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娟娟,藍木堅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廣東 茂名 525000)
?
校園快遞共同配送模式分析
——以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為例*
楊娟娟,藍木堅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 經濟管理學院,廣東 茂名 525000)
以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校園快遞為研究對象,從學校,學生和快遞企業這三個不同的角度進行研究,發現在快遞配送過程中存在的諸多問題,例如阻礙交通、影響校園形象、快遞服務質量偏低、配送成本高等。針對這些配送問題提出相應的優化對策,結合該學校的實際情況提出共同配送的配送模式,并對其可行性進行詳細分析。
校園快遞;共同配送;模式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我國電子商務快速發展,與它有緊密聯系的物流業也進入了高速增長時期,其中快遞是物流中極具代表的一個項目。根據郵政總局最新的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達140 億件,同比增長52%,最高峰值的一天超過1億件快件在寄遞途中。電子商務因其方便快捷的特點,成為了學生購物消費的首選方式,學校無形中成為了快遞配送的密集地,但是由于學校的特殊性和環境的復雜性,快遞企業往往很難在學校內開展派件工作。學校由于各種原因一般是不允許快遞員進校或者進入宿舍區派件,快遞員為了完成任務一般會選擇在校園門口或者校園內空地進行派件,但是由于缺乏管理,出現了很多問題。如何選擇合適的校園快遞配送模式,改善現今校園配送現狀,是快遞企業和學校共同面臨的問題。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正在面臨著快遞配送業務而引起的諸多問題。
1.1快遞配送現狀及包裹組成
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目前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0 000多人,多數學生偏向于選擇網絡購物,由于校園快遞業務的快速增長,學校兩年前就把快遞業務都集中到了校園較為隱蔽的地方——三區轉角處。由于地方有限,快遞企業則有十多家,依然有很大一部分快遞企業沒有專門堆放快遞的地方,這導致部分快遞員就直接把車輛停在校道兩邊,進行派送。
每天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大概有2 500到3 000 件的快遞包裹需要配送,這些快遞包裹主要包括2大類:一是學生網絡購物的包裹。網絡購物已經成為大學生購物的主要方式之一,他們從身上穿的衣服鞋子、上課用的書籍到零食都喜歡在網上購買,這類包裹的比例占了快遞包裹總量的80%左右。二是學生與家人、學生和異地的朋友之間往來的快遞包裹,這些快遞包裹雖然價值不高但是對學生很重要。
1.2快遞配送存在的問題
1.2.1從學校角度看快遞配送產生的問題
第一,阻礙交通。每天都有十多輛快遞配送車停在校道的兩邊,對交通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尤其是到了下課的時間段,大部分由此經過的學生都表示道路非常擁擠,車輛更是難以通過。
第二,交通安全問題。快遞企業為了及時把快遞送到學生手上,每天都會分多次把快遞包裹運送到學校快遞自提點,每天上百輛配送車輛進進出出,有些車輛為了趕時間,車速很快,在擁擠的校道上穿插,這對師生的人身安全造成了潛在的威脅。
第三,影響學校形象。學校本是一個學習知識的地方,但是快遞配送卻成為了學校一道另類的風景線。一方面快遞包裹都散放在地面上,顯得雜亂無章;另一方面快遞員在投遞配送過程中沒有對垃圾進行適當的處理,往往工作結束后,地面上都留下了大量的垃圾。這影響了學校的形象,也對學校的人文環境帶來了不少的影響。
1.2.2從學生的角度看領取快遞存在的問題
第一,取快遞浪費時間。由于地方有限,而且快遞包裹量大,每個公司的快遞員一般都是把快遞包裹雜亂無章地堆放在一起,雖然知道快遞的大概位置,但是往往需要花很長時間才能找到自己的快遞,這樣浪費了很多寶貴的時間。
第二,包裹丟失或損壞。當前快遞業務爆棚,特別是“雙十一”“雙十二”等電商促銷日,快遞包裹數量倍增,快遞公司根本無暇顧及包裹的安全,快遞包裹丟失和損壞時有發生,這嚴重影響了學生的網購體驗。
1.2.3從快遞企業看快遞配送存在的問題
第一,服務質量偏低。快遞企業服務質量低是快遞企業突出的問題,其中以其承諾“送貨上門”服務最為突出。師生們普遍認為快遞企業服務并沒有做到嚴格意義上的“送貨上門”,大多數快遞企業的配送服務范圍局限于校園大門外,或者宿舍區外,未履行服務承諾按快遞運單上注明的地址配送,收件人往往以電話或短信被告知去某地取件,并且快遞員的態度很不耐煩,缺少服務精神,這大大降低了快遞配送的服務質量。
