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國宏
遼寧省建平縣農村經濟局
建平縣黃瓜優化施肥試驗結果初報
尹國宏
遼寧省建平縣農村經濟局
建平縣設施農業病蟲害發生較重,農產品品質不高,其中有機肥、氮、磷、鉀施入過量、比例不合理是主要原因之一。為了解決這一難題,結合當地實際,特開展黃瓜優化施肥試驗,為建立黃瓜施肥技術規程提供依據,為提高設施農業黃瓜產量和品質奠定基礎。
1.試驗地點
建平縣富山街道祁營子棚區。
2.作物及品種
供試作物:黃瓜;品種:津綠。
3.試驗處理和田間設計
(1)試驗處理
處理1:農戶施肥(底肥+追肥)。
處理2:底肥中減少20%氮肥量,追肥同處理1。
處理3:底肥中減少20%磷肥量,追肥周處理1。
處理4:底肥中減少20%鉀肥量,追肥周處理1。
處理5:底肥中減少20%化肥量,追肥周處理1。
處理6:減少50%有機肥量,化肥量周處理1。
(2)田間設計
試驗設六個處理,不設重復,每個處理2個畦,每畦長6米、寬1米,每個處理12平方米。
4.施肥量確定
經調查農戶常規施肥量為:農家肥20方、N 42千克/畝、P2O538千克/畝、K2O 48千克/畝;其中底肥:N 10.5千克/畝、P2O520.5千克/畝、K2O 22.5千克/畝。試驗各處理底肥施肥量見下表:

表1 黃瓜優化施肥試驗底肥施肥量
1.試驗地基本情況調查
試驗作物地點是建平縣富山街道祁營子棚區,上茬作物品種為黃瓜,5000千克/畝,棚齡為四年,障礙因子是病蟲害。
2.定植情況調查
2014年10月24日挖秸稈反應堆,26日整地,28日蓋棚膜,30日定植,每畝種植密度為2668株/畝,畦寬100厘米,溝寬50厘米,株距40厘米。
試驗地自2014年12月16日開始采收,到2015 年6月8日采收結束,試驗的6個處理采取單采單收的測產方法,各處理產量調查見表2。

表2 產量調查表
與農戶施肥(處理1)相比,化肥減量施用產量有所增加,其中磷減20%產量增加的最多,為592.0千克/畝,其次為鉀減20%,畝增產469.7千克,氮減20%畝增產336.3千克,化肥減20%畝增產166.7千克。有機肥減量導致產量有所下降,與農戶施肥(處理1)相比,有機肥減量50%(處理6)畝減產227.9千克。產量關系為磷減20%>鉀減20%>氮減20%>化肥減20%>農戶施肥>有機肥減50%。
由于各處理除了底肥肥料施用不同外,其他所有成本都是相同的,所以其他成本這里就不詳細分析了,僅對節肥增產情況進行效益分析。肥料價格按N 4.35元/千克、P2O55元/千克、K2O 6元/千克計算,黃瓜價格平均按2元/千克計算,具體經濟效益見下表。

表3 經濟效益調查表
氮減20%處理 (處理2)畝節約肥料成本36.54元、增產增收672.6元,畝增效益709.14元;磷減20%處理(處理3)畝節約肥料成本38元、增產增收1184元,畝增效益1222元;鉀減20%處理(處理4)畝節約肥料成本57.6元、增產增收939.4元,畝增效益997元;化肥減20%處理(處理5)畝節約肥料成本132.14元、增產增收333.4元,畝增效益465.54元;有機肥減50%處理(處理6)畝節約肥料成本500元、減產減收455.8元,畝增效益44.2元。因此,無論是減量施用化肥還是有機肥都可以使該棚黃瓜經濟效益增加,其中磷減20%處理(處理3)增效最大,為1222 元/畝。經濟效益的順序為:磷減20%>鉀減20%>氮減20%>化肥減20%>有機肥減50%>農戶施肥。
1.該棚區化肥、有機肥施用過量,這種現象在全縣設施蔬菜栽培上普遍存在。
2.在農戶施肥的基礎上,氮、磷、鉀、化肥總量減少20%,黃瓜產量增加,增加的次序為磷減20%>鉀減20%>氮減20%>化肥減20%;而有機肥減50%,黃瓜產量略有下降。
3.在農戶施肥的基礎上,氮、磷、鉀、化肥總量減少20%,有機肥用量減50%,黃瓜經濟效益均增加,增加的次序為磷減20%>鉀減20%>氮減20%>化肥減20%>有機肥減50%。
4.建議該棚區種植黃瓜,調整化肥用量,尤其是磷肥,應減少20%的投入,同時有機肥減少50%,可能經濟效益會更大,相關數據還需進一步試驗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