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劉娟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化學實驗將靜態的理論知識根植于動態的操作技能中,有效地把內部思維活動與外部實踐活動結合在一起,涉及相關知識的靈活應用并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化學實驗是化學的靈魂,更是全面落實培養學生實證研究的重要途徑和方法。2016年貴州高考化學實驗題考查化學研究的基本方法的掌握,關注科學研究經歷的思維過程,關注考生是否具備應有的化學觀和價值觀;化學實驗題在完善和創新傳統的學生實驗的基礎上,要求教師重新審視實驗教學中的方法。筆者以2016年貴州高考化學實驗題為樣本,從中找到高考試題的角度,以期給高中實驗的教學帶來新的視野和角度。
一、2016年貴州高考化學實驗試題
過氧化鈣微溶于水,溶于酸,可作分析試劑、醫用防腐劑、消毒劑。以下是制備過氧化鈣的一種實驗方法。回答下列問題:
二、實驗題的命題特點
試題考查學生的基本知識及基本的實驗操作,集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考查為一體,體現了基礎性;以過氧化鈣的制備為背景的實驗題,體現了“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理在書內、題在書外”的高考命題原則,寓基本知識考查與能力考查于一體,體現了科學性和靈活性,對高中化學實驗的教學具有一定的導向性。
(一)重視實驗素材源于生活,突出化學學科的實際應用價值。
實驗試題選擇的背景與社會生產生活緊密相關,目的是讓學生學會運用以實驗為基礎的實證研究方法以期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過氧化鈣作分析試劑、醫用防腐劑、消毒劑與學生的生活認知聯系在一起,不僅降低了入題的難度,有益于考生相對輕松地入題,而且以真實的生活情境命題,有助于增強實驗教學的目的性、針對性,增強學生實證研究方法的能力,以適應未來發展的需要。
(二)重視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立足教材,突出基礎。
基于中學階段教學的基礎性,實驗試題的考查內容仍然強調基礎,立足教材。如問題(1)加氨水和小火煮沸的目的、問題(2)過濾操作的規范性、問題(3)溶液酸堿性的分析及溶液煮沸的目的都立足于教材,突出基礎;問題(4)考查的化學方程式,雖然教材沒有直接出現過氯化鈣與氨水及雙氧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需要學生遷移侯氏制堿法的基本原理,同時把鈉元素遷移為鈣元素,綜合分析可得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
(三)重視學生已有的經驗,關注SESE。
基于學生對化石燃料的綜合利用及海水資源綜合利用的學習經驗,如問題(4)需要在冰浴下進行的原因、問題(5)使用乙醇洗滌晶體的目的、問題(6)分析流程的優缺點,都是從學生已有的經驗和將來要經歷的社會生活實際出發,關注人類面臨的與化學相關的資源、經濟、環保等問題。
三、實驗教學的建議
(一)在“以做代講”的實驗過程中讓學生樂于探究物質變化的奧秘。
此實驗題第(5)問“乙醇洗滌的目的”,要求學生對產品的洗滌、除雜、干燥整套實驗流程非常熟練,若在日常實驗教學中學生過濾操作都沒有做過,則何談后續流程?學生可能會對一些實驗題進行紙面上機械固化的記憶,不會根據具體問題靈活解決,導致部分學生看到“洗滌”二字不假思索地答成“降低產品的溶解,獲得更多的產品”。因此,實驗教學要更突出實踐性,避免“紙上談兵”,讓學生進入實驗室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注意實驗細節,勤思考善質疑,避免思維僵化的現象發生,形成完整的實驗知識鏈條,同時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的艱辛和喜悅,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與和諧。
(二)在夯實教材“原型實驗”過程中見證學生的成長。
教材“原型實驗”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培養。現行的微視頻實驗教學的方法值得推薦,在微實驗視頻中,有實驗需要的基本儀器介紹、有規范的完整的實驗操作過程、有操作注意事項的講解、有相關的概念及原理的拓展、設置與實驗相關的問題,把微視頻拷貝到班級電腦上供學生學習,學生有針對性反復地學習基礎實驗,學習效果顯著增強;重視教材中出現的實驗并對實驗素材進行深入的拓展和挖掘,使學生把握教材基礎實驗的價值,形成完整的知識網絡圖。
(三)在實驗教學中聯系生活逐步形成可持續發展觀。
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帶來能源、資源、材料、環境、健康等問題,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存和發展,這些問題的解決都與化學研究有關,因此教學中密切聯系生產生活實際,使學生逐漸養成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習慣,將化學知識的學習融入社會現象和社會問題中,學會從化學學科視角解決與實際生產生活相關的問題。
參考文獻:
[1]郭浩.中學化學STS教育及教材編寫研究[D].魯東大學,2014.
[2]江合佩.滴水藏海咫幅千里——從福建卷實驗題看高三實驗復習教學[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5,Z1: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