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沔銣 衷明華(韓山師范學院)
中和反應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說課稿
黃沔銣衷明華
(韓山師范學院)
老師、同學們: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中和反應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我將從說教材、說教法、說學法、說教學過程、說板書設計、說教學反思六個方面來闡釋我的說課內容。
本節課選自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人教版《化學》九年級下冊第十單元酸與堿課題2酸與堿的中和反應。中和反應是酸和堿的重要性質,是貫穿整個酸、堿、鹽溶液體系的一個重要紐帶,既建立了酸和堿之間的聯系,又為鹽與復分解反應奠定了基礎,同時為高中學習中和滴定打下堅實的基礎,在整個化學學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據本教學要求,結合九年級學生的認知過程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學三維目標:知識與技能,認識酸堿之間發生的中和反應,比較不同酸堿中和反應pH的變化情況;了解中和反應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過程與方法,通過手持技術繪制曲線圖,直觀感受酸堿反應滴定過程pH的變化。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中和反應在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化學與生活、化學與社會的密切關系,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的態度。根據中和反應的重要地位,我確定了以下的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中和反應溶液pH的變化;酸堿中和反應的實質。難點:中和反應的理解和應用。本著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原則,我將采取下列方式來解決本節課的重難點,通過實驗做出中和反應溶液pH變化曲線圖,根據反應寫出化學方程式,通過對比并簡單介紹酸和堿的電離引出中和反應的本質,在此基礎上對中和反應進行總結,加深學生對中和反應的理解,聯系生活,體現中和反應的應用。
采用以實驗法、啟發式談論法為主、講授法為輔的教學方法,向同學介紹pH傳感器、數據采集器和配套軟件的使用方法,通過控制條件的操作過程,觀察實驗現象獲得新知識的方法,獲得數據后采用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對中和反應溶液pH變化的理解。談論法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思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在本節課的學習之前學生已經認識了常見的酸和堿的種類,但是他們對于酸堿之間能否發生反應,會如何變化尚不清楚,九年級學生的化學知識儲備較少,對于學習新的反應類型積極性較高,有利于實驗法教學的順利進行。在學生主動參與的前提下,引導學生猜想實驗結果,對問題進行探究,學生自主學習,通過觀察、分析實驗實現學習目標。
創設情境,導入新課。我們知道胃酸過多的人,醫生常常開出蘇打片處方或者建議多吃蘇打餅干等堿性藥品或食品,使學生注意到生活中常常利用酸堿中和的原理來解決問題,引導學生通過實驗來研究中和反應的原理,讓學生熟悉儀器使用,教師講解說明pH傳感器、數據采集器和配套軟件的使用方法,學生認真聽并且學會本節課涉及儀器的使用方法;回顧舊知、提出問題、做出猜想,學生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經知道酸和堿的表示方法,酸pH<7,堿pH>7。
讓學生對實驗結果進行猜想:
(1)隨著NaOH溶液滴入,pH上升,到pH=7停止。
(2)隨著NaOH溶液滴入,pH上升,到pH<7停止。
(3)隨著NaOH溶液滴入,pH上升,到pH>7停止。
(4)隨著NaOH溶液滴入,pH上升,到pH等于14停止。
(5)溶液中加入酚酞溶液,酚酞在pH=8變色,隨著NaOH溶液滴入,到pH=8停止。
根據學生猜想,向學生提出問題,要求思考:終點前后每一滴堿液的加入是否作用?利用手持技術儀器繪制出中和滴定曲線。
學生探究,完成實驗,本實驗將0.2 mol/L NaOH溶液分別滴定加有酚酞溶液的0.2 mol/L鹽酸溶液、0.2 mol/L醋酸溶液和0.2 mol/L磷酸溶液,觀察溶液pH的變化曲線,記錄實驗現象。讓學生根據實驗分別寫出三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尋找三個化學方程式的共同點,引導學生得出中和反應的實質。
學得新知,服務生活,由于酸和堿之間的中和反應可以影響pH的大小,了解了溶液的酸堿性,讓我們可以對我們的生活、生產以及我們的生命活動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在農業生產中,農作物一般適宜在pH=7或接近于7的土壤中生長,在pH<4的酸性或者pH>8的堿性土壤中,一般不適于種植,我國的華北地區鹽堿地嚴重,可以利用中和反應改良土壤質量。農作物土壤需要適宜的酸堿值,人體體液也需要維持在一定的酸堿范圍內,通過聯系實際讓學生對酸堿的中和反應有更深的認識和理解。
我將采取提綱式的板書,讓學生清晰地回憶起酸堿中和滴定實驗。
中和反應過程中溶液pH的變化
一、實驗原理
酸堿中和反應的實質:H++OH-=H2O
二、滴定曲線

三、實驗結果
隨著NaOH溶液的加入,溶液pH不斷增大直至pH=14
四、中和反應的應用
1.改變土壤的酸堿性,如可向鹽堿地撒硫酸鹽
2.用于醫療保健,如被蚊蟲叮咬可用堿性氨水消腫
3.……
采用實驗法有利于調動學生積極性,利用手持技術使實驗由不可看轉化成可看,給學生以深刻印象。另外,我們知道生活處處有化學,生活中有許多經驗和做事的原理都與我們的化學息息相關,通過學習中和反應聯系生活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更加喜歡化學。
以上是我的說課內容,感謝大家的聆聽。
·編輯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