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興
摘 要: 計算機課程是現今小學中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而在信息化時代的影響下,如何讓小學生更有效地利用計算機幫助學習已經成為小學計算機教學中需要考慮的問題。以小學教育為基礎,本文主要探討在計算機教學中如何制訂出適合小學生的教學方案,并提出幾點具體措施,以期在實行中可以達到提高教學水平的目的。
關鍵詞: 小學計算機教學 教學現狀 教學策略
一、小學計算機教學的現狀
計算機的使用已經非常普遍,現今的小學生很早就接觸到計算機,因此在小學教育中,計算機課程的設置是為了使小學生學到基礎的計算機技術,從而達到提升小學生計算機技術水平的目的。
在一些小學計算機課程中,教學模式較為單一、教學內容較為枯燥、小學生自主操作能力不高,這些問題的存在影響了小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實際應用。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結合小學生的學習特點與對知識接受的程度制訂出合適的教學設計,使學生在計算機課程中可以得到思維模式與動手能力的培養,從而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保證小學計算機課程的教學質量。
二、營造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
小學生的年紀都比較小,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要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這是適應小學生的性格特點的教學模式。在自由、輕松的環境下,小學生的學習效率會提高,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使其內在潛力得到發揮。
1.改變教學觀念
在傳統的教學理念中,教師作為師長,必須嚴格與嚴肅教學,而這種教學模式不適用于計算機教學中,因此教師需要調整自己的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建立平等的師生關系,尊重學生的想法與意圖,促進二者之間的交流,以此達到平等教育的目的。計算機教學中,教師要樹立良好的教育觀念,對學生的教育要一視同仁,關注每個學生的需求,小學生處于一個心理較為敏感與脆弱的階段,因此要合理處理師生關系,這樣才能達到全面教育的目的,促進教學效果強化。
2.心態的調節
教師作為知識的傳遞者,其在課堂中是學生關注的主要目標,因此教師的心態與狀態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情緒。為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應面帶微笑,以飽滿熱情的狀態進行授課,用自身的情緒感染學生,帶動課堂氛圍,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使小學生積極投入到計算機教學中,提高學習質量。
三、激發學生興趣,做到寓教于樂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要有興趣,就能主動學習,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小學計算機課程要想提高學生興趣,教師必須從以下幾點著手。
1.必須注重計算機操作
小學生對于計算機有較強的新鮮感,通過實際操作可以提高學生動手能力。計算機又是操作性較強的一門學科,只有通過實際上機操作,小學生才能將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練習當中,并在實際操作當中加深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2.要寓教于樂,適當引入游戲
小學生的年紀較小,對游戲的興趣要比學習高,因此在計算機教學中,可以選取簡單的益智小游戲,結合教學內容,使小學生在游戲中獲得新知識,在游戲中培養計算機技能。這對于調動小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都非常有效。并且,教師可以在課后通過聊天工具與小學生進行交流,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溝通,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打字能力。
3.組織競賽提升學生興趣
小學生的年齡雖小,但是好勝心理較強,教師必須有效利用學生的心理特點,積極組織各種競賽活動,使學生之間形成良性競爭,并在競爭當中逐步發現自身的不足之處,做到取長補短,在競爭當中使自己不斷進步。通過這種方式,既使學生掌握計算機知識與技能,更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我們終身受益,因此,小學計算機教師必須在教學中盡可能培養學生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從以往的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1.要學生做好課前預習
計算機教師必須指導學生的課前預習,梳理課本當中的知識,使學生明白哪些是可以理解的知識,哪些是不理解的知識,做到心中有數,并畫出重點知識,讓學生自己先思考和學習,不理解的問題可以在課堂上提問,在課堂上做到層次分明,突出重點,從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2.要學生做好課后練習
這是學生鞏固知識的重要階段,課堂教學結束以后,通過課下作業及上機實踐引導學生對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進行練習,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避免生疏和遺忘。
3.對學生的自學能力進行培養
現今小學生接觸計算機的方式多樣并且簡單,因此可以培養小學生的自學能力,使小學生在計算機技術的鍛煉上不僅局限于課堂上的時間,同時有利于小學生對學習的計算機知識的鞏固,并從多種渠道獲得新知識,使其可以適應快速發展的計算機技術。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時,教師必須依照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做到由易到難、循序漸進,逐步增加內容及難易程度,使學生保持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陳小萍.新課改下提高小學計算機教學的方法與途徑[J].中小學電教:下,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