第二,快件容易被冒領。廣東石油化工學院三區快遞配送點聚集了10多家的快遞企業,每到中午或者傍晚的時候,這里的道路兩邊擺滿了快遞包裹,它們雜亂無章地堆放在校道的兩旁。考慮到成本的問題,一個快遞企業往往只有一到兩個快遞員,一邊負責通知師生收件,一邊負責簽收。由于人力有限,師生領取快遞時,一般都是親自去找快遞包裹,找到后,也很少經過核對就直接簽收了,如果是代簽的,也沒有太多核對,直接簽完名就可以領走,這樣就很容易出現誤領、冒領的現象。
第三,末端配送成本高,效率低。很多快遞企業曾考慮在學校附近租一個適合的地方專門作為快遞收發室,以此提高服務水平,但是發現租房成本很高,另外校園快遞市場不穩定,如果遇上寒暑假,業務量就會急劇下降,過小的快遞量不足以支撐起租房帶來的高額成本,所以絕大部分的快遞企業都不愿意建立快遞收發室。由于沒有固定的快遞自提室,造成了快遞員快遞配送時間短,效率低等問題[1]。大部分公司的快遞員都不能完成當天的配送任務,每天工作結束都會有10%~20%的快件要運回中轉站第二天再進行派送的,這樣來回的行車成本和人工成本就拉高了總成本。
雖然從學校的角度看,快遞配送引起了很多問題,甚至影響了學校正常開展教學工作,但是學校不能采取一味拒絕的態度,學校不僅要從校方的角度出發,還要考慮學生的利益,采取適當的方法解決問題。結合廣東石油化工學院的情況,本文認為應建立一個基于校-企-生三方共贏的校園快遞共同配送模式。
按照日本的工業標準的解釋,共同配送是“為提高物形式流效率,對許多企業一起進行配送”其運作的形式有2種。第一種方式是,由一個配送企業對多家用戶進行配送,或在送貨的環節上將多家用戶的待運送的商品混載于同一輛車上,然后按用戶的要求分別將商品運送到各個收貨點,或運到多家用戶聯合設立的配送商品接收點上;第二種方式是若干配送企業開展協作,在核心企業的統一安排調度下,各個配送企業分工協作,聯合行動,共同對某一地區的用戶進行配送。王良輝在大學校園快遞配送末端業務整合的研究中提出校園快遞服務中心這一創新商業模式就是以共同配送這一理論為基礎總結出來的[2]。
2.1國內高校先進配送模式分析
在國內的大學,快遞配送難,成本高,影響學校形象等問題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越來越突出,也受到了學校和快遞企業的重視,為此,大學和快遞企業各出“新招”希望能解決校園快遞“最后一公里”的難題。現在部分高校采用的主要配送模式有:設置24小時的自動提貨柜、設立有專人負責運營的“快遞收發室”和在校內的小路邊開設“快遞巴士”等。這些先進的配送模式,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校園快遞配送“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但是這些模式都有其特定的適用環境,在部分大學并不能直接套用,我們可以分析它們的優缺點,吸取它們成功的地方,為解決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快遞配送問題作參考。它們的優缺點詳細見表1。

表1 國內高校快遞先進配送模式特點對比
2.2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校園快遞共同配送模式分析
根據以上模式的優缺點,結合廣東石油化工學院人多,地少,租金貴等特點,可以看出該校快遞配送模式不適合成本比較高,技術要求也比較高的智能提取柜的模式,也不適合快遞巴士這種比較占地方的配送模式,所以基于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校園特點和快遞配送的現狀,我們可以結合快遞收發室的模式,提出一種符合該校校園特色的創新快遞模式,即建立第三方快遞共同配送中心,實行共同配送的模式。
2.2.1共同配送模式
校園快遞共同配送模式也可以稱為校園快遞聯盟配送模式,這種模式主要的思想是把所有在校園內有快遞業務的快遞企業整合在一起,通過第三方的配送中心,進行統一管理。

圖1第三方共同配送模式工作流程
建立第三方快遞共同配送中心,實行快遞共同配送模式要求學校和各個快遞企業共同合作。可以把配送過程分為前端和后端,前端就是快遞企業把快遞包裹送到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校園為前端,后端就是把包裹送到學生手中,前端和后端的聯系可以通過建立第三方共同配送中心來實現。共同配送中心的位置可以設置在學校附近或者校園內,配送中心作為第三方的形式存在,管理人員主要是在校大學生。配送中心與各快遞企業簽署合作協議,統一接收各大快遞企業快遞包裹。配送中心作為一個臨時倉儲中心和中轉中心,各大快遞企業把快遞包裹送到中心,中心的管理人員統一對這些快遞包裹進行分類挑揀如何配送。共同配送中心征得學校同意,快遞員享有進入寢室的權利,體積較大的快遞包裹實行自提的形式,通過短信或者電話通知學生到中心親自領取,而相對輕小的快遞包裹,中心實行送貨上門的形式,把快遞包裹直接送到學生所在的宿舍。其工作流程見圖1。
