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芹
沒有素材,不知道寫什么,是很多學生寫作文面臨的難題。造成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是缺少材料的積累。那么作文材料從哪里來,怎樣積累呢?
一、在生活中積累材料
生活是一切寫作的源泉,文章好比溪流,只有源泉深廣豐盈,溪流才不會枯竭。在我們的生活中,蘊藏著十分豐富的寫作材料,關鍵是能不能發現。這里的發現,不僅要用眼睛看,更要用耳朵聽,調用所有的感官感知,并善于思考。在學生的生活中,自己的父母親人、街坊鄰居、老師同學,他們的為人處事,一言一行,思想光輝,優秀品質,都是寫作的好材料。2012年全國卷滿分作文《學會舍棄》的作者說:“正如你穿著衣服和鞋襪挑著擔子進入溜滑的田埂上時,就會心跳加快雙腿發抖,擔子沒有加重,也不是你沒有能力挑擔子,而是你擔心摔倒,弄臟衣服,顧慮太多。當你脫去衣服和鞋襪,你會很快地走出田埂,適時的舍棄使你獲得成功。”這就是寫作者通過觀察在生活中積累的材料,有著作者獨特的感受。
二、在學習課本的過程中積累材料
語文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不管是散文、詩歌、劇本、小說,都是經過精心挑選,具有典型意義和代表性的作品,學生可以從這些文章中獲得寫作材料。另外,課文作者的生活經歷是一個巨大的材料寶庫,每一位作家本身的故事,都值得關注的材料。歷史課本同樣是學生積累寫作材料的寶庫。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給每一個人帶來的感悟是不同的,所以并非是“老生常談”,而是常寫常新。比如,2011年全國卷優秀作文《天道酬誠信》這樣寫道:“屈原被發行吟澤畔時,嘆‘舉世皆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他憤恨那些‘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他忠君戀闕,心系國家,屈子一躍,一河碧水為之激蕩,千載令名不朽。劉邦入守關中,之所以可以深得民心,在于履行約法三章,秋毫無犯,劉備跨有荊益,保其巖阻之礙,與鄰國交好,于內則治民,誠信于民,是以三分天下;李世民深知‘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他對百姓有誠信,天下人擁他之王,他便要對萬千黎民百姓謀福祉,是以創造了‘貞觀之治……凡此種種,皆言誠信為人立身之本,天道酬誠信。”寫作者僅從語文和歷史課本中取材,就寫出了如此有深意的文章,可見學習課本對寫作的幫助很大。
三、在看電視電影聽廣播的過程中積累材料
有一次作文,要求學生寫一寫“生活中的美”。一個學生在作文中寫了一個叫朱曉紅的人,她是一位成功的女企業家,但身高只有86厘米,還患有先天性軟骨病,只能坐在輪椅上。她在黑龍江漠河投資建廠,不僅要解決殘疾人就業,還要養護殘疾人養老所。我覺得這篇作文材料新穎,就問她,怎么知道朱曉紅的故事的。她說,她偶然看到電視上播放《向幸福出發》節目,上面就有朱曉紅,就認真看完,記住她的故事,寫到作文里,其實看電影和聽廣播也是如此。有一位同學中學六年,每天起床后,利用洗漱和吃早飯的時間聽新聞廣播,了解很多事件、人物,積累很多材料,寫作文的時候,很輕松就寫好了。作文材料其實就在我們的日常生活里,只要我們多留心,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東西,想到別人沒想到的東西,寫出別人沒寫出的東西,就會創作出與眾不同的文章。
四、在課外閱讀中積累材料
