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起:五洲傳播中心參與:26個國家和地區使領館、國際媒體、文化組織機構
【文化圓桌會】 絲路新故事
發起:五洲傳播中心
參與:26個國家和地區使領館、國際媒體、文化組織機構
五洲傳播中心副主任 井水清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沿線是我們共同的家園,講好絲路故事,傳播絲路文化,弘揚絲路精神是我們共同的責任。攜手打造“一帶一路”媒體傳播聯盟,把沿線各國間的交流與合作推向更新、更高的層次,共同促進各國文化交流,文明互鑒,促進人民相知相交,和平友好。集合各自傳播優勢資源,建立密切的互聯互通,發現和挖掘絲路故事,創新內容制作、攝制技術和傳播模式,提升媒體間的合作緊密度。我們將開啟一段媒體合作的絲路旅程,共同弘揚先賢偉大的思想,共同書寫絲路新篇章。

北京國際電影節記錄單元工作委員會主席 艾冬云
“一帶一路”沿線有許多人文奇跡和文化景觀,蘊含著豐厚的文化故事,為媒體進一步合作提供多維度的結合點,我們非常愿意加入這個頗具實踐意義和行動力的聯盟,積極參與聯盟多方面的業務合作,各國媒體優勢互補,共同打造和見證合作的奇跡,成就更多精彩的紀錄片作品,文化與貿易雙豐收。

Discovery亞太電視網制作及開發副總裁 魏克然
“一帶一路”媒體傳播聯盟,給沿線國家媒體內容的制作、管理和合作釋放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廣闊的空間,我們與不同的國際團隊合作,國際媒體從不同角度講述一帶一路的故事,以全球的視角交流活動,通過電視節目促進全球的溝通和交流,將新項目帶到新環境,在新興國家建立有意義、有價值的合作機制,通過對話建立成員間的互動規則,通過不同渠道、不同平臺,數以百萬計鮮為人知的故事給世界觀眾帶來驚喜,為年輕的一代了解祖先的優美傳統。這是我們發現和重新發現世界的新方式,也是為世界的和平與發展貢獻我們的力量。

蒙古國國家公共廣播電視臺新聞頻道總監 策仁道孟和圖日
蒙古國有輝煌燦爛的歷史,也有美好的未來。沒有絲綢之路的蒙古歷史是不可想象的,融入絲路大家庭,共同創造無限美好的絲路。蒙古國家電視臺將盡全力支持并配合該倡議,圍繞蒙古及其在絲綢之路上的歷史地位,制作新聞、紀錄片和電影,開展文化交流,經濟草原之路的倡議與中國的絲綢之路倡議相連接,讓歷史悠久的歐亞大陸在新的時代煥發新的生機。

阿布扎比?印象國度執行總裁 邁克爾?加林
中國與阿聯酋有淵源的歷史交往,兩國長期的友好關系可以追溯到公元7世紀,兩國開展海上貿易。如今,金燦燦的絲路蘊含著無限的合作機遇,媒體之間的合作將有廣闊的前景。對于我們來說,我們也在不斷的汲取新的技術和新的互聯網的平臺,印象國度(發現阿拉伯電視臺)在40多個阿拉伯國家制作節目,廣播公司、發行方有傳播渠道,今后我們將發揮自身的優勢,主動尋找合作機會,大膽創新節目,傳播燦爛的絲路文化,為絲路文明貢獻我們的力量。

新加坡亞洲新聞臺高級副總裁兼新傳媒集團中國首席代表 王麗鳳
亞洲新聞臺在東北亞、南亞、東盟以及中東的28個國家和地區有超過6000萬戶的觀眾和酒店客戶,讓世人深刻了解東盟國家6億人口的文明進步。亞洲新聞臺在亞洲主要城市駐扎了14位資深的新聞特派員,制作有意義的節目,讓亞洲人增進互相了解,也讓世界更加了解亞洲。亞洲新聞臺期待與五洲傳播中心攜手合作,與各個媒體一起打造新絲路的新發展。我們計劃制作更多“中國—東盟”間互聯互通主題的項目,內容制作上除了拍攝紀錄片,主要有一兩分鐘的短片,拍攝精品內容,每個星期拍攝幾段小短片,客觀報道、講述絲路故事。

美國國家地理頻道亞洲副總裁及中國區負責人 祁冬
媒體的責任重于泰山。媒體有責任用國際合作的動力和世界審視的眼光,記錄源遠流長、生生不息的絲路文化和絲路精神,用最先進的拍攝技術,最震撼的影像,講述最動人的故事。一帶一路有豐富的人文精神,也是珍貴的歷史檔案,為節目創作提供源源不斷的豐富素材。國家地理頻道多次深入探訪絲綢之路,早在十多年前,制作和播出了多部關于絲綢之路題材的節目。2015年我們與五洲傳播中心、IFA制作公司聯手打造《對望》《絲路新旅程》。現在,我們與五洲傳播中心和IFA聯手打造的《海上絲綢之路》也開機在即,希望通過紀錄片促進彼此的了解和合作,講好絲路故事,記錄好絲路精神,推進好絲路合作,讓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中國夢與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世界夢在“一帶一路”的戰略構想下完美交匯,結出累累碩果。

陜西廣電衛星傳媒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豐子恒
陜西廣播電視臺是中國電視媒體中“一帶一路”政策最早踐行者之一。從2014年開始,陜西媒體就打響了“絲路”名號。“絲綢之路萬里行”全媒體活動,是目前電視以大眾喜聞樂見的節目形態傳播重大國家戰略的范例,受到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的表彰,現在該活動進行到了“第三季”,計劃在今年四季度上線播出。陜西衛視愿作“一帶一路”媒體傳播聯盟的“首發軍”,將“絲路萬里行”打造成為一個“無國界的、響當當的”絲路品牌。