2.2.2可行性分析
1)從學校和學生的角度看其可行性。第一,校園共同配送中心,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項目。
快遞共同配送中心的管理和運營需要大量的人力資源,學生這是最適合的人選,配送中心可以把配送的工作安排給學生做,這樣學生不僅能學到知識,還可以攢取生活費,容易達到雙贏。第二,共同配送中心要求的場地不大,它是作為一個中轉倉庫的形式存在,正適合了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校園用地緊張,租金貴的情況,可以解決學校三區集中派送散雜亂的難題。第三,由于把快遞集中在一起統一管理,這有效解決了由于快遞配送引起的包括影響學校形象,來往車輛對師生人身安全造成威脅等問題。
2)從快遞企業方面看其可行性。校園共同配送中心,雖然收取提成,但是費用不會太多,通過整合配送,快遞企業只需要把快遞送到中心內,省去了快遞公司面臨的客戶對接難的問題,這樣可以讓快遞企業節省派件的人力和時間,提高服務質量并減低成本,同時提高快遞的配送效率。
當前,廣東石油化工學院內涉及到業務往來的快遞企業包括圓通、中通、申通、百世匯通、韻達、天天、全峰、京東、順豐等,如此眾多的快遞企業,大量的網購業務,所引發的校園快遞配送問題已然影響到了學校的正常秩序,同時也考驗著快遞企業的業務開展,亟待解決在校-企-生三方中存在的問題。建立第三方快遞共同配送中心,將能夠解決廣東石油化工學院校園快遞配送存在的問題,能夠優化快遞資源,提高配送效率,美化校園環境,提高學生網購過程物流服務體驗,最終實現三方共贏。
[1] 王俊祿,楊浩,徐思萌等.北京高校快遞收發站大眾參與配送模式研究[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5(3):5-7.
[2] 王良輝.大學校園快遞配送末端業務整合研究[J].知識經濟,2013(16):109.
[3] 魏亞麗,趙鵬宇.淺析電子商務發展中最后一公里存在的問題[J].現代商業,2013(21):156.
[4] 王旭.快遞在高校的運行現狀調查分析—以西安交通大學城市學院為例[J].物流技術,2016(1):17-19.
[5] 徐曉曼,辜羽潔.淺析城市物流的短板——最后一公里[J].經營管理者,2015(3):233.
[6] 楊聚平,楊長春,姚宣霞.電子商務物流中的間接配送模式研究[J].商業研究,2014(5):162-171.
(責任編輯:冼春梅)
Analysis on Joint Distribution Mode of Campus Express Delivery——Citing GDUPT as an Example
YANG Juanjuan, LAN Mujian
(College of Economic Management,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Maoming 525000, China)
This article takes express delivery at campus of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Petrochemical Technology (GDUPT) as the research object, and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campus express delivery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GDUPT, the students and express enterprises, pointing out some existing problems, such as blocking traffic, influencing the campus image, and poor delivery service with lower efficiency and higer cost. This paper, aiming at those problems, puts forward some corresponding optimization countermeasures, and a new joint distribution mode with detailed analysis of its feasibility based on the present situation.
Campus express delivery; Joint distribution; Model
2016-07-04;
2016-07-28
楊娟娟(1982—),女,河南臨潁人,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經濟與管理。
F259.2
A
2095-2562(2016)04-008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