很多學生因為課業負擔重,學習節奏快,沒有時間進行課外閱讀。頭腦中沒有一點積累,寫作材料少得可憐,寫文章當然覺得很難。每一個作文寫得好的學生,幾乎無一例外不是得益于課外閱讀。對于長篇巨著,可以利用寒暑假讀上一兩部,其他時間就讀一些報刊,可以自己訂閱一種,然后和同學交換。報刊里既有名人名家,又有時代精英和風云人物,把這些材料寫到作文里內容既充實又富有時代氣息。2014年河北省高考滿分作文《墨守規則亦為大道》引用孔子“七十隨心所欲不逾矩”,康德的名言:”世上有兩樣東西越想便越覺令人敬畏:我們頭頂的燦爛星空,人們心中的道德準則。”談到了十八世紀啟蒙思想家的”社會契約論”,2015年湖北省滿分作文《臺前幕后,共筑人生》引用朱光潛的名言:“世界上無所謂幸福,也無所謂不幸,只有一種境況與另一種境況相比較。”冰心名言:“成功的花,人們只驚慕她現時的明艷,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斗的淚泉,灑遍了犧牲的血雨。”路遙名言:“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但我們需要為之努力,讓它不枉此生。”如果沒有廣泛的課外閱讀,沒有深厚的積累,是寫不出來的。
五、在關注時事的過程中積累材料
“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早已不適應現在的時代,“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才永遠不會過時。一個不關注社會、不關注時代的學生怎能寫出好文章?全國道德模范、全國十佳孝心少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各種運動賽事中的運動員和教練,各行各業的杰出人物,都是很好的寫作材料。像現在新聞里出現頻率非常高的李保國,他的故事就是生動而感人的材料,感動著每一個人。不單單是這些充滿正氣、正義和正能量的事例可以寫到作文中,那些反面事例,也可以寫到作文中,在正反對比中突出我們的觀點。在滿分作文《墨守規則,亦為大道》中,作者談到了劉青山、張子善、文強、王寶軍等諸多貪官污吏,談到了瘦肉精、毒膠囊、地溝油及“中國式”過馬路等影響惡劣的事件。2013全國大綱卷優秀作文《關閉潘多拉》中寫道:“上海復旦大學的投毒事件,面對昔日的同窗好友,僅僅因為嫉妒他人的美好前程,就讓一個鮮活的生命從星空隕落,不僅斷送了自己的未來,也讓兩個家庭從此籠罩陰霾。若我們能及時制止潘多拉盒子的打開,控制自己的思想,便能阻止悲劇的發生。……”如果沒有對時事的關注,沒有對生活的時代的關注,那么怎能寫就如此有思想的文章。
六、在互聯網瀏覽過程中積累材料
2016年網絡熱點事件“你強行變道,我霸氣撞飛”,講的是廣東東莞一輛大眾轎車強制變道,被一輛比亞迪撞翻。“撞翻變道車”的車主在微信群發出了驚人之語:該大眾朗逸已經是他撞過的第7輛車。又如一段名為《火災拍攝者殘忍42秒》的視頻,拍攝于4月14日廣州市花都區的一場火災。當時火災中的罹難者趴在著火房間的窗臺上逃生不成、苦苦哀嚎,而視頻的拍攝者卻對此袖手旁觀,無動于衷地拍下這殘忍的42秒,視頻中呼救的男子最終在大火中喪生。這些網絡熱議事件應該會帶給同學們深思,也會成為寫作材料,寫入作文。
當你偶然聽到一個陌生的名字,聽到一件沒聽到過的事情,多到互聯網上搜一搜,查一查。當你在課余時間瀏覽網頁,多關注網絡熱點事件,在這個過程中,既拓寬知識面,充實材料庫,又把寫作變成輕松容易的事。
七、在高考滿分作文中尋找靈感
學生在空閑時間多讀一讀歷年各省的高考滿分作文,品味他們的獨到之處,學習他們的構思,布局謀篇的章法,自己在學習的同時再加以創新,寫作能力和水平都會提高。
總之,寫作是一個主觀與客觀的互動過程,是一個讓每一個人公平表達和傾訴的舞臺,也是一個展示自己才華的難得機會。為了寫好作文,我們會努力拓寬知識面,多閱讀,及時做好摘錄和筆記,做到積累從點滴做起;有了積累,我們才容易將思想和情感表達出來,寫成一篇好文章。所以熱愛閱讀,熱愛生活,關注社會,品味人生是寫好作文的秘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