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宇虹湖南永州職業技術學院
糖尿病診斷中生物化學檢驗的臨床應用
楊宇虹
湖南永州職業技術學院
目的:探討生物化學檢驗診斷糖尿病的價值。方法:選擇2016年1月-5月某院收治并符合臨床診斷標準的糖尿病患者60例為研究組,并以同期來某院體檢的健康人群60例為對照組,比較分析兩組空腹血糖(GLU)、血清三酰甘油(TG)檢測與糖耐受試驗(GTT)結果差異。結果:研究組GLU為(9.1±2.5)mmol/L,明顯高于對照組GLU(5.8±0.6)mmol/L(P<0.05);研究組TG為(2.3±0.6)mmol/L,明顯高于對照組TG(1.2±0.2)mmol/L(P<0.05);研究組平均2 h的GTT為(13.5±3.7)mmol/L,明顯高于對照組平均2 h的GTT(4.4±0.7)mmol/L。結論:空腹血糖等生物化學檢驗結果有助于糖尿病的診斷。應該加強生物化學檢驗,進而促進糖尿病的早發現及早治療。
糖尿病;空腹血糖;糖耐受試驗;生化檢驗
糖尿病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慢性疾病,患者發展到中后期,最害怕的就是出現各種各樣的并發癥,進而給其生存質量帶來許多不良影響。早發現及早診斷是預防及治療糖尿病的關鍵。生物化學檢驗涉及的檢驗項目有空腹血糖、血清三酰甘油檢測與糖耐受試驗等[1]。本文主要揭示上述檢驗項目結果在糖尿病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1.1一般資料
選擇某院2016年1月-5月收治并符合臨床診斷標準的糖尿病患者60例為研究組,其中,男37例,女23例;年齡31-74歲,平均年齡為(51.8±3.4)歲;1型糖尿病21例,2型糖尿病35例,其他類型4例。選擇同期來某院體檢的健康人群60例為對照組,其中,男36例,女24例;年齡30-73歲,平均年齡為(50.6±3.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差異。
1.2方法
比較分析兩組空腹血糖(GLU)、血清三酰甘油(TG)與糖耐受試驗(GTT)檢驗結果。抽取受試者靜脈空腹血液10m l,離心分離備用,運用臨床氧化酶法進行GLU測定受試者空腹血糖,采用什么酶?是GPO-PAP酶嗎?請標明是具體哪種酶方法。酶法(兩步終點法)測定TG。
GTT的測定方法為[2]:受試者在3分鐘內喝完300m l糖水(溶于75g葡萄糖),待喝完之后的30分鐘、1小時、2小時、3 h等時間點分別抽取受試者靜脈血2m l,進行血糖檢測。此外,收集受試者的尿液,行尿糖定性試驗。尿糖如果是陽性,則可以判為糖耐受能力相對較低,同時結合患者血糖濃度的測定結果進行耐糖曲線的繪制。
1.3統計學處理
數據采用Spss20.0統計分析,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研究組GLU為(9.1±2.5)mmol/L,明顯高于對照組GLU(5.8± 0.6)mmol/L(P<0.05);研究組TG為(2.3±0.6)mmol/L,明顯高于對照組TG(1.2±0.2)mmol/L(P<0.05);研究組平均2 h的GTT為(13.5±3.7)mmol/L,明顯高于對照組平均2 h的GTT(4.4±0.7)mmol/L,見表1。

表1 兩組相關指標比較
誘發糖尿病致病的因素為遺傳因素及飲食因素等。一旦患上糖尿病沒有及時治療,則會容易并發酮癥酸中毒和眼部、腎臟、心腦血管等的各項功能障礙甚至衰竭,到后期,直接危及到患者的生命。糖尿病近年來發病率逐漸上升,其死亡率也在攀升。因此,應該高度重視此病的早期治療及診斷。加強糖尿病的早期診治顯得尤為重要。
常規的檢測糖尿病方法為尿檢法,然而,此方法在臨床實踐中卻日益暴露出一些缺陷,比如跟臨床診斷結果存在較大的差異。這就導致一些患者很難及時得到確診,而耽誤了最佳的治療時機,延誤了病情。隨著醫療技術及儀器的突飛猛進,生化檢驗方法相繼出現,也為臨床糖尿病診斷開辟了新的思路及途徑。
空腹血糖可以直接反映出患者體內血糖變化情況。血清TG在機體中主要有兩種途徑合成,一是經過肝臟組織、脂肪組織等合成,二是經過小腸黏膜在日常飲食當中進行吸收合成。如果血清TG檢驗的結果上升,則提示可能存在糖尿病。對于糖尿病可疑的人群可以實施糖耐量實驗,此類實驗時要求患者喝下一定量的葡萄糖后,對其血糖指標進行測定,通過觀察血糖濃度的變化,可以推測機體胰島素分泌情況,進而判定是否患有糖尿病。一般來說,如果糖耐受試驗結果比較高,則可反映出患者機體糖耐受力下降,進而可判定患有糖尿病。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GLU為(9.1±2.5)mmol/L,明顯高于對照組GLU(5.8±0.6)mmol/L(P<0.05);研究組TG為(2.3±0.6)mmol/L,明顯高于對照組TG(1.2±0.2)mmol/L(P<0.05);研究組平均2 h的GTT為(13.5±3.7)mmol/L,明顯高于對照組平均2 h的GTT(4.4±0.7)mmol/L。說明,糖尿病患者GLU、TG、GTT指標的檢測結果高于正常人群,這3種生化檢驗指標可用于糖尿病的篩查及診斷。
綜上所述,空腹血糖等生物化學檢驗結果有助于糖尿病的診斷。應該加強空腹血糖(GLU)、血清三酰甘油(TG)檢測與糖耐受試驗(GTT)等生物化學檢驗,進而促進糖尿病的早發現及早治療,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1]王黎光.糖尿病患者應用生化檢驗的臨床研究[J].中國傷殘醫學,2015(20):103-104.
[2]葉希康,陳華,李少丹,等.初發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葡萄糖耐量實驗和胰島素、C肽變化特點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4,24(13):40-43.
楊宇虹(1984-)女,漢族,湖南永州人,學歷:碩士,職稱:中級,工作單位:湖南永州職業技術學院,研究方向:基礎醫學生物化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