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滿義
摘 要: 要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并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入其他學科的學習中。既然信息技術如此重要,那么怎樣將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學科教學有機整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呢?文章就圍繞這一問題展開論述。
關鍵詞: 信息技術 初中語文 師生角色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現代社會要求公民具備運用現代技術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教育部長陳至立指出:“要努力推進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教學的整合,鼓勵在其他學科的教學中廣泛應用信息技術手段,并把信息技術教育融合在其他學科的學習中。”既然信息技術如此重要,那么什么是信息技術?什么是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呢?
所謂信息技術,就是應用信息科學的原理和方法對信息進行搜集、加工、整理和應用的技術。所謂“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就是在學科教學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信息方法與學科內容、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有機結合,共同完成學科教學任務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就是把各種技術手段完美融合在課程中,就像在教學中使用黑板和粉筆一樣自然、流暢。現代信息論認為,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就是獲取信息的過程。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是唯一的信息源,以教師為中心的單一輻射模式,不利于學生主體作用的發揮,不利于全方位地獲得信息,不利于創新能力的培養。初中語文教師要努力探索信息技術環境下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那么怎樣將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學科教學有機整合,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呢?下面我就此談談認識。
一、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教學技能是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課程整合的前提
信息技術強大的承載功能,可以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信息技術呈現形式的活潑新穎,可以激發學生自主探索的欲望;信息媒體強大的交互功能,可以使學生完成知識的自我建構;信息技術無可比擬的網絡優勢,可以讓學生自我調控、自主發展。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教育的變革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可能性,同時對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教學改革的關鍵在于一線教師。因此,要將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課程有機整合,首先語文教師要端正教育思想,明確教育方向,學習建構主義、創建教育理論、主體學習理論、多元智能理論、新課程標準,對傳統教育模式、教學方法進行反思,轉變教育觀念;學習微機操作,網上信息瀏覽、下載,教育軟件的運用,課件的制作。只有教師真正認識到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整合會帶來語文教育的騰飛,并有熟練操作微機的能力,才能讓信息技術為語文教學插上飛翔的翅膀。
二、揚長避短、克服弊端是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課程整合的保證
利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其好處顯而易見,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有利就有弊,因此要從實際出發,正確看待利弊,揚長避短,注意課程整合過程中容易出現的問題,不斷提高業務水平。
(一)重新定位師生角色,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與組織作用。
在信息技術與初中語文課程整合的過程中,教師要改變“知識的傳授者”這一定位,應把自己定位為教學活動的策劃者、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激勵者,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通過“主動參與、自主探索、協作交流”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新課程理念。
(二)恰當地運用信息技術。
現代媒體有無可替代的重要性,但絕不是媒體使用越新越好,越復雜越好,越多越好。事實上,任何事物總要有個度,媒體的選擇和使用也是如此,要做到“恰到好處”。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媒體,體現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無論導入新課時的動畫展示,還是課中的音樂設置、拓展延伸,都遵循充足性原理:圍繞學情而設,充分而且必要。課件不能做得太花哨,不能什么內容都做成課件。課件不能代替板書,在使用課件時,簡潔美觀的板書仍是必要的。
(三)制作符合教學需要的課件。
備課要充分,應在上課前做好準備,將與該課有關的資料進行整理或者做成課件,甚至網頁、網站。做課件之前最好對教學內容充分了解,選擇恰當的工具制作適合自己要求的課件、制作符合學生發展水平的課件。注重知識的科學性、準確性、直觀性、思想性,注重網絡導航、知識的遷移。
(四)充分利用網上資料,但要有自己的特色。
互聯網給語文教學提供了方便,圖片、文字、聲音、課件、教案、作業等資源應有盡有;農村中小學現代遠程教育資源也為語文教師提供了大量資源。語文教師要會用網上資源,合理運用網上資源,要有組裝、修改課件的能力,花少量的工夫對別人的教案進行二次備課,對別人的課件進行二次改裝,使之成為適合學生的具有自己特色的教案和課件。
(五)運用信息技術時千萬別忘記了語文的根本。
加強對學生信息能力的培養,培養學生具有終身學習的態度和能力,培養學生掌握信息時代的學習方式等是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但語文課具有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丟失語文課的特性,要與傳統語文學習方法相結合,注意對語言的理解與揣摩,注意訓練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在強調學生自主建構的同時,不能拋棄朗讀、感悟等語文學習方法,不能忽視了字詞句的教學,不能忽視聽說讀寫的訓練。
總之,在當前我國積極推進教育現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導和探索信息技術和初中語文學科整合的教學,對于提高語文教學效率,發展學生的“信息素養”,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信息時代的初中語文教師應該樹立將信息技術廣泛運用于課堂教學的思想,大膽參與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實踐,努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讓信息技術更好地為推動教育教改服務。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重慶市教育委員會.電教世界.
[3]現代教育技術與教育教學整合——新課程分步教學指導.北京世紀源圖書.