中國突尼斯合作協會主席、突尼斯前駐華大使 巴斯里?默哈默德?薩哈比
突尼斯是一個阿拉伯國家,歷史悠久,成員多元化,非常開放,愿意接受不同觀點。公元前8世紀,迦太基王國就與中國有貿易往來。我們希望能夠傳承先人的美好傳統,在新的時代結出新的果實。媒體傳播聯盟是一個非常好的倡議,能夠打破文化和語言上的隔閡,提供更多交流機會,也能夠彌合文化之間的隔閡,為后代創造一個更好的未來。突尼斯將會給予“一帶一路”媒體傳播聯盟最大的支持,共同建設美好的絲路。

>>17 家媒體機構代表在“一帶一路”媒體傳播聯盟倡議書簽字
五洲傳播影視中心主任李緬進行了“‘絲路電視’跨國聯播網(B&RTV)啟動”的發布。“‘絲路電視’跨國聯播網”由五洲傳播中心和絲路沿線各國媒體共同發起主辦,這一聯播網旨在聯合絲路沿線國家共同建設以“講述絲路故事”為宗旨,以電視節目為載體,以“一帶一路”國家主流媒體為播出平臺的跨國合作傳播體系。聯播網成員構建多邊互動、多向交流的群落架構。阿拉伯發現頻道、吉爾吉斯斯坦德隆電視臺、香港TVB等11家“一帶一路”主流播出機構加入聯播網絡。今年將加強區域內媒體溝通與協作,實現65個沿線國家電視媒體的全覆蓋。
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研修學院呂松山院長:建立“一帶一路”媒體傳播聯盟,需要專業化的影視人才,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研修學院與五洲傳播中心共同宣布,聯合啟動“一帶一路”專題影視人才培訓計劃。學院將整合資源,為影視愛好者提供“一帶一路”的優質課程,傳授給學員“中國故事國際表達”的方法;近期將啟動“金牌制片人培訓計劃”,秉承開放式的教學理念,通過“一帶一路”沿線優質影視人才的言傳身教,提高學員的專業化能力。
KBS China韓國放送公社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樸由敬:創作文化精品任重道遠。
2015年1月15日至24日,韓國KBS電視臺推出大型紀錄片《super china(超級中國)》,掀起“中國熱”。《超級中國》七集,平均收視率高達8.7%,被譽為“了解當代中國的百科全書”。《面條之路》攝制組歷時三年走遍中國大陸、烏茲別克斯坦、韓國、越南、土耳其、意大利等歐亞十幾個國家,“面條”這一承載人類三千年文明的古老食物所走過的奇妙之旅。《茶馬古道》是由一部講述世界上最古老商路的系列紀錄片。KBS和上海SMG聯合攝制的六集大型紀錄片《超級亞洲》將于2016年9月在中國和韓國同步播出,該紀錄片是《超級中國》的續篇。
北京銳智盛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梁振紅發布了與五洲傳播中心聯合打造的12集大型航拍紀錄片《鳥瞰絲路》,以國內相關省市區、以國外沿線國家為拍攝區域,分為四個篇章:一路向西、東北之北、遠洋東南、行進西南,每個版塊上、中、下三集,每集50分鐘,包含地理風貌、基礎設施建設、經貿往來、社會文化交流等內容,充分體現了絲路合作精神,展望美好的愿景。
良友(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總經理徐秋麗發布五洲傳播中心與 良友(北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優酷土豆聯合打造的日播紀錄片欄目《記錄時間之絲路新發現》,覆蓋中國國內 6 個上星衛視和 24 個地面頻道,覆蓋人群達 6億 人。《紀錄時間之絲路新發現》打造成一個多維度、全媒體的傳播平臺,誠摯邀請國際傳媒機構加入,進行絲路題材的國際合作,播撒影像的種子,開出友誼的花果,共享資源,共生共贏。
在“攜手打造‘一帶一路’媒體傳播聯盟”主題論壇上,來自多個國家的媒體代表機構就“國際媒體視野下的絲路愿景”進行了充分的闡述和暢想。
探索頻道亞太電視網制作與開發副總裁魏克然、美國歷史頻道制作部主任克里斯·漢佛瑞、澳大利亞9頻道前主席大衛·哈斯靈登、發現阿拉伯電視臺首席執行官麥克·加林,以及中國北京電視臺紀實頻道總監陳大立紛紛對“‘一帶一路’媒體傳播聯盟”創設后的發展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在論壇中,五位來自不同國家的嘉賓表示將發揮各自獨特優勢,相互協同,講述好“一帶一路”故事,同時提出“新媒體”、“兒童群體”、“共享”等關鍵詞。指出要特別專注兒童這一群體,設立“兒童頻道”,在兒童觀眾中產生共鳴,讓媒體受眾特別是青少年了解歷史故事,讓孩子們受到很好的歷史教育,讓他們尊重和諧的理念。此外陳大立提出,應當創作“新一千零一夜”,用現代影像技術,用真實的鏡頭,將發生在新絲路上的故事記錄下來。同時,這樣一個項目的創作也不再僅僅限于一個國家、一個地區,而是由“眾籌”、“會員”等共同完成的一部系列作品。這些都表明一帶一路媒體傳播連盟未來發展的美好愿景,以及國家之間和諧有友好交流的理念,講好絲路故事,傳播絲路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