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南京金陵中等專業學校)
導游法規知識教學案例
——旅游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
張紅梅
(南京金陵中等專業學校)
我校是職業學校,學生入學時,我對導游專業的學生做了一項調查,接受調查的人數100人,調查內容:
1.你為何要選擇導游專業?

可以游山玩水 82%薪水高,可以拿小費、拿回扣 78%父母要求或跟同學約好一起報此專業 13%可以為社會作貢獻、為人民服務,體現個人價值 5%
2.你認為成為一名好導游的關鍵是什么?

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 25%要有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27%頭腦要靈活,嘴巴要會講,既讓游客掏錢,又不被投訴 67%熱愛祖國,熱愛旅游工作,盡職盡責 10%
從調查結果可以總結出,該導游專業的學生在選擇專業或職業時,往往都是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及個人的利益出發,并未真正了解該職業承擔的社會職責以及該職業對從業人員的具體要求,一旦走上工作崗位,當工作與自己的設想出現強烈反差,就會出現怕苦怕累、鬧情緒、缺乏責任心的現象,甚至出現急功近利而違法違規的行為,從而損害國家和人民的利益。針對這種情況,很有必要在學生進行專業課學習的過程中,利用教材對學生進行旅游職業道德相關內容的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職業觀,為將來干好工作作好充分的思想、知識及技能準備。
導游法規知識是導游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課,本課“旅游職業道德”如果準確地講實際上就是一節專業課與德育課的結合。
1.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理解職業道德的含義,掌握旅游職業道德的具體要求及表現。
(2)能力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理論聯系實際,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身邊小事做起,嚴格要求自己,注重養成訓練,努力養成良好的旅游職業道德。
(3)素質目標:通過教學,使學生能夠自覺加強自我修養,做到知行統一。
2.教學重點、難點:旅游職業道德的具體要求及表現。
3.教法:講授、講解、啟發式、案例教學法
學法:討論法、活動法。
1.課前準備:
(1)每位同學收集一篇有關旅游職業道德方面的先進事跡報道,老師從中選出幾篇作為課堂教學案例。
(2)安排幾位學生演練小品——《如此導游》
2.導入新課:
師:(親切地與學生交流)你們學的是什么專業?
生:導游專業。
師:想當一名好導游嗎?
生:(大聲)想。
師:那你知道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好導游嗎?當一名好導游有哪些具體的要求和評價標準呢?下面請大家欣賞一段小品,思考一下小品里的這位導游是一名好導游嗎?
生:小品表演——《如此導游》(主要內容:導游員在帶團的過程中有欺騙游客,收受小費、拿回扣、導游詞講解馬虎等現象)。
師:小品中的導游是個好導游嗎?為什么?我們用一句話來概括。
生:導游缺乏起碼的職業道德。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旅游職業道德的相關知識,了解一下作為一名好導游,作為將來的一名旅游從業人員應該遵守哪些基本的職業道德。
師:略講職業道德的概念。
師:詳細講解旅游職業道德的具體要求及表現。
(這部分內容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在教學時,我采用的是案例教學法,在學生查找的案例中,我挑選3個典型案例,通過對案例的分析,采用啟發式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充分發揮榜樣的模范示范作用,使學生從他們身上獲得感性的材料,從而能將之轉化為自己內心堅定的信念。)
案例1:“導游損害祖國形象實不該,職業道德應加強。”(通過導游小王反面事例,突破旅游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的第一點——愛祖國、愛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師:導游小王為什么被處罰?(啟發式提問,引起學生思考)
生:因為他在講解導游詞的時候有損害國家形象的言詞。
師:導游有什么稱號?
生:“國家形象大使”“民族文化的傳播使者”。
師:試想一個連自己祖國都不愛的導游,能成為一個優秀的導游嗎?
生:不能。
師:所以,要想成為一名出色的旅游從業人員,首先要愛祖國、愛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這是旅游從業人員的首要條件。(點出要講解的知識點)
案例2:“國家形象導游員小吳的先進事跡。”(此案例主要用來講解知識點:旅游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中的第二條——熱愛本職工作,盡心盡業。)
生:朗誦。(有感情)
師:小吳為什么能獲得那么多的榮譽?為什么能得到領導和游客的充分肯定?(啟發式提問,引起學生思考)
生:因為他工作做得好。
師:好在哪里?(進一步引導)
生:列舉小吳的先進事跡。
師:他為什么要那樣做?
生:因為他熱愛自己的工作,他為自己的工作感到驕傲和自豪,他愿意為自己的工作奉獻社會,盡心盡業。
師:看來,要想干好工作,首先要熱愛自己的職業,即愛崗。(引入要講解的知識點)
師:小吳為什么能做得好?(引導進一步思考)
生:因為小吳的專業知識扎實,專業技能高超。
師:總結(指導學生,如何將愛崗敬業落實在行動中)。
案例3:“導游員文花枝的先進事跡。”(此案例主要用來講解知識點:旅游職業道德規范的基本要求中的第三條——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生:朗誦。(有感情)
師:面對危險,文花枝首先想到的是什么?
生:是游客,是旅行社的利益。
師:誰都知道生命的寶貴,難道文花枝不怕死嗎?究竟是什么力量使得她面對危險、面對死亡毫不畏懼?
生:是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師:文花枝后來經搶救,雖然沒有失去生命,但是左腿卻因時間的耽誤高位截肢,以后只能戴著假肢生活,她痛苦過嗎?
生:痛苦過。
師:但她后悔過嗎?為什么?
生:她從不后悔,因為她始終認為,這是她應該做的,這是她的職責。
師:可見,文花枝之所以能成為一名好的旅游工作者,成為我們學習的榜樣,歸根到底取決于她有著高度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師:從以上學習,我們可以總結出旅游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生:學生總結。
師:通過本課的學習,請大家討論一個問題,作為導游專業的學生,我們要想養成良好的職業道德,現在應該怎么做?
生:得出結論。
反思:在本節課中,學生能積極參與,師生能夠實現很好的互動,配合默契,真正體現了老師的主導地位和學生的主體地位。順利實現了本課的教學目標,多媒體教具的合理應用,使課堂教學內容更充實、更直觀,印象更深刻,如能增加一些視頻資料,課堂教學效果將會更顯著。在以后的備課中將會考慮到這方面。
·編輯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