J].Appl Psychol Measure,1997,1(3):385-401.
[5]石惠.老年人心理資本及其與社會支持、生活滿意度關系研究[D].蘇州大學,2013.
[6]劉堃.SPSS統計分析在醫學科研中的應用[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2,175-183.
[7]肖存利,陳博.北京市西城社區老年人焦慮與抑郁現況調查[J].中國全科醫學,2014,(26):3113-3116.
[8]SEYMOUR L,GALE E.Even elders get the blues[J].Mental Health Today,2005,(3):29-31.
[9]劉平,程秀霞,閆忠芳.淺談老年病人的心理特點及溝通方法[J].實用全科醫學,2005,3(2):135.
[10]閆玉美.老年人的社區護理服務需求及對策[J].實用心腦肺血管病雜志,2011,19(3):486.
[11]欒文敬,楊帆,串紅麗,等.我國老年人心理健康自評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42(3):75-83.
[12]劉海娟,劉俊杰,張敏等.河北省老年人生存質量現狀及影響因素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13,16(4):1137-1139.
[13]石惠,吳繼霞.老年人的幸福秘籍:心理資本的干預[J].健康管理,2015,(4):44-50.
(張西倩編輯)
Correlation research on community elderly depression 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
Xiao Feng,Kun Liu,Li-na Guo,Rui-xue Zhang,Yong-chuang Liu
(College of Nursing,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Jinzhou,Liaoning 121001,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mmunity elderly depression 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and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promotingmental health in the elderly.M ethods The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method was adopted,and the Center for Epidemiological studies Depression Scale(CES-D)and psychological capital questionnaire were used to survey 500 community elderly people.Results Different sex,spouse status,degree of education,income and dwell brough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 of depression(P<0.05).Different age,sex,spouse status,degree of education,income,dwell brough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P<0.05).The total score of depression and each dimension and the total score of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all dimensions were negative correlation(P<0.01).Multiple liner regression results showed that age,sex,degree of education and dwell were the control variables.Conclusions Depression is associated with psychological capital.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for the elderly can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capital and reduce the rate of depression.
elderly people;depression;psychological capital
R 473
B
10.3969/j.issn.1005-8982.2016.12.028
1005-8982(2016)12-0131-04
2015-12-10
劉堃,E-mail:405376967@qq.com;Tel:15841670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