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龍 董力輝
哈密地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哈密地區設施葡萄品種比較試驗
張小龍董力輝
哈密地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哈密地區設施農業面積已達到4萬畝,設施葡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效益良好。但是,各鄉鎮栽培的品種不盡相同,抗逆性差別較大,產量與品質參差不齊,取得的經濟效益差別很大。為此,我們在2013年引進不同設施葡萄品種,在日光溫室采用高密度立體栽培模式,2014年、2015年進行兩年的試驗,探索在同一條件下的優勢品種。
設施葡萄不同品種,在相同環境條件下,采用相同的栽培模式,相同的管理措施,對其產量、品質、抗病性進行對比,選擇出適合的品種。
1.供試地點
試驗設在哈密市現代農業園區哈密地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試驗基地日光溫室,溫室長120米,寬11米,栽培床9米,溫室設計技術參數合理,保溫效果、采光良好。
2.供試品種
供試品種選用品質較好的紅提二代、美人指。
3.供試方法
試驗采用對比法。供試品種各100株。
(1)定植方式。采用高密度雙行定植模式,株行距配置為0.5米×2.0米,定植密度666株/畝。
(2)溫濕度管理。10月25日修剪、扣膜。地面噴施石硫合劑進行全面殺菌消毒??叟锖筮M入休眠期管理,溫室內溫度保持在5~7℃。12月10日揭簾升溫,升溫后 30~40天芽萌發。萌芽期白天室溫控制在28℃,夜間保持15℃;開花期白天室溫保持在25℃,最高不超過28℃,夜間保持在16℃。此期白天溫度達到28℃時,通風降溫,溫度維持在25℃左右。萌芽室內濕度控制在85%左右。開花期室內空氣濕度控制在65%左右。
(3)土肥水管理。①畝施腐熟有機肥6立方米(三料30千克、硫酸鉀30千克與有機肥一同混合),9月中下旬秋施肥施入。②追肥催芽肥:7月上旬結合灌水畝施復合肥10千克、二銨30千克,硫酸鉀10千克開溝施入,追施2次。根據葡萄苗期的長勢情況,間隔10天左右澆一次水。
1.物候期的觀察與分析
2014年度試驗區兩個品種物候期見表1。
表1 品種物候期(月/日)
從表1看,相同試驗條件下,紅提二代萌芽期、初花期、盛花期、末花期、果實膨大期、采收期都比美人指提前,而且相比較生產周期短,上市時間早,更適宜于在哈密當地設施栽培發展。
2.產量構成對比
表2 產量構成
從表2看,相同試驗條件下,紅提二代萌芽率高,單果穗重、產量高于美人指28.6%。
3.病害發生率對比分析
表3 霜霉病發生率(%)
表4 白粉病發生率(%)
從表3、表4看,在相同的試驗條件下,從萌芽期至果實膨大期全過程,紅提二代霜霉病、白粉病發生率都低于美人指。
從2014、2015兩年的試驗對比,得出紅提二代抗逆性、產量優于美人指,而且生育期比美人指短,采收期提前5天,提早上市,效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